5月下旬參加了一個全球職涯發展師專業認證課程的工作坊,中大主辦的,感覺挺有意思的,特記之。
老師先了解大家個人情況,詢問為何而來。有人說是想轉行,有人是老師期望更好得指導學生,還有純粹興趣的。
接著老師給我們看了3幅漫畫,都是關于職業生涯的隱喻。
第一幅是一片波濤洶涌的海面,卷起了很大的浪,前方有山,畫中有兩個人,一個身在海里掙扎,手里高舉著一張小小的鈔票,另一個人則站在一條木船上,操縱著輪盤,船上的帆是一張大大的鈔票。
感覺很久沒有看過這么腦洞大開的圖片,很有意思。老師問我們,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說看到了大浪,溺水的人,手里的鈔票,大船及船上的人,大張鈔票做的風帆。又問我們感受,我覺得整幅畫是說船上那個人很成功,他腳下踏著一搜大船,船上有大大的鈔票做帆,能幫他抵御大風大浪;而溺水的人明顯陷入了困境,手中只有一點小錢,無助于擺脫困境,只能繼續掙扎。
第二幅畫,是一個人手里拿著平衡桿,在走鋼絲,但前方的一段鋼絲看不見了。這也很有意思,我的感覺是,一個人小心翼翼掌握的平衡,走到這個時候,發現前路茫茫。老師卻說,前方的鋼絲還有,只是暫時看不見。
第三幅畫,是一副風景畫,一條奔流的小溪順流而下,咋一看沒什么奇特的。
老師卻問我們小溪的方向,原來小溪流向可以是從畫的上方往下,也可以是從下方往上。
我第一感覺是從上往下流,聽老師一說再看看,原來從下往上的也可以成立,是說人要改變看事物的眼光么?另外,小溪上方水流細靜平,到了下方水又淺又急還多石頭。這寓意著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時平靜,有時險急。
看完三幅畫,老師介紹了兩個人,Donald Super,Norman Amundsen, 都是理論界的代表人物。
最后玩了個游戲,讓我們分城2-3人的小組,每人寫出自己從前到現在的夢想職業,然后小組討論。我們組3個人,討論時發現大家都曾想過當老師,討論中我狠驚詫,對著第一次見面的朋友,能說出心底話。我曾是ITer,作為女性在這行感覺路越來越窄,而且面對家庭很難平衡。還記得剛畢業時,有機會當老師,但咨詢了一個熟人意見是,老師總是重復舊知識,炒冷飯,不利于發展,遂沒有走這條輪,其實從個性條件上看,我還挺適合當老師的。組里兩位小伙伴,其中一位現職老師,另一位恨當老師的金融人,她們都不贊同老師沒發展的說法。事實上,現職老師的那位組友,小時就想當老師,現在夢想成真,這次是為了幫助她的學生更好得進行職業選擇,而來參加這個工作坊,現在的老師真是關心不少!
總結,這次工作坊我感覺收獲很多,腦洞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