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此刻,我的眼前有面鏡子,出于本能反應,我徑直走了過去,自上而下好好地打量了自己一番,卻意外發現自己的容貌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眼神中多了些對生活的渴望,附帶一分沉重,瞳孔折射的光亮同之前比弱了許多,竟看著有些渾濁。嘴角上揚的弧度一遍又一遍吃力得糾正,卻怎么也做不到自然又好看,笑著笑著就面無表情了。
恩,有些東西藏不好,也留不住。
02
小時候啊,我們會文藝地稱時光流逝為“白駒過隙”,我們佯裝著很愛大自然,每每作文的開頭不是微風陣陣就是雨絲淅淅瀝瀝。
長大后,我們在社會中你推我攘,我們不再有那么多的愛去賦予大自然,也不過就用一年中那少得可憐的假期去慰問它老人家一兩天,多的時候四五天。
沒辦法,這就是人生,無情地將它分割為一個又一個的圈,不想進入只能自動離開。而我不怕被圈在一個界限中,我只是怕在圈住的同時,丟了我舍不得的人。
03
記事在小學,生活的模樣是八點半睡覺,六點鐘起床上學。幸福的時候有爸媽的接送,但常常還是靠自己的11路。
一個村子里,總有那么幾個年紀相仿的人,獨生的一半,二胎的一半,總的來說我們那一屆人數最多。不是你家在隔壁,就是他家在前頭。你的朋友也是你朋友的朋友,圈子很小,人也很熟。
冬天的早晨我印象特別深刻,某個同伴特愛睡懶覺,我和另一個女生就會一起去她家等。我們三個在黑夜中行走,一點點在路上看著天微微亮。傍晚時分,一手拿著歌詞本,一手拿著飯盒袋,一路打打鬧鬧唱到家。
春天里偶爾也會到路邊的田野中采朵好看的花,映著落日的余暉在稻田里躺著瞇上個2.3分鐘,愜意極了。
生活特別簡單,人也容易滿足。那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好慢,好想快快長大。
04
五六年級的時候,興起一陣寫信熱,我也參與其中。和固定的一些女生來來往往,說些小秘密,送點小禮物,問問對方誰是她最好的朋友,心中總想著那個人會不會是自己。
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渴望被肯定,只是衡量的標準隨著年齡會有些不同。小學時,你寫給我,我回給你,我們就是好朋友。直到現在,某個盒子里還保留著那一封封的信,不同的筆名,熟悉的問候。
幾年前,QQ匿名功能可以使用,有個人叫我猜猜他是誰。線索是:隔壁村人,男生,以前經常一起回家,也認識我那時的同伴。當時好奇心快要膨脹,接連問了好幾個人,可誰都想不起來這個人是誰。心想,那么多人都曾一起回家,哪還認得清誰是誰。后來索性就不去猜測了,沖刷掉的回憶怎么都找不回。
有些問題,在那些年很容易揭曉答案,在如今記憶拉扯開來也沒了結果。
記不起來也好。
七八個村,兩個班,就這樣渡過了小學時光。
05
我讀的初中,在小學對面,離我家近了500米。林子大了,我們這幾只鳥零零散散,飛著飛著丟了幾只。我與一些人的緣分也永遠定格在’“小學同學”這層關系上,直到后來會在公交上偶遇幾次,卻也沒了上前相認的勇氣。
我看你的目光就如你看我的眼神般陌生。我們很久很久沒說過話了,突然的相見排除在我們已有的生活列表。我很想如當初一樣直呼你的名字,沒有一絲猶豫,可怎么都喊不出口,怕你聽不見,也怕你假裝沒聽見。
多年以后,你發了條朋友圈,說在公交車上遇到了個好久不見的同學。底下有著好幾個共同好友點贊評論,我插不上話,看著你們談笑風生。過了一會,又繼續回到這條朋友圈,再看一遍。
原來真的要時光不老,我們才不散。
06
當我們有了初中同學,我們會忘記大多數的小學同學。
當我們有了高中同學,我們會與大多數的初中同學失去聯系。
當我們大學畢業,又會開始板著手指頭數數,我有幾個好朋友,十個都沒有。
仿佛又回到了過去。
我們誰也不認識誰的時候,你在那邊和朋友玩耍,我好想鼓足勇氣和你說:“我們可以一起玩嗎?”
07
我以為我是個念舊的人,可我也習慣了邊走邊愛。
眼前鏡子中的我,還是我,一切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