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文章闡述):作者:朵拉.卡爾夫是沙盤游戲療法的創立者。本書也是卡爾夫女士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作品。通過九個沙盤游戲案例的呈現,作者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她對沙盤游戲療法理論與技術的理解。
克里斯托弗 (克服恐懼癥)
9歲的小男孩,總是偷偷逃學。第一組沙盤,先是展現了一個平和的場景,一個房子、一個小花園和一個蕩秋千的小男孩,似乎在這里他感覺到舒服。不過同時再山丘的大樹下又坐著第二個孩子,那個人也同樣代表著克里斯托弗。
被土地所滋養的大樹,一面深深的根植于泥土,一面向天空伸展,生長成王冠的樣子。樹木的生長經常被拿來與人類的生命相比較,在許多文化中都有生命樹的意向。另外樹木也包含了保護與滋養的母性元素。
山上的小男孩應該是克里斯托弗理想的自己:在大樹的庇佑下,發展他的天賦,再藉由這些天賦找打他在世界上應有的位置。但是圍繞在小山周圍的戰爭,威脅著這個愿望,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是無法戰勝的敵人。
觀察小山丘的時候,那個形狀讓我不由聯想到孕婦身體的拱形穹頂。
男孩從未從母親那里獲得過安全感。
我認為首先要做的是給這個小男孩安全感,這樣他才有能力去忍受生活中的不適。他在自己的畫面中也表達出,他在家之外尋求安全之地。
兩個小節的治療之后,克里斯托弗看起來已經非常實用我這里了。一開始,商店游戲對他最有吸引力。
這些亮晃晃的球形水果,里面藏著多汁甜美的果肉和代表新生命的內核,都是他的潛意識想要追求的。
這個和平的游戲有一天以突然的方式結束了。克里斯托弗導演了一場搶劫商店的場景。
克里斯托弗借由這個游戲希望自己被認真對待,他希望自己“被尋找”。
有一次他偷偷告訴我,他和他爸爸一樣喜歡畫畫,他想在一個非常大的黑板上畫畫,但是讓我驚艷的是,盡管他說希望能使用很大的面積畫畫,最后卻還是只在黑板下方的角落里畫了一個小小的小人。是的!他的自我依然那么小。
A1(聯系舊知):在初始沙盤中,山丘上理想的自己,希望發展天賦,但是在其周圍是戰爭,反映出孩子內心的恐懼,也是他對恐懼的無力感,因為恐懼和無力感導致逃學等行為。樹木象征著克里斯托弗內在想向上生長的力量和愿望。和孩子母親溝通,了解更多的信息,還有孩子逃學的起始時間。明確首要治療目標:給孩子安全感。接下來的四個月和所有的陪伴都是在給孩子安全感。
A2(發現新知):卡夫卡女士對孩童的敏感性,通過山丘她能察覺在母親的孕期可能存在的問題,通過商店游戲,還搶劫游戲,能察覺到孩子潛意識里希望被尋找,以及對生命激發的期待。可以感受到,卡夫卡女士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安全而被保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