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
現實的世界中,不管能舉出多少理由來證明我們過得如何幸福。如何的愉快?但事實上,我們只是在重力的影響下活動而已。戰勝了它。才有幸福可言。
10月20日,迎接了自己42歲的生日。早早的收到了73歲母親的厚愛。一個紅包,父母的一句生日快樂。讓我感受到了童年的情景。
放下電話,腦袋里一閃念。今天的開心快樂,念頭做到刻意去想的時候。故意的搗蛋鬼來了。
女兒一聲媽媽。WIFI連不上了。趕忙著說網絡這個事,媽媽可不懂。帶女兒的情緒來了,還有半個小時就上課了,
聞聲孩子爸爸迅速趕來,對于修理天生沒有天賦的孩子爸爸,我的形容是只能是添亂。
孩子爸爸急匆匆的情緒。讓當時的我不知所措。自己好像定格在了當下,大腦反應馬上回避,我匆匆穿上衣服。把手機留給女兒。女兒帶著渴望的眼神說不能留下來幫幫我嗎?
如果放在原來。我會馬上第一時間想到解決問題和方法。但是今天不知怎么了?就想馬上逃離一秒也不想停留。
留下了他們爺倆。
走在小區的路上。腦袋里重復出現剛才的畫面。自己為什么要回避呢?
重復畫面的場景似曾相識,女孩好比自己。這么多年的夫妻,孩子爸爸的情緒和模式,我從來沒有正面的剖析過,導致了剛才又是回避。
女兒長大了。我內觀自己。情緒也做了很大的梳理。碰上了多年卡點的情緒。還是不敢面對,找到了問題所在。
既然學習了成長。這一關我得突破。想想孩子爸爸的情緒,來由居家隔離,對于創業者來說。財富的壓力對一個中年男人的壓力有多大?不是一句話一碗清粥餓不著就能解決問題。
對于一個責任心極強的男人來講。也不是順其自然,面對現實,能一下安慰到內心的。
既然改變不了大環境,那就全然接納孩子爸爸的情緒
回到家中。女兒第一個飛奔過來,媽媽我WIFI連錯了。我為女兒耐心解決問題,點了大拇指。
同時也留了一些時間給爸爸,中午的時候我主動和爸爸商量做飯的事情。因為我要上個網課。告訴了孩子爸爸今天是我生日,多了溝通,孩子爸爸也態度極好張羅著做飯了。
女兒下了課。雖然居家隔離。我還意外收到女兒送給我的蛋糕。兩支百合。一個潔白的蛋糕,上面帶著閃閃發光的珍珠。
此刻都說知女莫如母。我感受到了,知母莫如女。自己就喜歡清新純粹,閃閃發光的樣子。
女兒的禮物我太喜歡了,是我想要的風格
此刻的我無比的幸福,健在的父母,懂事的女兒。愛干凈整潔的孩子爸爸。自己發自內心幸福感也傳染了孩子爸爸。
孩子爸爸也開心的露出了笑容。此刻的自己突然感受到。不是孩子爸爸情緒來的突然。而是不會與孩子爸爸相處。更沒接納過孩子爸爸的情緒。而是自己的方法,一味的講道理或者是就是他的錯
愛需要能力,改變更需要能力,而不是吵贏才算結果,贏了結果卻輸了自己的幸福!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