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嘆齊國公子孟嘗君田文
? ? ? 田文下士輕財利,廣羅賓客三千。相齊賢佐湣王前,被疑奔魏巧周旋。
? ? ? 西靠東投求顯貴,北南行獵兵權。攻齊主合趙聯燕,身亡無嗣實堪憐。
? ? 田文(生卒年不詳),即孟嘗君。又稱文子、薛文、薛公。戰國時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靖郭君田嬰子。戰國四公子之一。
? ? ? 后得父賞識令主持家務,廣羅賓客,名聲聞于諸侯。父死襲封于薛(今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食客數千人,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雞鳴狗盜之徒,無貧貴賤,皆招致之。齊湣王時,任齊相,采取遠交近攻策略,聯合韓、魏攻楚、燕。齊湣王七年(前294年)因田甲叛亂事出奔魏,任魏相,發兵聯合燕、趙攻齊。
? ? ? 齊襄王繼位后,他居薛,中立于諸侯,無所屬。死后諸子爭立。齊、魏共滅薛,絕嗣無后。或傳一度入秦為相,遭讒被囚,賴其賓客盜狐白裘以賂秦昭王幸姬,才得以出關逃回。
人物生平———
? ? ? 早年經歷:齊國靖郭君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他的小妾生了個兒子叫田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
? ? 田嬰告訴田文的母親說:“不要養活他。”可是田文的母親還是偷偷把他養活了。等他長大后,他的母親便通過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見給田嬰。
? ? ? 田嬰見了這個孩子憤怒地對他母親說:“我讓你把這個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養活了,這是為什么?”
? ? ? 田文的母親還沒回答,田文立即叩頭大拜,接著反問田嬰說:“您不讓養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緣故”
? ? ? 田嬰回答說:“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大了身長跟門戶一樣高,會害父害母的。”
? ? ? 田文說:“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呢?還是由門戶授予呢?”
? ? ? 田嬰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語。
? ? ? 田文接著說:“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憂慮呢?如果是由門戶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門戶就可以了,誰還能長到那么高呢!”
? ? ? 田嬰無言以對便斥責道:“你不要說了!”
? ? ? 過了一段時間,田文趁空問他父親說:“兒子的兒子叫什么?”
? ? ? 田嬰答道:“叫孫子。”
? ? ? 田文接著問:“孫子的孫子叫什么?”
? ? ? 田嬰答道:“叫玄孫。”
? ? ? 田文又問:“玄孫的孫叫什么?”
? ? ? 田嬰說:“我不知道了。”
? ? ? 田文說:“您執掌大權擔任齊國宰相,到如今已經歷三代君王了,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增廣,您的私家卻積貯了萬金的財富,門下也看不到一位賢能之士。我聽說,將軍的門庭必出將軍,宰相的門庭必有宰相。您的姬妾可以踐踏綾羅綢緞,而賢士卻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飯食肉羹,而賢士卻連糠菜也吃不飽。您還一個勁地加多積貯,想留給那些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人,卻忘記國家在諸侯中一天天失勢。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 ? ? 從此以后,田嬰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賓客來往不斷,日益增多,田文的名聲隨之傳播到各諸侯國中。
? ? ? 各諸侯國都派人來請求田嬰立田文為世子,田嬰答應下來。田嬰去世后,追謚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繼承了田嬰的爵位,即薛公,食邑在薛邑。
? ? ? 好客養士:田文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田文。田文寧肯舍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田文每當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后安排侍史,讓他記錄田文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賓客剛剛離開,田文就已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里撫慰問候,獻上禮物。有一次,田文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人遮住了燈亮,那個賓客很惱火,認為飯食的質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田文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就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賢士們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歸附田文。田文對于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賓客人人都認為田文與自己親近。
? ? ? 擔任秦相:秦昭襄王聽說田文賢能,就先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并請求見到田文。田文準備去秦國,而賓客都不贊成他出行,規勸他,他不聽,執意前往。這時有個賓客蘇代對他說:“今天早上我從外面來,見到一個木偶人與一個土偶人正在交談。木偶人說:‘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毀了。’土偶人說:‘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毀,也要歸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來,水流沖著你跑,可不知把你沖到哪里去了。’當今的秦國,是個如虎似狼的國家,而您執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來,您能不被土偶人嘲笑嗎?”田文聽后,悟出了個中道理,才停止了出行的準備。
? ? ? 公元前299年,齊湣王終于又派田文到了秦國,秦昭王立即讓田文擔任秦國宰相。臣僚中有的人勸說秦王道:“田文的確賢能,可他又是齊王的同宗,任秦國宰相,謀劃事情必定是先替齊國打算,而后才考慮秦國,秦國可要危險了。”于是秦昭王就罷免了田文的宰相職務。他把田文囚禁起來,圖謀殺掉田文。
? ? ? 田文知道情況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見秦昭襄王的寵妾請求解救。那個寵妾提出條件說:“我希望得到田文的白色狐皮裘。”田文來的時候,帶有一件白色狐皮裘,價值千金,天下沒有第二件,到秦國后獻給了秦王,再也沒有別的皮裘了。田文為這件事發愁,問遍了賓客,誰也想不出辦法。有一位能力差但會披狗皮盜東西的人,說:“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當夜化裝成狗,鉆入了秦宮中的倉庫,取出獻給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來獻給了秦王的寵妾。寵妾得到后,替田文向秦王說情,秦王便釋放了田文。田文獲釋后,立即乘快車逃離,更換了出境證件,改了姓名逃出城關。夜半時分到了函谷關。昭王后悔放出了田文,再尋找他,他已經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駕上傳車飛奔而去追捕他。田文一行到了函谷關,按照關法規定雞叫時才能放來往客人出關,田文恐怕追兵趕到萬分著急,賓客中有個能力較差的人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雞隨著一齊叫了起來,便立即出示了證件逃出函谷關。出關后約摸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兵果然到了函谷關,但已落在田文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當初,田文把這兩個人安排在賓客中的時候,賓客無不感到羞恥,覺得臉上無光,等田文在秦國遭到劫難,終于靠著這兩個人解救了他。自此以后,賓客們都佩服田文廣招賓客不分人等的做法。
? ? ? 田文經過趙國,趙國平原君以貴賓相待。趙國人聽說田文賢能,都出來圍觀想一睹風采,見了后便都嘲笑說:“原來以為田文是個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個瘦小的男人罷了。”田文聽了這些揶揄他的話,大為惱火。隨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車來,砍殺了幾百人,毀了一個縣才離去。
? ? ? 拜為齊相:齊湣王因為派遣田文去秦國而感到內疚。田文回到齊國后,齊王就讓他做齊國宰相,執掌國政。
? ? 田文怨恨秦國,準備以齊國曾幫助韓國、魏國攻打楚國為理由,來聯合韓國、魏國攻打秦國,為此向西周借兵器和軍糧。蘇代替西周對田文說:“您拿齊國的兵力幫助韓國、魏國攻打楚國達九年之久,取得了宛、葉以北的地方,結果使韓、魏兩國強大起來,如今再去攻打秦國就會越加增強了韓、魏的力量。韓國、魏國南邊沒有楚國憂慮,西邊沒有秦國的禍患,那么齊國就危險了。韓、魏兩國強盛起來必定輕視齊國而畏懼秦國,我實在替您對這種形勢感到不安。您不如讓西周與秦國深切交好,您不要進攻秦國,也不要借兵器和糧食。您把軍隊開臨函谷關但不要進攻,讓西周把您的心情告訴給秦昭王說‘薛公一定不會攻破秦國來增強韓、魏兩國的勢力。他要進攻秦國,不過是想要大王責成楚國把東國割給齊國,并請您把楚懷王釋放出來以相媾和。’您讓西周用這種做法給秦國好處,秦國能夠不被攻破又拿楚國的地盤保全了自己,秦國必定情愿這么辦。楚王能夠獲釋,也一定感激齊國。齊國得到東國自然會日益強大,薛邑也就會世世代代沒有憂患了。秦國并非很弱,它有一定實力,而處在韓國、魏國的西鄰,韓、魏兩國必定依重齊國。”
? ? ? 田文聽了后,立即說:“好。”于是讓韓、魏向秦國祝賀,避免了一場兵災,使齊、韓、魏三國不再發兵進攻,也不向西周借兵器和軍糧了。這個時候,楚懷王已經到了秦國,秦國扣留了他,所以田文還是要秦國一定放出楚懷王。但是秦國并沒有這么辦。
? ? ? 田文任齊國宰相時,一次他的侍從魏子替他去收封邑的租稅,三次往返,結果一次也沒把租稅收回來。田文問他這是什么緣故,魏子回答說:“有位賢德的人,我私自借您的名義把租稅贈給了他,所以沒有收回來。”田文聽后發了火一氣之下辭退了魏子。幾年之后,有人向齊湣王造田文的謠言說:“田文將要發動叛亂。”等到田君甲劫持了湣王,湣王便猜疑是田文策劃的,為避免殃禍田文出逃了。曾經得到魏子贈糧的那位賢人聽說了這件事,就上書給湣王申明田文不會作亂,并請求以自己的生命作保,于是在宮殿門口刎頸自殺,以此證明田文的清白。湣王為之震驚,便追查考問實際情況,田文果然沒有叛亂陰謀,便召回了田文。田文因此推托有病,要求辭官回薛邑養老。湣王答應了他的請求。
? ? ? 合縱攻秦: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秦國的函谷關,到了鹽氏。秦國求和,以山西臨汾之西南的武遂還給韓國,今風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還給魏國。
? ? ? 孟嘗君錯過了滅秦的最佳時機,是齊國的罪人否?
? ? ? 逼走呂禮:此后,秦國的逃亡將領呂禮擔任齊國宰相,他要陷蘇代于困境。蘇代就對田文說:“周最對于齊王,是極為忠誠的,可是齊王把他驅逐了,而聽信親弗的意見讓呂禮做宰相,其原因就是打算聯合秦國。齊國、秦國聯合,那么親弗與呂禮就會受到重用了。他們受到重用,齊國、秦國必定輕視您。您不如急速向北進軍,促使趙國與秦、魏講和,招回周最來顯示您的厚道,還可以挽回齊王的信用,又能防止因齊、楚聯合將造成各國關系的變化。齊國不去依傍秦國,那么各諸侯都會靠攏齊國,親弗勢必出逃,這樣一來,除了您之外,齊王還能跟誰一起治理他的國家呢?”于是田文聽從了蘇代的計謀,因而呂禮嫉恨并要謀害田文。
? ? ? 田文很害怕,就給秦國丞相穰侯魏冉寫了一封信說:“我聽說秦國打算讓呂禮來聯合齊國,齊國,是天下的強大國家,齊、秦聯合成功呂禮將要得勢,您必會被秦王輕視了。如果秦、齊相與結盟來對付韓、趙、魏三國,那么呂禮必將為秦、齊兩國宰相了,這是您結交齊國反而使呂禮的地位顯重啊。再說,即使齊國免于諸侯國攻擊的兵禍,齊國還會深深地仇恨您。您不如勸說秦王攻打齊國。齊國被攻破,我會設法請求秦王把所得的齊國土地封給您。齊國被攻破,秦國會害怕魏國強大起來,秦王必定重用您去結交魏國。魏國敗于齊國又害怕秦國,它推重您以便結交秦國。這樣,您既能夠憑攻破齊國建立自己的功勞,挾持魏國提高的地位;又可以攻破齊國得到封邑,使秦、魏兩國同時敬重您。如果齊國不被攻破,呂禮再被任用,您將陷于極端的困境中。”于是穰侯向秦昭王進言攻打齊國,呂禮便逃離了齊國。
? ? ? 晚年去世:隨著田文的名聲進一步提高,田文專權也進一步加強,以至于天下知有孟嘗君而不知齊王,齊湣王感受到了來自田文的威脅,借田甲挾持案,嫁禍田文,田文恐懼,就到了魏國,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公元前284年,在田文的配合下,魏國同西邊的秦國、趙國聯合,幫助燕國攻打并戰敗了齊國。齊湣王逃到莒,后來就死在那里。齊襄王即位,當時田文在諸侯國之間持中立地位,不從屬于哪個君王。齊襄王由于剛剛即位,畏懼田文,便與田文和好,與他親近起來。
? ? ? 田文去世,謚號稱孟嘗君。田文的幾個兒子爭著繼承爵位,隨即齊、魏兩國聯合共同滅掉了薛邑。
? ? ? 《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吳錄》曰:其先齊孟嘗君封于薛。秦滅六國,而失其祀,子孫分散。漢祖定天下,過齊,求孟嘗后,得其孫陵、國二人,欲復其封。陵、國兄弟相推,莫適受,乃去之竹邑,因家焉,故遂氏薛。自國至綜,世典州郡,為著姓。綜少明經,善屬文,有秀才。”
? ? ? 可知,孟嘗君存在后代,在漢太祖劉邦平定天下時改為薛姓。
軼事典故———
? ? ? 焚券市義:當初,馮諼聽說田文樂于招攬賓客,便穿著草鞋遠道而來見他。田文說:“承蒙先生遠道光臨,有什么指教我的?”馮諼回答說:“聽說您樂于養士,我只是因為貧窮想歸附您謀口飯吃。”田文沒再說什么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
? ? ? 某日,田文出布告,征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城收債之人,馮諼自愿前往。臨行前,馮諼問田文:“債收完了,要買什么東西回家呢?”田文回答:“看我家缺少什么就買什么罷。”于是馮諼去了薛地,債券合同對完之后,矯造田文的命令,把債券合同燒毀,人民高呼萬歲。馮諼趕回去,一早便求見,田文奇怪他怎么那么快回來,問曰:“您買了什么回來呢?”馮答曰:“我看您家中豐衣足食,犬馬美女皆有,所以我買了‘義’回來。”問曰:“什么是買‘義’呢?”回答:“您不照顧、疼愛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我于是偽造了您的命令,燒毀了所有的借據,民眾都歡呼萬歲,這就是買‘義’。”田文聽完之后很不高興。過了一年,齊湣王對田文說:“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于是削除田文的職位。田文回到封邑,人民“迎君道中”,田文才明白馮諼市義的用心。
? ? ? 狡兔三窟:馮諼之后又對田文說:“兔子狡猾而有三窟,當下只是逃過死路而已。君已經有一窟,臣懇請君再讓臣為君鑿另外二窟。”
? ? ? 田文給了馮諼車輛五十乘,青銅五百斤,向西去魏國,對魏惠王說:“齊國罷黜了重臣田文而讓他回到封邑,諸國之中誰若先一步迎他入國便能強盛!”于是魏惠王空出上位(指相位),讓原來的相作了上將軍,派使者帶著黃金千斤,百輛車子,去聘請田文。馮諼先趕車回去,告誡田文說:“千金是相當貴重的利益,百乘是顯得使者目的的慎重,齊王這下一定會知道的!”魏國使者來求田文入國數次,田文都推辭不入魏。齊國朝臣聽見消息,朝野震撼,齊湣王寫了一封密函,派太傅攜帶佩劍和紋車二乘,前往謝罪,并請田文回來再當宰相。于是田文風風光光的回朝就任宰相(挾外援以再登相位)。
? ? ? 馮諼再對田文說:“希望你向齊王請求先王傳下來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廟。”于是齊湣王將宗廟立于薛地(立宗廟于薛)。宗廟建成后,馮諼回報孟嘗君:“三個洞已經營造好,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 ? ? 那些走掉的門客聽說田文重新當上了相國,又來投奔他。田文很惱火,對馮諼說:“我失勢的時候,他們不幫助我,都溜了。多虧先生竭力奔走,我才得以重新擔任相國。他們有什么臉再來見我呢?如果誰再來見我,我就唾他的臉,罵他一頓。”馮諼說:“公子大可不必這樣做。您做相國正需要大家扶持,可不能賭氣,把賓客趕走了,那樣誰還給您辦事吶?不如還像當初一樣熱情地招待他們,也顯得您的度量大。”田文說:“先生的話,我敢不聽嗎?”
? ? ? 田文在齊擔任相國數十年,沒有任何的大小災禍,都是出自于馮諼的計策和謀略。
? ? ? 雞鳴狗盜:當時,秦昭王求賢若渴。聽說孟嘗君的名氣,便想將他招攬到秦國來。而孟嘗君聽說有官做,竟然心動了,門客們怎么勸也不聽。秦昭襄王最后還是想法把孟嘗君請到了秦國,并任命他為相國。此舉遭到秦國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孟嘗君是齊國人,肯定會“先齊而后秦”。秦昭襄王不得已,罷免了孟嘗君,并將其軟禁起來。
? ? ? 孟嘗君托人找到秦昭襄王寵愛的妃子,希望她去說服秦昭襄王放自己回齊國。妃子聽說孟嘗君有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便提出以這件狐白裘作為交換。偏偏孟嘗君到秦國時,已經將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襄王。這時,一個門客自告奮勇“替君解難”,學狗打洞,鉆進了秦昭襄王藏寶物的倉庫,偷出了這件狐白裘。最終,秦昭襄王聽從妃子的勸說,同意放孟嘗君回國。
? ? ? 孟嘗君被釋放后,擔心秦昭襄王反悔,便隱姓埋名、星夜兼程出關。趕到函谷關時,已是半夜了。根據當時出關的規定,只有雞叫了才能開門放人進出關口。這時,孟嘗君的一個門客便學雞叫,引得附近的雞都跟著叫了起來。把守關口的官吏聽到雞叫,便打開了關門,孟嘗君等人趁機一涌而出。等到追兵趕來時,孟嘗君一行早已遠去。這個“雞鳴狗盜”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孟嘗君養士的特點。
? ? ? 身材矮小:孟嘗君經過趙國,趙國平原君以貴賓相待。趙國人聽說孟嘗君賢能,都出來圍觀想一睹風采,見了后便都嘲笑說:“原來以為孟嘗君是個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個瘦小的男人罷了。”孟嘗君聽了這些揶揄他的話,大為惱火。隨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車來,砍殺了幾百人,毀了一個縣才離去。
? ? ? 封地武城:趙王把武城封給田文。田文在他的門客中挑選了一些人去擔任武城守吏,并對他們說:“俗語不是說‘借來的車子就使勁跑,借來的衣服披在外面’嗎?”他們都說:“有這樣的說法”。田文說:“我覺得這話不對。那借來的衣服和車子,若不是親友的就是兄弟的。趕著親友的車子使勁地跑,把兄弟的衣服披在外面,我認為不能這樣做。現在趙王把武城封給我。希望你們去后,不要砍伐樹木,不要破壞房屋,謹慎從事,讓趙王了解我善于治理。這樣,我們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 ? ? ?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