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不知道我看到的這部書是否是它的完整版,但我感覺它已經很美了。
? ? ?作者用倒敘的手法,從男主人公的角度敘述了他收到女主人公的信的一系列過程,這仿佛是讀一封信的過程,或許只要一兩個小時,但在這一兩個小時里女主人公已經過完了她全部的關于他的一生。信中纏綿的愛意,一段與男主人公擦身而過的生活。
? ? ?一個無關的鄰居默默地愛著他,收藏關于他的一切的東西,親吻他手摸過門把,撿他吸過的煙頭,想象他的氣息還縈繞在上面,透過鎖孔在門邊寒冷的夜里等他回家上臺階的腳步聲。病態般地愛著他,他卻毫無所知。
? ? ?這是一種現在的我無法深刻地理解的厚重的愛情,他處處留情放蕩不羈,沒有責任感,她甘愿和他上床盡管他對她完全沒有記憶,他出去旅行一個月就會忘了所有,她拋棄別人對她的信任熱情,不顧一切地只為能夠接近他,終于她懷了他的孩子,她一個人忍受懷孕的苦楚,在孕婦救濟區里生產 ,她那么的漂亮,在那里忍受別人對她的所有欺辱,醫護人員的調戲和動手動腳,只為生下他的孩子,這是她全部的生命意義。她出賣肉體只為他和她的孩子能夠接受最好的教育,可以和他有一樣的交友圈子,在上流社會生活。
? ? ?那是個漂亮的天使般的可愛男孩,卻患上了不可治愈的重病,如同黑暗里一支顫顫巍巍的蠟燭,閃爍著柔弱的光亮,終于在一個無助的夜晚熄滅了,那個用盡一生力氣的美麗母親也失去了存在的目標,她給她終其一生,矢志不渝的他寫了一封長信,看到這封信時,她已經去了她孩子那里,為的只是不讓他們母子給他的自由不羈的生命一點負擔。盡管他對她毫無印象,但她是那樣的愛他,她相信他會原諒她出賣了自己的肉體去養育他的孩子。
? ? ?在小說的結尾,作者是這樣描寫男主人公看完信后的狀態的,“他雙手顫抖地把信放下,然后久久地沉思著,腦海中隱約浮現出一個鄰家的小姑娘,一位少女,一個夜總會帶回來的女人……可是這些回憶全都模糊不清,混亂不堪,就像向前奔流的河水底下的一塊閃爍不定的石頭,形態朦朧。影子涌過來又散開去,終究構不成任何圖像。他感覺到有一些感情上的痕跡浮現出來,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來。他覺得所有這些形象他都夢見過,常常在深沉的夢里見到,然而也只是夢見而已。這時他的目光觸到了面前書桌上的那只藍花瓶。花瓶里是空的——多年來第一次在他生日這天,花瓶是空的。他突然一驚:隱約中覺得好像有一扇看不見的門突然被打開了,陰冷的穿堂風從另外一個世界吹進了他寂靜的房間。他感覺到了死亡,感覺到了不朽的愛情:他靈魂深處的情感被觸動了,他隱約想起了那個看不見的女人,并沒有具體的面貌,但卻忠貞熱烈,仿佛遠方傳來的音樂。”
? ? ?作者從他的動作,心理描寫,刻畫出男主人公情感波動,還采用了一句環境描寫,“陰冷的穿堂風”,“死亡的氣息”襯托那忠貞愛情的熱烈氛圍。
?一個女人的愛情,竟是我不懂的這般包容,原諒他的所有留情和忘記,不在乎他是否愛自己與否,這是一種我無法理解的愛,深沉厚重不朽。
? ? ?以致現在我還能在腦海中一一浮現出她卑微而偉大的一舉一動,小小的蜷縮在門后的樣子,一個個他生日她站在窗臺下手捧白玫瑰的樣子,一次次與他擦身屏住呼吸,被他深情目光吸引的樣子……弱小卻偌大的愛意,他的一切她都包容她都愛著,像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暗戀。
? ? ? ?最美的單戀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