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四月二十五日,北魏主拓跋宏前往崞山。
14、
四月二十六日,南齊朝廷任命太子詹事張緒為中書令,齊國左衛將軍陳顯達為中護軍,右衛將軍李安民為中領軍。張緒,是張岱哥哥的兒子。
15、
四月二十七日,任命荊州刺史蕭嶷為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
16、
皇帝蕭道成命群臣各自暢所欲言政事得失。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劉善明建議,廢除劉宋大明、泰始年間以來的苛刻和瑣碎的法令規章,一切從簡。又認為:“交州險遠,宋末政治苛刻,所以怨忿叛亂。如今新朝開創,應該懷以恩德。況且交州的土產,唯有珠寶,實在不是圣朝所急需的東西。討伐之事,也應該停止。”
給事黃門郎、清河人崔祖思也上言,認為:“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懂道理,這就是悖逆禍亂所生的原因。如編制外的官員,白白享受俸祿和級別待遇,耗費民財。應該開設文武兩個學堂,命朝廷、王府、州府及封國所以編制外的官員,各自按自己的志愿,選擇課業,如果有懶惰不學的,遣還故郡;經藝優異的,破格提拔。又,如今陛下雖然親自履行節儉,而群下仍習慣于奢靡。應該褒獎擢升朝士中節儉清修者,貶退那些驕奢荒淫者,則可以移風易俗。”
劉宋元嘉之世(劉義隆在位時期),凡事都責成郡縣辦理。世祖劉駿繼位之后,征求急速,認為郡縣官員辦事遲緩,開始派欽差督辦。從此欽差縱橫往來,競相作威作福,營私受賄,公私都不堪其擾。會稽太守、聞喜公蕭子良上表,痛陳其弊,認為:“宮廷有什么需要,只需明下詔敕,限定交期,地方上自然竭盡其力。如果延誤,自有法令制裁。如今雖然欽差擠滿門庭,真正辦事的,還是那些郡縣官員,白白讓他們相互猜疑憤恨,反而更加拖延,應該撤銷全部欽差。”
員外散騎郎劉思效上言:“宋自大明以來,日漸凋弊,賦稅越征越多,而朝廷還是沒錢。小民嗷嗷,生不如死;而貴族富室,比賽奢侈,乃至山澤一帶的居民,不敢采食其水草(水草都是貴族所有)。陛下應該重新制定法令,改正過去的錯誤政策。”
皇帝蕭道成對進言者都加以褒賞,或者將奏章交給有司,讓他們選擇合宜的建議,上奏施行。
四月二十八日,下詔說:“皇宮、太子宮及各親王,都不許營立田莊別墅,霸占山川湖泊。”
17、
北魏主拓跋宏回到平城。
18、
北魏秦州刺史尉洛侯,雍州刺史、宜都王拓跋目辰,長安鎮將陳提等都被控貪腐、殘暴、不法,尉洛侯、拓跋目辰伏誅,陳提流放邊疆。
拓跋宏下詔說:“候官(監察官員,相當于秘密警察)數以千計,對于犯了重罪的人,收受賄賂,不予糾舉;對于輕罪,反而吹毛求疵,加以舉報。應該將候官全部撤銷。”另行選拔謹慎正直者數百人,讓他們巡邏街衢,只管吵架斗毆而已。從此吏民才得以安居樂業。
19、
自從泰始年間(劉彧時期)以來,內外多難,將帥們各自招募部曲,屯聚建康。李安民上表,認為:“除了淮北常備軍之外,其余軍隊應該全部遣散;如果需要親近的隨身侍衛,應該限定人數。”皇上聽從之。五月十日,下詔禁止將領自己招募部曲。
20、
五月十一日,皇上賞佐命之功,褚淵、王儉等進增爵位、封地戶數各有等差。隱士何點對人說:“我已經把《齊書》寫完,贊頌說:‘褚淵是世族,王儉也是帝國精英;他們連舅父都不要,還管什么國家!’”何點,是何尚之的孫子。褚淵的母親是劉宋始安公主,繼母是吳郡公主;他自己娶了巴西公主為妻。王儉的母親是武康公主;自己娶了陽羨公主。所以何點這么說。
21、
五月十八日,有人走馬經過被罷黜的皇帝劉準門前,衛士擔心有人作亂,奔入先下手殺死劉準(時年十三歲),而匯報說是病死。皇上不問罪,反而給予賞賜。
五月二十日,殺劉宋宗室、陰安公劉燮等,無論長幼,全部處死。前豫州刺史劉澄之,是劉遵考的兒子,與褚淵關系親善,褚淵為他堅持求情說:“劉澄之兄弟都沒有武略,況且與劉姓宗室血緣關系疏遠。”所以唯獨劉遵考家族獨得以免死。
22、
五月二十五日,蕭道成追尊皇考為宣皇帝,皇妣陳氏為孝皇后。
23、
五月二十六日,封皇子蕭鈞為衡陽王。
24、
皇上對兗州刺史垣崇祖說:“我新得天下,北虜必定以送劉昶(之前流亡北魏的劉宋親王)回來為辭,侵犯邊疆。壽陽是北虜南下要道,除了你沒人能制敵。”于是調任垣崇祖為豫州刺史。
25、
六月六日,誅殺游擊將軍姚道和,因為他當時附和沈攸之。
26、
六月十四日,立太子蕭賾為皇太子;皇子蕭嶷為豫章王,蕭映為臨川王,蕭暠為安成王,蕭鏘為鄱陽王,蕭鑠為桂陽王,蕭鑒為廣陵王;皇孫蕭長懋為南郡王。
27、
六月十五日,葬宋順帝劉準于遂寧陵。
28、
皇帝認為建康居民成分復雜,多奸盜,想要建立編制和身份證,五家互保,以相檢括。右仆射王儉進諫說:“京師之地,四方百姓輻湊而來,如果都要拿身份證,既繁瑣,也難以持久,謝安當年說‘不這樣怎么叫京師呢’,就是這個意思。”皇帝于是停止。
華杉曰:
王儉的意見,謝安的話,都是一個道理:學會與問題共存,帶著問題前進。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解決,因為你解決問題的代價可能很大,而且會制造出新的問題。
29、
當初,交州刺史李長仁去世,堂弟李叔獻代領州事,但是威信不夠,號令難行,派使節到首都建康,向當時的劉宋朝廷請求派來新任刺史。劉宋任命南海太守沈煥為交州刺史,任命李叔獻為沈煥的寧遠司馬、武平、新昌二郡太守。李叔獻既得了朝命,人心歸附服從他,于是發兵把守險關,不讓沈煥入境。沈煥滯留在郁林,病逝。
秋,七月七日,蕭道成下詔說:“交趾、比景遠隔天涯,不用中國年號,這都是前朝運數衰微,因循茍且的緣故。現在,特別赦免交州,即以李叔獻為交州刺史,撫安南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