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丈夫的妻子獲得自由,她殺死了自己的丈夫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人們數(shù)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皎潔的明月

也數(shù)不清她的墻壁之后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十五歲之前的瑪麗雅姆,那個每周等待父親到來的女孩

瑪麗雅姆直到長大才明白哈拉米就是私生子的意思。她才知道自己是不被法律承認的,母親娜娜作為女仆懷孕后被趕出家門。父親扎里勒在村外山上建修了房子,提供生活供給,每周四會過來看望她們。

不同于娜娜的怨恨,瑪麗雅姆愛扎里勒,因為扎里勒能讓她感到自己也能擁有生活所能給予的美好和感慨。

瑪麗雅姆很想和父親及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可是娜娜說如果她離開自己就去死。

直到瑪麗雅姆十五歲生日,本來答應(yīng)帶她去看電影的扎里勒爽約了。瑪麗雅姆跑了出去找到了扎里勒的家,她在門口等了一晚,直到被帶離,但她再也見不到娜娜了。

娜娜說"你要走了我就會死。我就死給你看",她做到了。

這個任性的孩子終于實現(xiàn)了她曾經(jīng)的向往,和扎里勒一起走進花園,可是這個代價是失去媽媽。

懦弱的扎里勒當(dāng)年任憑他的三個妻子把娜娜送出家門,這次又把瑪麗雅姆遠遠地嫁了出去。

他們?yōu)楝旣愌拍氛业姆蛐鼋欣5拢莻€鞋匠,大約四十多歲,住在遙遠的喀布爾。

省略了傳統(tǒng)步驟的簡單的婚禮儀式,瑪麗雅姆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婚約上簽了字,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文件。

婚姻中的瑪麗雅姆,忍耐再忍耐

"不,不,"她說,"別來。我不想看到你。你不要來。我不想聽到你的消息。永遠不想。永遠。"

客車猛然開動,她沒有扭頭去看追著車跑的他。客車越駛越遠,她回頭去看逐漸向后退去的身影,也沒有回頭去看他消失在陣陣尾氣與灰塵之中。

曾經(jīng)瑪麗雅姆對扎里勒有多渴望,如今就有多灰心和失望。

起初拉希德待她還算不壞,他準(zhǔn)備了花束迎接瑪麗雅姆,給她時間去接受新生活,帶她出去熟悉這個城市,給她買吃的。

但是他讓瑪麗雅姆包裹的嚴(yán)嚴(yán)實實才能出去,而他自己就可以看裸體雜志。

從這里可以看到在阿富汗,女人是男人的私有財產(chǎn),還要忍受著戒律的禁錮。

瑪麗雅姆使勁適應(yīng)著自己的新生活,做食物、認識鄰居。就像書里說的"她必須屈從于這個陌生人的心情和他說出的要求"。

當(dāng)幸福的光即將照進來時,天黑了。瑪麗雅姆流產(chǎn)了,之后四年六次,瑪麗雅姆再也沒有懷孕過。拉希德越來越暴躁,呵斥、拳打腳踢像家常便飯。

生活成了忍受,每天都不知道會因為什么原因挨打。

或許靠著母親的話才能撐過每一天,娜娜曾說過:“ 一個女人只要學(xué)一樣本領(lǐng),那就是忍耐。”

她救了她,卻要和她分享丈夫

炮火硝煙下,大批的居民或被炸死,或逃亡國外。

同一條街上的女孩萊拉沒能等到離開,就被埋在炮彈下。被拉希德救出,她失去了父母,然后得知情人塔里克也死了。

瑪麗雅姆被拉希德的好心驚到了,很快她知道了答案。此時萊拉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只好答應(yīng)了拉希德。

瑪麗雅姆救了萊拉,卻被搶了丈夫,她很憤怒。

"我希望一個人獨處。你不要管我,我也不管你。這就是我們以后相處的方式。這些都是規(guī)則。"

兩人開始將家務(wù)活分工,直到萊拉宣布懷孕,瑪麗雅姆更冷漠了。她沒有想過和這個女孩成為朋友,但命運把她們栓在了一起。

再也分不開,除了死亡。

并沒有如拉希德所愿,萊拉生了個女孩。拉希德又開始暴躁,瑪麗雅姆先是幸災(zāi)樂禍,后來開始對萊拉產(chǎn)生了憐憫。

直到有一天拉希德打瑪麗雅姆時,萊拉救下了她。瑪麗雅姆將自己早年間給未出世孩子準(zhǔn)備的小衣服送給萊拉。

萊拉真誠地表達了感謝,兩人一起在院里喝了三杯茶,成為了好朋友,共同做家務(wù),喝茶,照顧孩子。

在和瑪麗雅姆這次匆匆的無聲交流中,萊拉知道她們已經(jīng)不再是敵人了。

孤寂的瑪麗雅姆在阿茲莎身上找到了人世間的真情。

瑪麗雅姆和萊拉彼此吐露了心聲,并相約一起離開。

瑪麗雅姆期待的新生活

因為女性乘車需要男人帶領(lǐng),第一次逃亡失敗了,她們被帶回了家,經(jīng)歷了幾天不供應(yīng)食水的禁閉。雖然依然有離開的決心,卻再也找不到機會。

萊拉再次懷孕,生下了男孩。戰(zhàn)爭、大旱,生活艱難,塔利班到處搶劫。火宅讓拉希德死去了店鋪,他脾氣變得更暴躁,時常打萊拉,打阿茲莎。

塔里克回來了,找到了萊拉,拉希德知道后開始動手打萊拉和瑪麗雅姆。

在拉希德和萊拉的撕打中,瑪麗雅姆舉起了鐵掀,一下,一下,用盡力氣。

結(jié)婚二十七年來,他已經(jīng)從她這兒奪走太多。她不會看著他把萊拉也搶走。

為了給萊拉和孩子們一個新生活,瑪麗雅姆決定去自首。因為死了人,她們不可能都逃走。

瑪麗雅姆進了監(jiān)獄,她向往的新生活再也沒機會看到了。

但是萊拉有機會過那樣的生活。

瑪麗雅姆簽署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份文件,也是最后一份。

最后一晚,她夢見了小時候,夢見扎里勒帶她回家,夢見了娜娜。

她再也沒機會知道,扎里勒曾經(jīng)來看過她,還給她留了信,表達了深深的歉意。

然而,當(dāng)她閉上雙眼,她心里再也沒有懊悔,而是充滿了一陣安寧的感覺。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瑪麗雅姆的這一生,前十幾年活在對父親的期待中,之后的二十七年在一段無愛、家暴的婚姻中,直到遇到萊拉,成為阿茲莎的瑪雅姆,并用自己的生命為萊拉開辟了通往新生活的道路。

她從來不曾向往外面的世界,直到和萊拉一起,才想要去過不一樣的生活。

她從來不曾支配自己的人生和命運,而唯一一次能自由做主的是去坐牢。

她的人生曾經(jīng)蒼涼一片,直到最后才能獲得心靈的安寧。

最后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看到了永不隕落的燦爛千陽。


以上故事來自《燦爛千陽》,《追風(fēng)箏的人》作者另一部小說,依然是發(fā)生在阿富汗的故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