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都希望養育一個聰明的孩子,也都知道孩子智力的健康發育非常重要。雖然智力和聰明我們一直掛在嘴邊,可是智力到底是什么?什么樣的孩子才算聰明?智商和智力區別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真正促進孩子智力發育讓孩子更聰明?......
本周我會圍繞智力和大家一起探討這些話題,希望能對大家帶娃有所啟發。今天是第3篇,我們今天一起聊聊智商到底有什么用。
正文:
過去我們認為智商可以完全反映一個孩子的智力水平,并且智商是保持穩定的。
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很多孩子的智商是會變化的,有的孩子持續變高,有的孩子持續變低,其中有些孩子IQ的變化可以達到20分之多。
考慮到大部分人的IQ集中在90~110,20分的變化已經非常巨大了。
不僅孩子的智商會變化,今天的大部分專家也不認為智商能夠完全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他們認為智商只是對孩子在特定時刻智力表現水平的一個估計,智力包含的很多方面根本沒有被現在標準的智商測試所涉及。
那智商對孩子的未來還有沒有用呢?答案當然是Yes。
智商本身雖然什么也決定不了,不過確實很大程度上可以預測孩子未來的學習成績、工作表現以及總體生活滿意度。
01 智商和學習成績是顯著相關的
現代智力測試在預測學習成績上的表現非常好,考慮到發明智商測試的初衷就是預測兒童在學校的表現,這個結論也不會太令人驚訝。
高智商的學生不僅在學校表現更好,而且在學校的時間也更長,也就是他們很少在高中退學,比起其他高中畢業生更可能去嘗試和完成大學學業。
不過,我們也需要知道,智商和學習表現的顯著相關是基于群體得出的結論,任何個體的智商并不會準確的反映一個孩子現在或者未來的學習成績。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學習表現同樣依賴于其他因素,比如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和成功動機。
因此,雖然智商測試可以很好的預測學習成績,評估學生的未來成功也永遠不應該基于智商測試本身。
研究持續顯示,最好的單獨預測學生未來成績的是學生之前累積獲得的成績(grades),申請美國研究生院除了托福和GRE成績很重要之外,大學期間的GPA也很重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02 智商還可以預測未來的職業生涯
一般來說,高智商的人的工作更好,在他們選擇的職業上比起同事也會更成功。
智商和職業狀態之間有非常清楚的關系,專業和其他白領的智商得分一直都高于藍領和手工勞動者。
當然有個趨勢是,他們之間的智商差距相比20世紀初智商測試剛出現的時候變得越來越小,一個可能的原因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從事每個職業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異都很大,許多在“底層”工作的人也有很高的智商。
智商同樣可以預測工作表現,智商和工作表現也是顯著相關的。當然,聰明的人事或者老板肯定不會完全依賴智商來決定是否錄用一個人才。
除了智商,還要考慮別的方面的一個理由是人們在“實踐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上也是不一樣的。
所謂“實踐智力”,指的是一個人每天應對問題并且采取步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和現在標準智商測試得出的智商相關性不高,不過“實踐智力”可以很好的預測工作表現。
除此之外,其他的變量比如之前的工作表現、人際交往技能、成功動機比起智商對于預測未來的工作表現或許都更重要。
03 智商還能預測未來的健康和生活滿意度
高智商的人比起平均智商或者低于平均智商的人一般會更健康和更開心。
研究人員對位于智商兩端的智商逆天和心智遲緩的人都做過長期的相關研究。
從1922年開始,加利福尼亞州1500多個智商140以及以上的孩子參與了一個長期研究,研究項目的目的是收集盡可能多的關于這些天才兒童的信息,每隔幾年會對這些孩子做一次跟蹤調查。
等這群孩子到了中年,研究發現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優秀:
- 嚴重疾病、酗酒和犯罪行為的發生率都比普通人低很多,不過他們并沒有更不可能離婚。
- 職業表現也非常好,到中年為止,這些人中的88%在從事專業或者半專業的工作,他們一共獲得200個專利、寫了2000份科學報告、100本書、375個劇本或者短故事還有300篇論文和評論。
另一端呢?心智遲緩的人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或者獲得幸福么?雖然我們一般認為不會,但是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大概3%的學齡兒童被歸類為心智遲緩,他們在智力上嚴重低于平均值,一般需要別人照顧,而且社交技能也一般很有限。
但是他們的生活如何呢?一項針對平均智商低于67人群的研究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跟蹤研究。
40年之后,這些人被拿來和心智正常以及上面智商逆天的人群做了比較??傮w來說,心智遲緩兒童,成年之后的生活確實不如智力正常的人群,當然也比不上智商逆天的人群。
比如,他們收入一般會低一些,住房也不充足,社交技能也差一些,而且更可能依賴于別人。
然而研究人員仍然發現很多值得樂觀的地方。這些輕微遲緩的個體大部分都有工作而且也都結了婚,通常他們都滿意自己的生活。
很明顯,他們的生活比起我們通常以為的要好的多。許多被學校認為輕微遲緩的個體,雖然掌握課程內容有困難,然而離開學校進入成年之后,他們看上去就和普通人類似了。
很明顯,他們適應了成年之后生活的需求,他們種的很多人顯示出相當程度的“實踐智力”或者街頭智慧。
雖然大家身邊未必心智遲緩的朋友,但是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上學時成績一塌糊涂,然而步入社會卻如魚得水的同學。
一個很大的可能是他們的智商或許確實不高,不過他們的“實踐智力”或者人際交往能力可能非常突出,而這些很難被標準的智力測試評估。
題圖攝影:Ben White
題圖授權基于:CC0協議
**End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支持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