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由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改編的電影。故事發生在19世紀后半期沙皇俄國,一段為道德和社會所不容的婚外情。這事,放在當今社會,也是熱點話題。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1
安娜高貴、冷艷,在火車站,伯爵對她一見傾心。大雪紛飛,伯爵情難自禁,從莫斯科追到圣彼得堡,安娜按捺了住自己,轉身離去。
伯爵熾熱的追求,慢慢點燃了安娜內心壓抑已久的激情,安娜終于淪陷在愛情里。愛如熊熊烈火,勢不可擋。安娜不顧家庭,伯爵不顧社會地位,他們愛的肆無忌憚。
生活并不總是美好的。
安娜意外流產了,身體極度虛弱,她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在病床上,抓著丈夫的手,懇請丈夫原諒她,丈夫沒有說話。
安娜日漸消瘦,一頭秀發變得稀疏零亂,整個人形銷骨立。伯爵跑到她家,心疼地抱起安娜,說,我帶你去意大利。
伯爵辭去了軍職,倆人雙宿雙飛,過起了逍遙日子。異國他鄉,天藍云白,沒有牽絆,沒有約束,好似人間天堂。安娜的身體很快就恢復了。
安娜像是幸福地對伯爵說,我并沒有想孩子。伯爵略有不安的提議,我們回去吧,我在這里什么都不能做,我需要一個目標。你也需要孩子。回去把婚離了,你帶著孩子,我們好好生活。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
愛情,開始走向現實。
安娜的丈夫不同意離婚,更不允許她看孩子。安娜整日被關在房間里,不能光明正大地跟隨伯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她為了擺脫思念兒子的痛苦,每天喝鴉片度日。
伯爵經常去劇院,陪母親,和母親身邊的王妃。安娜越來越煩躁,懷疑伯爵。兩人開始有了爭吵。安娜流著淚說,走到這一步不后悔,但求,伯爵一定要愛她。
伯爵去了劇院,她絕望了。當初的愛情不復存在,安娜覺得自己什么都沒有了,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安娜身著一襲黑色天鵝絨長裙,在站臺邊站著,眼神空洞而絕望,在火車開過來的一瞬,把自己扔進了鐵軌上…
安娜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伯爵不能原諒自己,內心始終不得解脫。后來他投身到戰爭中,以此忘卻情傷。
2
康斯坦列文喜歡吉蒂,而吉蒂拒絕了他的求婚。那時,吉蒂被伯爵吸引,然而伯爵鐘情于已婚的安娜。列文不得所愛,沒有繼續追求,而是在農場扛起鐮刀,忘我的工作,在勞作中漸漸忘記了情傷。
吉蒂得了肺病,從國外治病回來后,去山村修養身體。路過列文的農場,列文又一次心動。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結婚生娃,過著尋常人的幸福生活。
3
兩對相愛的人,命運截然不同。相信他們都是真愛,如果安娜未婚,伯爵與她的愛情是完美的。但是,不對等的愛情注定不平靜。
從道德角度看,安娜必受鞭撻,伯爵也承受著社會的壓力。從感情角度看,她敢愛,敢和丈夫坦然承認,并且接受任何后果。是個烈女子!伯爵同樣敢于追求所愛,不惜放棄晉升,哪怕只是為了片刻歡愉。
相比伯爵和安娜對愛情不顧一切的執著,列文在愛情上似乎不夠努力,有點順其自然的心態,但結局,列文獲得了幸福。
很多事,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可能會有好的結果。過分偏執,違反常理,結果未必如愿,反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4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所構成的。
激情指一種情緒上的著迷,個人外表的和內在的魅力是影響激情的重要因素。親密指的是兩個人心理上互相喜歡的感覺,包括對愛人的贊賞、照顧愛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內心的溝通。承諾主要指個人內心或口頭對愛的預期,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親密是“溫暖”的,激情是“熱烈”的,而承諾是“冷靜”的。
在安娜和伯爵的感情里,有激情有親密,卻沒有承諾,也很難有。這就注定他們的愛情不會持久,也不會穩定。
當激情過去,這時候,安娜最強烈的需求,是對兒子的思念。作為一個視孩子如命的母親,如果不能得到兒子,她的痛苦不會因為愛情而減少半分。作為一個男人,伯爵需要正常的社會活動,頻繁的活動,使安娜備受冷落。
當初不顧一切,如今不得不面對橫亙在他們面前的現實問題。安娜解決不了婚姻問題,伯爵沒有身份,要應付母親的壓力。當初愛情的美好,如今變成了猜忌、哀怨、爭吵。
安娜自殺了,伯爵帶著愧疚了卻余生,給這份愛情增添了幾分悲壯的味道。然而,即便安娜不自殺,他們的愛情在現實面前,也日漸黯淡,乏味。沒有承諾的愛情注定無法長久。
很多困在感情糾纏的癡男怨女們,只是因為曾經有過激情,便以為這就是愛情的樣子,無法忘卻,無法放手,一段段的虐戀由此產生。
一份成熟持久的愛情,是兩情相悅,互相付出,快樂地在一起,是因為對方,活出了自己沒有的生命。
人們往往把欲望的滿足看成幸福 。
有時候,人追逐的并不是愛情,而是內心的欲望。安娜的出現激活了伯爵內心深處的阿尼瑪,為此,他不顧一切的追求。
但是,忽略現實,盲目的追求,任憑感情驅使,帶來的只是短暫的激情,以及過后的乏味,一輩子的悔恨。
看見一個人心動,是為什么?我們到底在追逐什么?男人內心的阿尼瑪,女人內心的阿尼姆斯,有時候真的說不清楚。往往等結局來臨,也無法看清這場追逐的意義,但依然會有無數的癡男怨女,為愛,飛蛾撲火,為愛,傷痕累累。
追求愛情是美好的,但無論是婚外情,還是正常戀愛,都無法逃脫社會的因素,從愛情走到婚姻,保持一份清醒,從而讓感情來的更實在、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