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羞羞的鐵拳》是開心麻花推出的第三部電影,依然是話劇改編作品,在這個國慶檔上映。
從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開始,開心麻花就成功拿下了國慶檔票房冠軍,這一部穿越喜劇,也讓開心麻花的大電影進入了觀眾的內心。
然后是2016年的《驢得水》,又是一部高口碑高票房的電影,這一部諷刺喜劇,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開心麻花創作的多元化能力。
有了《夏洛特煩惱》和《驢得水》積累的口碑,到了今年國慶檔的《羞羞的鐵拳》,大家都要有了極高的期待和關注。
而這三部電影,既不是高科技大片,也沒有可以的煽情,只是認認真真的講好故事,而這才是一個電影最重要的。才會讓你從電影院走出來的時候覺得錢花得值,就算你是等下線了在電腦手機上看,也會讓你覺得時間花得值。
當一次黑馬,有運氣成分。
當兩次黑馬,靠的完全就是實力。
到第三次,黑馬已經變成了種子選手,開心麻花也從一個電影圈的外行團隊進化成了業界的王牌。
無疑,開心麻花已經成為了國產精品喜劇的代名詞。
上映三天,《羞羞的鐵拳》票房已經超過了5.8億。目前來看,《羞羞的鐵拳》票房可以接近20億,國慶檔票房冠軍的歸屬應該就是他了。
《羞羞的鐵拳》的成功源于有一個創作能力極強的團隊,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聽到“開心麻花”四個字就會去買票的?
只是聽到開心麻花四個字,大家就會充滿期待。
事實也證明,期待不會落空。
一樣的路數,一樣的風格,一樣的好笑。
穿越和身體互換,都是意淫小說常見的套路。但開心麻花把這種玩爛了的梗,玩得并不俗套,還充滿了趣味。開心麻花的梗向來很接地氣,往往來自于生活。
在《羞羞的鐵拳》中,男女主人公身體互換的設定,承載了本片一大部分的笑點。要讓這個老梗好笑且不讓人生厭,開心麻花有兩個絕招。
一是接地氣的細節處理,二是演員精確狠辣的表演。
《羞羞的鐵拳》讓互換身體后的男主進入女浴場大飽眼福,這都是很多觀眾自己曾經意淫過的場景。
這樣的處理會讓觀眾有種“導演懂我”的感覺,會自然進入一種很舒適的觀影狀態。
在表演方面,不得不說受過舞臺劇磨礪的演員真是太厲害了。
他們要拍的是真正優秀的喜劇電影,而不是一笑而過的快餐電影。
這就需要更多的絕招。
首先是“生活化”的處理。
諸如“高速路上插傳單”、“直播鐵鍋燉自己”這樣的梗,都很貼近觀眾的日常生活,這種來源于生活的荒誕,往往更能觸發觀眾的笑點。
更重要的是,在無數個笑點的背后,本片擁有一個強有力的故事。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是被用爛了的說法。
事實上,不是喜劇的內核是悲劇,而是人生從來都不會只有喜劇或者只有悲劇。
悲喜交加,才是真實的人生。
只是有時候,天平會傾斜罷了。
和周星馳的許多電影相似,開心麻花的喜劇也將故事放在了小人物的身上,夏洛是小人物,艾迪生也是小人物。
小人物自然不會一帆風順,自然有各種各樣的窘迫,有各式各樣的難堪。
小人物不是電影中的人物,小人物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在《羞羞的鐵拳》中,拳手艾迪生面對的是一個不公的世界。他努力打拳,卻遇到了黑幕,向命運屈服,卻再一次被命運嘲弄。
而女主角馬小,遭遇了愛情的失敗進而產生了對自己過往人生的懷疑,加上和父親感情的問題,她也算是一個標準的盧瑟。
這兩個人,即使站在一起努力地想要反抗命運,也會被殘酷的現實不斷擊倒,最后取得成功,靠的也是拼命。
這就是開心麻花式喜劇的故事特點:
在荒誕的設定背后,是最真實的人生。
除過精益求精的態度外,最大的殺手锏就是開心麻花的創新能力。
開心麻花的成功,靠的從來都不是炒作,而是作品。
從小劇場時代開始,開心麻花的戲就以笑點密集著稱。
要知道,話劇舞臺劇想要制造喜劇效果,難度要比影視劇大得多。
對表演的要求是一方面,對劇本的要求更高。
算準觀眾的笑點,把握好節奏,在適當的時機自然地拋出有效的梗,需要大量的思考和試驗。
這么多年過去,開心麻花對自己的劇本不斷創新,才有了《驢得水》、《羞羞的鐵拳》等一批出色的劇作。
而國產電影,恰恰太缺乏好的劇本。把千錘百煉過的劇本拿到大銀幕上改編,開心麻花本就占得了先機。
在中國喜劇電影的版圖中,開心麻花已經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并且是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們不缺資本,不缺觀眾,缺的就是真正能出好作品的創作團隊。
開心麻花已成為國產精品喜劇的代名詞。多希望中國如果能有更多的開心麻花。
為大家帶來更多評論,請大家關注我。我也會關注你的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