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從一個空有上進心的人,變成行動上的巨人?”看了一些回答,我反思自己為什么空有上進心,行動跟不上。
首先是有一些誤區:1一直高喊“自律使人自由”但是做不到,就變成了一種負擔,一種愧疚,久而久之就不想做了。2追求完美,想太多,遲遲不行動,太想結果了,而忽視了開始行動,做了就比不做強。3被一些方法禁錮,不適合自己。比如公開承諾,太容易關注形式,面子,而忽略了事情本身。而且容易有“替代”效應,讓我們的意識誤以為實現了目標,提前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從而放棄對可能障礙的預估和努力。
看了火金老師的回答,她提到“做個行動的中等個兒”。改變行動來改變認知,我們要先行動再想通。
火金老師提到了幾個方法,我覺得很好:
1.將臨時起意變成三秒鐘行動。三秒原則本來是“泡學”的理論之一,但是實踐中對于“啟動”一個行動卻非常有效。如果不斷采用三秒原則來啟動行動,產生正反饋,就會減少因沒有行動而導致的后悔。比如要跑步,今天吃完飯想,要不要跑步呢?動了這個念頭,馬上換衣服換鞋,不用再想太多,三秒鐘之內開始做跑步的準備;
2. 允許自己低檔行駛。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知道我只是“一般人”,因此我的發動機不是只有兩個檔,空檔和五檔,我還有一檔二檔三檔四檔,甚至我是無級變速自動擋。那如果我今天確實狀態不好,那我就不開五檔,但我還有點力氣,我就開一檔。
3.及時使用外顯獎勵
“以大多數人行動力之遲緩,都用不著拼時間管理和行動管理,只要你做了計劃的50%,就已經超越了95%的人”所以不要追求完美,只要去做就可以了“不要雞湯,不要雞血,餓了來個雞腿,不餓吃顆雞米花,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