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那么孤獨,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這是大冰《乖,摸摸頭》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也是整本書的精髓。
大冰,可能有人很熟悉這個名字,他的標簽有很多,他是山東衛視的主持人,他是一名作家,他是一名民謠歌手,他還是一名背包客。
他用腳步丈量過滇藏線、青藏線、川藏線,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很多人,聽過很多故事,正是因為他有著如此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能寫出如此有溫度的書。
有時候,你常常為眼前的生活所困擾,常常局限于自己的苦悶里無法自拔,可其實你根本還沒有見過這個世界。
你常常說要出去看一看,但卻總也沒能實現。
可是就在那個你向往卻沒有勇氣邁出腳步的地方,有一群人在做著你想做卻不敢做的一切,其實,我們并不孤獨。
而大冰就是把他走過的地方,見過的人,聽過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現了出來,你說它是一本游記也好,一本故事書也罷,可是在我看來,這里面包含了一種情懷,一種溫度。
雜草敏,兜兜,老兵,阿明,大鵬,妮可和大樹,木頭和毛毛,椰子姑娘,成子和豆兒,還有昌寶師弟。每一段故事都深深的打動著我,我即被他們的勇敢所打動,又為他們的情懷所震撼,那個我不曾經歷過,卻設想了無數遍的生活,有人正在過著。
這本書一共寫了12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血有肉,在讀的過程中,我跟隨著故事中的人物又哭又笑,讀完之后,又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憂傷,我開始回憶,開始想念,那些曾經在身邊的朋友,現在過的可好?
書中沒有什么大道理,語言通俗易懂,沒有刻意去渲染氛圍,可就是這樣的平實和真切,讓人不知不覺想要靠近,想要走進他們的故事。
一、乖,摸摸頭
你身邊是否有這么幾個人?
不是情人,不是親人,也不是戀人、情人、愛人。
是有人,卻又不僅僅是友人,更像是家人。
這一世為自己選擇的家人。
雜草敏。
辭去了省委幼兒園老師的鐵飯碗,追求自己一直想成為一名電臺主播的夢想。
剛開始的時候,主持節目老NG,經常被導演罵,她就經常拿著新錄的節目帶子跑過來讓我指點。
有一次,我在滇藏線上遇到滾石,一腳踩空滑下山崖,手筋斷了。
雜草敏就到醫院照顧我,睡夢中還喊著:哥,別死。
后來,雜草敏離開了濟南,蒲公英一樣漂去了北京又漂回了南方。再后來,她漂到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在當地的華語電臺當過主持人。熱戀又失戀,訂婚又解除婚約,開始自己創業,做文化交流也做話劇,天南地北、兜兜轉轉、辛苦打拼。
可不論她身在何處,每年大年初一,她都會給我發來一條短信:哥,好好的。
很多大年初一,我收到那條四字短信后,都想回復一條長長的短信…可最終都只回復四個字:
乖,摸摸頭!
二、我有一碗酒,可以慰風塵
我有一個比烈酒還烈的故事。
老兵。
老兵1984年初次參戰,二山輪戰,又名中越邊境戰。
慘烈的戰爭中,老兵幸存,其余人全都沒了。
而他當時的傷情也十分嚴重,或者說就只剩一口氣而已。
7個月內,老兵時而昏迷,時而蘇醒,經歷了24次大手術。醫生下結論說,老兵全身癱瘓,終生臥床。軍委嘉獎他為一等功臣,終生療養。
他癱瘓四年,慢慢獲得一些上身力量,他放棄了所有的榮譽、光環,修養一年之后,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天涯海角,獨自行走。
之后他在云南麗江古城開了一家店,名叫老兵火塘,生意很好,老兵開始愛財,掙的錢也不花,都攢了起來。
后來我才知道,老兵用所有的積蓄招募了一堆退伍的消防兵。
越南戰場上死里逃生后的第29年,老兵傾家蕩產,以一己之力組建了一只消防救援隊。
全國唯一一支個人組建的消防救援隊。
他用他的方式守護者這個世界。
三、對不起
有多少對不起,最終都變成了來不及。
一只松獅,被一個自駕游的游客帶來滇西北。女主人為了娛樂,讓小狗把路人扔給它的食物都吃下去。后來,小狗終于吃病了。
而狗主人卻扔下它走了。
小狗成了流浪狗,還得了一身病,它每天到垃圾箱翻吃的,還經常被人打。
后來,有一個姑娘,總給小狗送飯吃,從那以后小狗不用再翻垃圾箱了。
可是小狗始終對姑娘保持距離。
有一天,小狗的原主人出現了,小狗沖著女主人叫,搖尾巴,可是女主人還是拋棄了它。
姑娘繼續喂著小狗,但是小狗還是沒有沖她搖尾巴,姑娘也沒有說領養它。
那是個冬日的午后,一群人圍住了小狗,用力打它。姑娘聽見了,連忙跑出來,問大家為什么打她的狗。
可是一堆穿制服的人出來,說并沒有人領養這只狗,最后以擔心它咬人為名,打死了它。
而她能夠給它的,只剩下那句對不起。
四、普通朋友
情誼這東西,一見如故容易,難的是來日方長的陪伴。
大鵬在電視主持界摸爬滾打的故事。
我剛跟他認識是他來參加我的節目。
那次我們之間的話并不多,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每一個工作人員都禮貌而又謹慎的告別,禮數絲毫沒有欠缺。
后來他漸漸有了一些名氣,但也不擺架子,經常一個人拖著大箱子來上節目,獨自一個人整理衣服。
我跟他也就是普通朋友,偶爾吃個飯,聊聊天。
后來有一次,節目的舞美道具出了問題,被威亞吊起的巨大的鐵架子從天而降,正好砸向他。
萬幸,老天爺開眼,鐵架子中間有個小空間,正好套住他。
再往后10厘米,他必死無疑。
這件事,他一直沒敢告訴他女兒的媽媽。
他那段時間真的很拼,他說:有女兒,就應該讓女兒過上好日子。
天道酬勤,幾年后,他博出了一份期盼已久的溫飽體面。拍電影、拍短劇、上春晚,獲得了苦盡甘來的掌聲。
大家都喊他為“屌絲男士”。
五、不許哭
妮可。
高級日語翻譯出身,2000年年初背包獨行西藏,之后定居在拉薩當導游。
但是當年來拉薩的窮老外太多,妮可的導游生意常常半年不開張,偶爾接個團都像中了彩票一樣。
后來,妮可愛上了一個渣男,可那是妮可第一次談戀愛,就那么可憐巴巴的喜歡他。
可是渣男越來越過分,竟然要妮可把一半客棧給他,妮可不肯,他就動手打了妮可。
兩個人的戀愛以我們打了渣男一頓幫妮可出氣而告終。
2008年3月14日。
我的家人紛落天涯,我的族人四散。
我慌著一顆心從濟南趕往拉薩,橫穿了半個中國卻止步于成都,無法再往前行。
很多人都撤到了成都,妮可也在其中。
她問我:“哥,我們什么時候回拉薩?”
六、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阿明。
短暫的童年里,阿明是個不怎么被父母疼愛的小孩兒。
阿明只上了半年小學便輟學了。
他被送回了外婆家。阿明承擔起了照料外公外婆的重任,當時,他剛剛高過桌子。
家里最重要的財產是一頭牛、一頭豬和十來只雞鴨。
每天早上阿明七八點鐘起床,早飯后他會把牛趕到很遠的山坡上去放,牛在山上吃草,阿明鉆到潮濕的山坳里尋找喂豬的野草。
阿明心疼外公外婆沒肉吃,就去梯田里套水鳥。
阿明再也沒回到學校,每天放牛、喂豬、打水鳥。
15歲的時候,阿明和外公外婆去幫寨子里一戶農家插秧,收工時,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5塊錢。
他的賭鬼父親意識到兒子長大了,于是把阿明拽回了自己家。
幾天后,阿明被帶到了建筑工地干零活。
15-17歲,阿明在建筑工地里從零工干到泥水匠。之后阿明被帶去了緬甸,人們稱為“金三角”的地方。
在那段時間里,每到下雨,阿明就獨自到附近的森林里采一些山毛野菜,邊采邊大聲唱歌。
喜歡音樂是阿明生活的強大支撐,他常常一個人徒步十公里去鎮上的錄像廳,為的就是聽每部電影的插曲,并用心記下歌詞。
阿明在佤邦滿一年的時候,老天給了他一個驚喜,阿明撿了一部隨身聽。
從那以后,阿明當成寶貝似的揣在懷里,每天聽。
他聽著聽著就忘記了苦痛,就聽出了人生的希望來。
他翻出磁帶里的歌詞,一字一句的學習認字,后來不用歌詞,他也能牢記無誤。
再后來,鎮子上的湖南人送給阿明一把吉他和一本《民謠吉他入門教程》,阿明就這樣一點一點,把音樂當成了自己的生命。
因為他記得湖南人的話:要么別練,要練就好好練,吃得苦,霸得蠻,將來你才能靠它吃飯。
這個故事里有窮困潦倒、顛沛流離、渺茫的希望、忽晴忽雨得前路,還有一把紅棉吉他和一個很想唱歌得孩子。
七、聽歌的人不許掉眼淚
兜兜和大樹。
大樹和兜兜最初是異地戀。
大樹工作在廣州,兜兜那時做獨立撰稿人,居住在西安。
兜兜遇見大樹時已近30歲,大樹以過不惑之年。
二人都是情感晚熟得人,在遇到對方之前,兩個人好像都在不約而同地等待。
這世上,所謂命中注定,所謂一見鐘情,不過都是因為你遇到那個你想遇到地人。
兩個人迅速的進入了熱戀,雖然聚少離多,但是感情卻與日俱增。
2008年11月18日,兜兜被確診為癌癥晚期。
但她沒崩潰,想了一夜后,撥通了大樹的電話,說了事情,提出了分手。
而大樹辭去了廣州的工作,將全部家當打包搬到西安。
這是他事業的黃金時期,可是資歷名望、社會地位、高收入…他統統都不要了。
兜兜要他離開,可是大樹卻說:“兜兜,我們結婚吧?!?/p>
2009年,兩人在西安結婚。
兜兜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她說她不想躺在病床上,想去旅行,所以兩個人踏上了征程。
重返西安后的兜兜,被病痛折磨的體重只剩70斤。
她和大樹都知道,以她當下的情況,已不可能再度橫跨大半個中國去往滇西北了。大樹知道云南有兜兜的夢,所以她跟兜兜說,我們造一個麗江。
他拿出剩余的積蓄盤下一間50平方米的屋子,仿照大冰的小屋的模樣,建起了一家火塘,命名為“那是麗江”。
兜兜最后的時光就是在這件小火塘里度過了,最后的日子里,大樹給了兜兜50平方米的麗江。
后來兜兜走了,而大樹留在了西安,守著那家店,直到今天。
或許他是希望兜兜回來的時候,再到小屋里來坐坐。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守護心里最珍貴的東西,我相信,你也有。
八、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
毛毛和木頭。
毛毛少年時有三次離家出走的經歷。
木頭比同齡的伙伴們幸福的多,父母疼愛她,她在幸福里長大。
木頭考上大學的時候,毛毛剛從技工學校畢業。
毛毛起初在當地的一家酒吧當服務生,后來兼職當駐場歌手。
他的出租房窄小逼仄,一棟摩天大廈擋在窗前,日光曬不進來。
他不知道,一個正在那棟摩天大廈里上班的白領姑娘,會在八年后成為他的妻子。
1999年,木頭大學畢業,供職于廈門FL國際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
她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后來去了大阪深造,2007年,木頭返回中國。
而從2002年到2007年,毛毛的生活始終波濤洶涌。
2009年的一天,毛毛陪著木頭逛街,毛毛鞋帶松了,木頭發現了,自自然然地蹲下來替毛毛系上,那是他對自己說:就是她了,娶她娶她。
九、椰子姑娘漂流記
椰子姑娘。
她是個職場女漢子,工作起來雷厲風行。
而她有著一段13年的漂流故事。
1998年椰子姑娘背井離鄉漂到深圳,她從事銷售,一干就是三年。
2001年的時候,她遇見了他。
因為一些風波,漸漸的兩人熟悉了起來。
椰子姑娘不像別的女人,她好像對自己的性別認知極度不敏感,天生就不懂嬌憨。
他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照顧椰子姑娘,只要她說一句,他就可以立刻放下手里的業務,不遠萬里飛到她的身邊。
而兩個人也彼此支撐著,都在自己的領域里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十三年的長跑后,他們遇到的彼此都是最好的自己。
十、風馬少年
成子、二寶和我。
我少年時的伙伴、青年時的兄弟、中年時的故人。
到死之前,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從未長大,也從未停止生長,就算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別想將我們改變。
十一、小因果
這是整本書里,我最愛的一個故事,冥冥之中上蒼自有安排。
成子和豆兒。
先說成子,成子的人生經歷很豐富,30歲之前,他少年時組織過罷課,青年時組織過罷工,混跡藏地時組建過赫赫有名的大昭寺曬陽陽生產隊,他愛戶外旅游,差點兒被狼吃了,也差點被雪崩埋了。
他曾在中建材做過銷售主管,創下過三億七千萬的業績,也曾在短短一個月內散盡家財。
而30歲后,來了個人生急轉彎,把過往種種拋之腦后,追隨一個云游僧人,四處掛單,云游四方。
豆兒出生在四川廣元,大學學的是師范類。大三的時候,也就是2008年,四川地震,那也是我們所有人記憶當中的痛,5.12。
畢業之后,豆兒沒找固定工作,一個尷尬的年紀,一個迷茫的年紀,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長大了,在一切還沒有準備的時候,就已經長大了。
那時,她選擇去支教。
但是這條道路走的似乎不太順利,又或者說它跟豆兒想象中的場景不太一樣。
就是在那,她遇見了一個叔叔,她把自己的煩悶跟那個叔叔講,那個叔叔也很耐心地開導她,那一次,豆兒支教之旅中途夭折了。
可是后來豆兒才知道,那個所謂的叔叔其實沒有那么大, 他不過才剛滿30歲,可能是在藏地生活了很多年,臉被風化的比較嚴重。
因為沒有電話,臨別時,豆兒只留了他的QQ號,喊他成子哥哥。
分開之后,豆兒總是很想念成子,原來她已經喜歡上他了。
所以,豆兒總是不經意用QQ聯系成子,但總是等了好久才得到消息回復。
在來來往往的聊天中,豆兒對成子的生活了解的越來越多,他有著那樣豐富的人生經歷。
有一次在聊天中,豆兒不經意得知成子對僧人生活的向往。使豆兒不得不以想再游西寧為原因,其實只為在他身邊。
可喜歡的話還是沒能說出口,成子和僧人飄然離去,一走就是兩年。
豆兒一直在QQ上給成子留言,心底對他的喜歡,滿的都要溢出來了。
兩年后,一次偶然的QQ問候,豆兒得知成子在成都,她飛一樣的就去找他。
四天后,豆兒背著行李出現在成子面前,踏上了成子坐的那趟火車。
自此,伴君行天涯。
從四川到貴州再到云南,他們去了很多地方,一個個村寨,一座座茶山,兩人以兄妹相持。
兜兜轉轉,一路迤邐而行至滇西北,抵達麗江時,暑假結束了,成子提醒豆兒該回家了,豆兒只得裝傻,自己在心里默默難過,后來,她終于忍不住,大聲地對成子說:“我喜歡你,我要和你在一起,我想要有你地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一起了,駐足在了麗江。
可能你聽完這個故事會說,這好像也沒什么,其中輾轉這里就不細說了,大家可以去看書,對這個故事地喜歡,當然不是到這里就結束了。
要追溯到豆兒2歲的時候。那天,她被爺爺放在大木盆里洗澡,這時,家里來了客人,是從西北遠道而來的遠房親戚,隨行的還有一個九歲的小哥哥。
那個九歲的男孩不會知道,二十四年后,身旁的這個小姑娘會成為他的妻子,陪他浪跡天涯。
十二、我的師弟不是人
昌寶師弟。
昌寶是條哈士奇,半歲的時候來的麗江,至于它的來歷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它很喜歡吃餃子,膽子小,別的狗一兇他,它就撒腿跑,每次,我喊昌寶昌寶,餃子餃子,它就停下了。
昌寶長到三四歲的時候開始階段性地離家出走,有時過個三五天回來,有時一兩個星期回來,我懷疑它是去云游四方了。
昌寶后來失蹤的時間越來越長,后來走著走著就離開麗江了。
很多人說昌寶去了大理。
如果有一天你路過大理,遇見一只傻呵呵的哈士奇,麻煩和它握握手。
這就是這本書的十二個故事,溫暖動人??赐曜詈笠豁?,我漸漸把書合上,抬頭看著陽光灑進窗戶的光輝,在那光里,我好像看到了每一個人,她們經歷的每一段故事。
良久,我才從眼前的景象中回過神來,不免有些悵然若失。
我們都曾抱怨過生活平淡,卻不曾有勇氣改變分毫,因為現在的狀態尚且維持著,我們擔心稍加變動,便會行將踏錯,一敗涂地。
可是有些人卻做了我們曾經想過卻不敢做的人,當我們有流浪的念頭時,或許我們自己都被嚇了一跳,甚至害怕別人看穿我們的心意,笑我們傻,笑我們癡。
這個小小的念頭一直被我們很好的隱藏著,在那個自我克制的世界里,感覺到孤獨。
但當我看到這些人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不要害怕,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愛的人,想做的事。
愿你我帶著最微薄的行李和最豐盛的自己在世間流浪,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夢為馬,隨處可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