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以前我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為婚姻大事煩惱,盡管我一直單著。
那時室友們常說我肯定是畢業后第一個結婚的,因為我脾氣好,戀家,會做飯,有著賢妻良母的潛質。久而久之,就連我自己都這么以為了。
可事實是,畢業兩年后,我大學的那些閨蜜們除了一個準備讀博的,就我還單著了。三個結婚了,其中兩個已經有了孩子。還有一個有男朋友,已經見了家長,結婚也是隨時可提上議程的事。
原本單著不是什么大事,她們的姻緣來得早我的晚能怎么辦呢?可是臨近二十五歲的這年我感覺壓力空前的大,隔三差五就被家里人給介紹對象。
自己的交友圈子就那么大,沒有合適的,那相親也是一種途徑,的確可以考慮。問題是一開始就不對,根本沒法往下談。拒絕得多了,反倒成了我的問題,被家人責備。
偶爾已經算不得是責備了,甚至可說是洗腦,久而久之,我常常很困惑究竟是我錯了還是太過清醒了。
相親的前兩個男孩一看就是那種特別老實的人,無可厚非。問題是見到的第一眼就被我pass了,不是別的,只因為身高。他們倆條件很像,都有個弟弟,家里特別有錢,本科學歷,只是一個和我一般高另一個略高一點。
我和家里人說過好多次,對方身高得有175,至少也173,不然條件再好也不考慮(我身高161)??墒墙舆B見了這兩個讓我十分氣憤,第二個見面前我媽還騙我說和我堂哥一般高(我堂哥快180了),結果我穿的平底鞋去的他只比我高一點,估計至多170。更郁悶的是回來后她們一個兩個都來勸我說身高不重要,又不能當飯吃。
或許是我缺乏安全感吧,沒辦法接受一個太矮的男孩,光是想想都不行。如果是我自己慢慢喜歡上的,他矮點或許也能接受。可你要一開始就給我介紹一個這樣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死都不行。
第三個終于身高有175了,可是高中學歷,于是我又拒絕了。倒不是歧視人家學歷低,也沒有說一定要找個學歷比我高的,但至少也得是大專吧。很多工作都對學歷有要求,難道結婚這么大的事還不能有點要求了?
結婚不是別的,兩個人學歷相差太多肯定會有很多問題的,朋友圈子不同,共同話題少,以后對孩子的教育什么也會有分歧。
像現在我聯系的基本都是大學同學了,初中高中的已經很少聊天了。不是沒感情,而是彼此已在對方的生活中缺失了太久,不知道還可以說些什么。他們中的很多人早已結婚生子,而我們才剛踏入社會兩年,早已不是一個世界中的人了。
這樣說沒有覺得上了大學的人比只讀了初中高中的人要高一級的意思,其實這是一件根本沒法比較的事。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在社會上摸爬打滾幾年,事業做的風生水起,比起我們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但這就像蘿卜和青菜,沒有誰更好的說法,它們就是兩個類型,只有你更愛哪個,更適合哪個。當然你也可以說我兩個都愛,那就當我沒打過這個比方好了。
很顯然,我家里人不認同我的觀點,再次要對我洗腦。說這次這個絕對沒錯,家里兩套房馬上還要再分幾套,離家又近。
幾次相親下來我算是明白了在她們眼中擺在第一位的是經濟條件,其他什么都是次要的。好像只要一個人家里有錢我就可以嫁了,至于幸不幸福她們才不在乎。
這一發現讓我很難過,我只想嫁個很普通的人,自己喜歡的人,他有沒有錢從來不是最重要的,有錢自是錦上添花,沒錢我們一起努力去賺不就好了。
可隨著年齡漸增,好像越來越難遇到純粹的愛情了。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會不會這輩子都遇不到了,那我會一直不結婚嗎?如果可能,我倒是想。只是看父母的態度,那是不可能的。
很早前母親就對我講過一個故事說她同事對兒子說你要是三十歲還不結婚,就去一個地方找我。她兒子很好奇地問哪。而那個母親回答說精神病院,意思是說要是兒子三十還不結婚她一定早瘋了。明明是說的別人,可我聽著覺得她很認真,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
這兩年母親一直對我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你要是二十六歲前還不結婚,以后就是別人挑你了,所以現在一定要趕緊的。說的好像到了二十六歲還沒結婚的女孩子就嫁不出去了,其實我很想告訴她如果一個人要對我挑三揀四,那么很抱歉我也不稀罕他,可惜就算說了她也不懂。
在她們看來一個人結婚了就好像能證明些什么,或許是能力或許是幸?;蛟S是面子,而沒結婚就是一無是處。但事實上很多人結婚了的人過的并沒有那些沒結婚的人幸福,這卻是她們不愿承認的,或許打心底里就排斥的一點,可能是因為結婚了就不再有退路,承認這點就好像打了自己的臉。
有時會想遇不到愛情的可能性會很大,即便遇到那個人不喜歡自己也是極有可能的。如果這樣那這輩子就注定嫁不到愛的人了,既然又不可能不結婚,那是不是真的要隨便將就下,就嫁個父母滿意的人,順著他們的心意做個孝順的女兒呢?
我很想讓父母滿意,也想過不止一次試一下,可是臨門一腳總發現不行。
一年多以前我就發過一條微博,如今看來我還是那樣的想法,沒有什么改變。
“有這樣一種人,嘴上總說自己不挑,要求很低,可是涉及到具體事情尤其很重要的事時卻是比誰都挑,稍有不符就過不去自己心里那關。而我感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愿意將就,很多事也許就會簡單許多。 ”
想過不下一萬次將就,身邊也有很好可以結婚的男孩,可是我不喜歡,真的勉強不過來。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將就,可是婚姻真的不行。以前覺得工作不能將就,后來降低了要求好像也過去了。會不會婚姻也一樣呢?以為不行,實際試下還是可以的。
可是做著將就的工作真的開心嗎?很多人都說迫于無奈,為了維持生活,所以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所以說將就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選擇了將就意味著你就要放棄一部分的快樂。至于孰輕孰重,就看個人了。
沒有工作或許會餓死,所以將就真的是無可奈何的事,那沒有婚姻呢?會死嗎?很明顯,答案是不會。從這個角度來看,工作適當將就是可以理解的,而婚姻就沒必要了。
一個人的寂寞肯定好過兩個人的孤獨,可是這個道理究竟有多少人懂呢?起碼我的家人他們是不會懂的,在他們看來你一個人再成功也是失敗的,兩個人即便天天吵架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也是好的。
這樣真累,為了滿足別人心目中的完美主義,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結婚,維持一段實際上并不幸福的婚姻。明明活著乃是為了真實的自己,為什么要做演員在別人面前表現虛偽的自己呢?
如果這輩子注定嫁不到我愛的人,我希望自己仍然有不將就的權利。哪怕最后嫁的人不是所愛,那至少也要是順眼的,第一眼看到不會討厭。否則,真的不行。
幾年前看的書《你是我今生流浪的地方》里有句話“若時間還夠用時,能在恰當的年紀,美好的歲月里,遇見一個賞心悅目的人陪自己走過這世間的風風雨雨,也是好的?!毕M麜r間還來得及,那個人正在向我走來的路上,而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加優秀,足以與他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