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的傳遞觀(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與傳播的儀式觀(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是由美國傳播學教育家詹姆斯·凱瑞提出的。
傳播的傳遞觀以社會心理學和行為主義為基礎,哲學依據是實證主義,強調訊息在時空范圍內的分布,受信息科學三論(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影響,早期研究者認為,傳播即是傳遞信息的過程,通過傳播,人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確定性。申農和韋福的“傳播的數學模式”以及拉斯韋爾的傳播的5W模式是這一觀點的代表,傳播的傳遞觀側重效果研究,較少關注傳播的文化影響,效果分析往往只注重表面的、短期的傳播作用,分析主要集中在“認知”、“態度”和“情感”方面,研究的目的在于實現對空間距離和人的控制,因此代表著現存秩序的維護,缺乏批判性。長期以來,傳播的傳遞觀占據著美國傳播學研究的主流。
傳播的儀式觀,認為傳播不是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強調文化共享,目的在于維系一個社會。傳播的儀式觀有三大理論來源:杜威代表的芝加哥學派,哈羅德·英尼斯和克利福德·格爾茲。傳播的儀式觀認為,傳播的主體都是平等的參與者,大家共同參加,共同體驗,共同建構“儀式”。傳播的儀式觀更加注重傳播對秩序的建構,對信仰的擴散,韋伯認為,人類是生活在由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傳播的儀式觀著重分析構成儀式傳播和儀式化傳播的符號意義和建構,對儀式意義的揭示同時具有批判和解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