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讀一本好書,長一份才智,享一份快樂。然而錯誤的讀書習(xí)慣,會讓你失去讀書的興趣,甚至產(chǎn)生很強的挫敗感。
首先: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精選一本好書是高效讀書的第一步。
一本好書的標準:作者的背景必須可靠(優(yōu)先選作者),同時是作者的原創(chuàng)。而你常犯的錯誤是:通過書名進行篩選,從而掉進了標題黨和抄襲書的深坑。
其次: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人士的對話
讀書不是單方向的接收,而是與作者的對話過程。
第一步:從看到一本書的名字,對話就已經(jīng)開始了。作者為什么起這個名字?要表達什么觀點?如果有序就先看序。了解作者的寫作主題。
第二步:接下來要精看目錄。作者的邏輯框架是怎樣的,確定哪部分是你感興趣的,哪部分要重點閱讀。
常見的錯誤做法是:越過目錄直接開始閱讀,結(jié)果不是一無所獲就是半途而廢。
第三步:要閱讀圖標和黑色加粗的小標題,這是作者獨特的觀點。有哪些內(nèi)容是你大致了解的,哪些內(nèi)容是你不清楚或不認同的。帶著疑問去閱讀。
最錯誤的讀書方式是:把時間平均分配到每個章節(jié),一本書一字不落的從頭讀到尾,態(tài)度是好的,但效率是極其低下的。
讀書必須精簡,不需要面面俱到。對于作者獨特的觀點,自己不認可的部分要重點閱讀。對于案例,論述過程,和自己已經(jīng)了解的內(nèi)容,僅需瀏覽,甚至直接略過。
第四步:最后,讀完一本書,要畫一個自己關(guān)于這個領(lǐng)域的思維圖,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別人,從而完成與作者對話的整個過程。
高效閱讀不等于速讀,高效是速度加上收獲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