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了電影《芳華》電影花了大量的鏡頭描寫了文工團青年男女們的青春歲月,那些美好的時光。 盡管劉峰這個人物是不幸的,但電影最終還是在一個祥和的氛圍下結束了,這太溫和了。我太想知道作者對劉峰這個悲劇式好人的命運的評價。于是讀了一遍原著,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我們是信仰平凡即偉大的一代人,平凡就是功勞,就是精英,好幾十年我們平凡得美滋滋的。時代有它不可告人的用心,教導我們平凡了更平凡,似乎我們生來還不夠平凡,似乎劉峰的一生沒有被埋沒在平凡中。同時埋沒于平凡的還有一個能工巧匠劉峰,一個翻絕活兒 跟斗的劉峰,一個情操人品高貴如圣徒的劉峰, 一個曠世情種劉峰。本來劉峰平凡善良是無妨的,偏偏用他的平凡來大做文章,偏偏無視他可能的非凡之處,抬杠說他平凡就夠了,就偉大了,足夠被推舉上大理石基座。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天,他或許想到自己的一生,想到此生與林丁丁的錯過,全因為他平凡,被塑成平凡的塑像,擱在冰冷的基座上。非得強調他的平凡,定性他的平凡,才能確保那份平凡的不變,平凡了,才好使喚;對我們來說,平凡的劉峰真是好使喚。于是誤了他一生,尤其他一生的真愛。因為,偏偏天下女人在心底里,都是不信平凡的;尤其女人如林丁丁,千萬年前該跟駿馬一并兒,同屬于最兇悍驍勇的酋長,怎么可能心服口服地愛上平凡?
之所以對劉峰這個人物有感情,是因為在他身上看到了父輩中一些人的影子。感謝作者提供了這樣一個觀察的角度,文學使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