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我家近7個月的二寶要求自然離乳了。
他不耐煩地嗦了兩口母乳,奶陣還沒有過來,人家就腦袋一甩,小腿一蹬,換了個趴著的姿勢,津津有味兒地吮吸起大拇指來。
恰好在一旁的姥姥看到這一幕,目瞪口呆地說,這孩子不愛吃媽媽的奶了!?然后有點難過地看著我說,是嫌你奶少啊?
2.
前陣子在小區溜娃,碰上一個休產假的小娃媽,她因為乳頭凹陷加月子里心情不好的原因,沒能給寶寶吃母乳,而我也不是個稱職的“奶牛”,同病相憐的兩個媽媽就聊了幾句。她說“孩子一口母乳也沒吃上,我心里特別愧疚,覺得虧欠了她,有時候晚上看著她吃奶瓶的樣子,我都想哭”。她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里閃著淚光,聲音顫抖起來。
我看到了她真誠的、迫切的母愛。媽媽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恨不能把世界上所有好的東西都雙手呈上,送到孩子面前。
大家都說,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37度恒溫的愛。是的,母乳真的很好。但是,是媽媽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嗎?
我們先來看美國著名比較心理學家哈洛做過的“絨布媽媽”實驗,他為小猴子制作兩種假的猴媽媽:一種是用鐵絲編成的鐵絲媽媽,一種是母猴模型套上松軟海綿和絨布的“絨布媽媽”。實驗發現,小猴子明顯更喜歡有體溫、可以撫摸擁抱小猴子的絨布媽媽,平時都依偎在絨布媽媽懷里。如果奶瓶在鐵絲媽媽身上,小猴子感覺餓了才會跑去鐵絲媽媽那里吃奶,吃完立刻跑回絨布媽媽懷里。
猴子之間的母子依戀實驗讓人很受啟發。同樣,對人類寶寶來說,母乳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媽媽能給寶寶柔和安全的感覺,對寶寶來說,一個心情愉悅、充滿愛意陪伴他的“開心媽媽”才是上天送他的最好的禮物。
3.
奶牛媽媽,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各人體質不同,有的人吃干飯奶水都可以像夏天浴室的花灑一樣,噴灑不停,而有的人每天喝一鍋一鍋無限供應的湯也不見得就能變成“奶牛”。我就屬于后者。我家兩個娃都是混合喂養,我也經歷了辛酸母乳喂養經歷。追奶路上的是是非非我總結了幾條:
第一,孩子的小嘴是最好的刺激下奶神器。寶寶生下來24小時內要盡可能多地吮吸媽媽的乳頭,刺激下奶。追奶的時候,這一點更是重要。孩子的小嘴能夠喚醒媽媽體內沉睡的泌乳素,對于奶量小的媽媽來說,寶寶一直吸才有可能達到供需平衡。我家老大桃姐在第二到四月齡純母乳的實現就得益于此。
第二,喝湯不管用。當初生了女兒之后,我七天還沒下奶。喝了下奶的中藥,每天米酒蛋花湯、絲瓜湯、四物湯、排骨湯、牛尾巴湯、豬蹄湯……灌得水飽,也沒見我桃姐吃飽。可見,喝湯不一定會轉化成奶,都被我自己吸收了。產婦需要營養均衡地飲食。
第三,心情會影響母乳。產婦由于身體激素水平忽然下降,加上多了一個聒噪的小娃,特別是,寶寶哭鬧是因為母乳不夠。周圍奶奶姥姥爸爸再來兩句,你怎么還沒奶啊,產婦心情肯定會很焦躁。就像小區碰到的那位媽媽那樣,直接回奶了。
第四,多睡覺真的會增加奶量。睡眠中泌乳素分泌更多,媽媽休息得好很重要。我生桃姐之后,快出月子的時候,母乳竟然夠吃了,要得益于月嫂晚上對孩子的照顧以及我心大,睡覺睡得香。
第五,還是那句,每個人體質不同,未必人人都能實現純母乳喂養。比如我,在體檢的時候,B超醫生告訴我,你的乳房腺體特別少。我一度懷疑過自己堵奶,但是事實證明,我就是沒奶啊!
4.
理論上來說,只要能生,就能養。然而又有名言說,理論與現實有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做不了奶牛媽媽,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首先,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態。母乳不是表達母愛的唯一方式。條條大道通羅馬,走近寶寶的路徑不是只有“母乳”一條。一個每天看著寶寶溫柔地微笑的媽媽和一個用哭的像紅桃子的腫眼睛幽怨地注視著寶寶的媽媽,寶寶會喜歡哪一個呢?不要無視人類小崽子的智商,他們對養育者的面部表情是非常敏感的。媽媽心情,寶寶會感覺到,并且會直接影響他的心情哦。
其次,努力追奶,盡力而為,適可而止。母乳畢竟是生物界驗證過的最好的養育幼崽的選擇,有研究證明,人類母乳中有一百多種成分。作為媽媽,能提供給寶寶多少就給多少,聊勝于無。說到這里,我想起追奶時候,那一層層脫落的血痂,還有那萬箭穿心般疼痛的感覺,當時桃姐吮吸一下我就在心里默念一句,甜蜜的痛,甜、甜、甜……然后就好像真的感到了一絲甜蜜。但是沒必要太難為自己,由于身體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我們做不到純母乳,那就讓科技進步的產物——配方奶來幫助我們吧。搞得媽媽身心俱疲、孩子餓肚子是得不償失的。
再次,多多擁抱寶寶。擁抱是媽媽釋放母愛的一個不可替代的載體,寶寶從擁抱中感受美妙世界,沐浴媽媽的愛。其實母乳喂養,除了考慮母乳的多種營養成分,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增加母嬰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建立親密關系。感受媽媽溫柔的擁抱和愛撫,肌膚相親,這是母子建立終身依戀關系的第一步。媽媽把寶寶抱在懷里,寶寶聽到媽媽心臟的跳動,聞到媽媽的體味,足以讓寶寶感到安全和放松。
最后,多陪伴寶寶,無論用什么形式都可以。給寶寶做按摩、被動操,給寶寶唱歌,給寶寶讀繪本講故事……媽媽想做什么都可以,寶寶其實只是想和媽媽在一起。寶寶對媽媽的聲音最敏感。我陪伴老二皮皮弟的時候,會給他讀繪本,雖然他聽不懂,但是看著彩色繪本一頁一頁翻動,他也會好奇地看看書,又盯著我的臉,全神貫注地看我的表情和嘴型,當我的聲音有起伏再配以夸張的表情的時候,皮弟就會心領神會地咯咯咯笑起來。母子互動,非常歡樂。
5.
很多無法實現純母乳或者干脆就沒有母乳的媽媽糾結和痛苦的點其實是在于,我沒能通過母乳向孩子輸送我的母愛,我愧疚,我寢食不安。我們忽視了,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迫切地想要把最好的給寶寶,來表達對他/她的愛,卻過多地關注了“方式”,而忽略了“愛”才是重點。
寶寶對媽媽的情緒是非常敏感的。因為寶寶沒有吃到母乳,而自責傷心糾結全身充滿負能量的媽媽,很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安全感和依戀度,顯然非媽媽和寶寶所愿。媽媽不僅僅是孩子的物質供應者,更應該是心靈和精神的供養者,來自媽媽的擁抱、撫摸、接納和愛是讓孩子形成自信、活潑、熱情的健康性格的保障。所以不能親喂或者沒實現純母乳的寶媽不要陷入內疚的沼澤,而對于來自外界的一切關于純母乳的質疑,你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說,you can you up!屏蔽掉不愉快因素,做一個愉悅的寶媽才是真正對寶寶好。
雖然不能向寶寶奉上純母乳,但是我們的母愛是不打折的。
在寶寶的心中,媽媽是強大的保護者。一個給寶寶安全感、笑容金光閃閃的“開心媽媽”才是上天賜給他/她最好的禮物。
PS:所以,皮弟不愛母乳了,我一點也不難過。養育老二,少了養育老大時候的各種自我糾結和較勁。我把他抱上來,坐在我腿上,我們翻開《I WILL GET YOU》,書里的大妖怪跳出來,皮弟咧開大嘴,笑得像太陽花一般。
當然,本文絕對不是不提倡母乳,我對奶牛媽媽們懷有深深的羨慕和敬意。母乳依舊是寶寶的最佳餐飲。但是,對確實不能實現純母乳或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母乳的媽媽,咱們盡力就好。畢竟,更好的禮物是愉快的親媽對寶寶的愛撫和陪伴。
謝謝您的駐足。如果喜愛本文,歡迎幫我點亮下面的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