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孕開始,我就非常堅定地打算做一個純母乳喂養的媽媽。
收集了一些母乳喂養的資料,其中小巫的母乳喂養宣傳很對我胃口,自然離乳的意識也是在那時慢慢形成的。
孩子從出生一直到兩歲七個月,我一直堅持親喂。沒添加輔食之前純母乳喂養,等孩子大一點加入輔食之后,母乳還是按照寶寶需求每天進行。一直到孩子兩歲七個月時,她自然而然地斷了奶才停止。
現在孩子大了,但有時還會像模像樣地假裝吃奶的樣子,回味一下當時吃奶的幸福感。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喂奶的整個過程雖然偶爾也會覺得因為孩子吃奶頻繁會影響到自己,但整個喂奶階段的色調都是明亮溫暖的,一想起來總會感到很幸福。
孩子從小都喜歡抱著我,聞著我身上的味道,說:媽媽,你好香……
我想或許她在聞我身上帶給她吃奶時的感受,那種滿足感是其他方式無法給予的。
這讓我回憶起我童年時的場景,雖然我從小記性不好,但依舊很清晰地記得小時躺在媽媽懷里吃奶的片段,依舊記得很喜歡聞媽媽身上的味道,就連她的枕頭、穿過的衣服都帶著她特有的、香香的媽媽氣息。
回憶一下母乳過程的某些細節,想分享給現在準備生寶寶、正在經歷喂奶、猶豫斷奶的媽媽們。
一、母乳對媽媽的優勢
為什么母乳?
母乳除了給嬰幼兒帶來眾所周知的好處以外,對于媽媽來說又會怎樣?
我想很多媽媽第一時間會想到母乳會影響自己的身材恢復。
其實,我覺得母乳對于初產的媽媽們來說,是一個很好回復苗條身材的好方法之一。
因為媽媽生了孩子之后會自動分泌一些激素,促使乳汁的分泌,營養吸收很多都集中到了乳白的奶水中,通過喂奶,就把這些富有高蛋白的營養物質供給了孩子,避免母體吸收多余的熱量和營養物質。
另一個好處就是預防各種乳腺病癥的發作。
孩子的吮吸力度很大,喂奶時會慢慢疏通一些乳腺瘀結的部位,久而久之,乳腺就會非常順暢,避免一些乳腺疾病的產生。
還有一個好處不知道母乳的媽媽有沒有發覺——親自母乳的媽媽會與孩子產生更多的心與心鏈接,會感到更愛孩子;而孩子也會更加粘著媽媽,認為媽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兒。
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我連怎么抱孩子都不是很清楚,處處小心翼翼地對待她。
后來學著喂奶給她,抱著她,感受她在我懷里的氣息。小小的人兒用力地吃著奶,又在你懷里睡著,這種被人需要的感覺是從所未有的體驗。無形之中,我們之間的連接就經由喂奶這個行為激活了。
每天無數次這種親密的接觸,好像成為我們母女之間的常態,她需要我,我也時時刻刻體驗著被需要的滿足感,這種體驗不斷讓我們之間的連接加深。
這種連接是其他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不像喂奶粉的孩子那樣,不管是誰喂,只要有奶瓶有奶水就好了。
但親自母乳的媽媽和孩子,不管什么時候,都是母子或者母女之間獨自的喂奶行為。
無形之中,因為孩子如此高度地需要媽媽在身邊,媽媽也會高度地關注著孩子的需求,母子或母女的情感就在一次次喂奶中更加深化。
所以,很多母嬰書籍中都會鼓勵媽媽親自喂奶給孩子。
哺乳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鼓勵母乳喂養;為了你自己產后的順利恢復,鼓勵母乳喂養;為了你日后可以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鼓勵母乳喂養;為了增進母子間的感情,鼓勵母乳喂養;為了你自己的生活便捷,鼓勵母乳喂養;就算為了能省點兒奶粉錢,也要鼓勵母乳喂養!對于絕大多數產婦來說,母乳完全足夠供應寶寶每日所需的飯量,而且還會越吸越多,所以如果寶寶吸完之后還有剩余,不要留著,要及時排空,保持泌乳通暢,小心不要積乳。
——田吉順《婦產科男醫生告訴你》
二、前期準備
對于一個堅定想著母乳、自然離乳的媽媽來說,我認為信心是第一位的。
首先,你需要堅信自己一定會有足夠寶寶吃的共奶量,也堅信就算剛開始分泌乳汁不夠,但只要有信心、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情,奶水也會夠孩子吃。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我看到身邊的親朋好友在堅持母乳喂養的路上,往往是第一步沒走好,后面的過程步步艱難,以致于最后不得不混合喂養或者放棄母乳喂養。
其次,請一個有經驗的開奶師第一時間幫初產媽媽開奶。
記得我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沒有分泌乳汁,當時唯一擔心就是怕沒奶喂孩子。
好在之前做過攻略,知道初產婦剛生完孩子沒奶水是一件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并沒有太著急。
請了提前預約好的開奶師,在生完寶寶之后第一時間來到醫院,幫我按摩乳房,疏通乳腺。
請個有經驗的開奶師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不知道現在的開奶師如何操作和收費,當時我生寶寶的時候,是一次性交給開奶師一筆費用,她負責你整個哺乳期的喂奶問題。
其實并沒有打擾她幾次,就是剛生完孩子的頭幾天她會出現地頻繁一些,后來就是因為奶量增大、孩子沒有及時吃導致奶塊瘀結請她幫疏通,此后兩年多的時間里再也沒有打過她的電話。
由于有開奶師在,剛生完寶寶的我也很有信心母乳喂養沒有什么問題。
很快,沒幾天奶水就分泌正常了。
這時就進入了一個長期喂奶的適應階段。
三、喂奶適應階段
剛開始喂奶說實話確實蠻累的,套用網絡詞來說:痛并快樂著······
我想每一個喂奶的媽媽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直到有了孩子,終于明白之前看到對面樓有孩子的家里為什么幾乎通宵都會開燈的原因了。
因為有了孩子之后,再也回不到你想什么時候睡覺就什么時候睡覺的自由狀態。
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每隔兩個小時左右就會吃一次奶,有時沒吃幾口又會睡著,你還需要動動她的小下巴讓她再繼續吃。
吃了一會又醒了,繼續吃。
當然這也是普遍孩子的吃奶規律,我也聽說過有些孩子吃奶時間隔得很長,甚至晚上會一覺到天亮。
剛開始的時候,我每次都會起身抱著孩子喂奶,總覺得這樣孩子會舒服一點。
但次數多了總是吃不消,尤其是半夜睡得朦朦朧朧的時候還要起來喂奶,整個人感覺非常恍惚。
后來慢慢我就養成了躺著喂奶,迷迷糊糊中躺著也可以讓孩子吃到奶,省心省力。
以致于睡覺期間喂奶對我并未造成什么困擾,孩子吃她的,我睡我的,只不過自己在睡覺的時候會留一點點清醒,知道喂奶的進程如何。
四、如何增加奶量
有很多媽媽都是因為孩子不夠吃才停止喂母乳,或者一直處于混合喂養中。
其實我覺得每個媽媽只要身體健康、營養跟得上,都能分泌剛好夠孩子吃的奶量,甚至吃不完。
這個除了堅信自己是個“奶牛”以外,還要注意營養的攝入與把控分泌乳汁的最佳時機。
在生完孩子的初期,因為奶水分泌還沒跟得上,很多長輩會擔心嬰兒不夠奶水吃,而主動建議加喂奶粉。
這時媽媽們一定要頂住壓力,堅持讓孩子多吮吸媽媽的奶,就算沒有多少奶,也要盡量不增加其他替代品。
本身新生嬰兒就吃不了多少,而媽媽的奶水也在“制作”中。
尤其是在半夜四五點鐘,是分泌乳汁的最旺盛時機,這時建議媽媽們一定要起來給孩子喂奶,就算孩子睡得很熟,不吃奶,也需要你在這個時間段把奶水擠空,越空越好。
因為當奶水全部被擠出來之后,大腦就會收到一個信號——這個奶量不夠吃,還需要更多。
下次它會分泌更多一點的奶水,以此類推,分泌的奶水就會越來越多。
記得那時,我的寶寶飯量不是很大,但我依舊會每次四五點喂完奶后,用吸奶器把兩邊的奶水全部都吸出來。
果真奶量越來越大。
還有一點也需要注意——有機會多休息、多喝營養的湯水、保持良好的心情。
在喂奶期間,我發現休息與奶水分泌成正比,你喝湯的質量與數量也與奶水的分泌成正比,心情良好也與奶水的分泌成正比。
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媽媽也盡量找機會多睡覺,睡覺是補充奶水的最佳模式。
而喝湯是增加奶量的直接源泉。
記得孩子小的時候,我喝了非常多的湯水,比如催奶的八抓魚通草湯、豬腳通草湯、鯉魚湯、鯽魚湯······,每次都是在喂奶后一大海碗地喝。
奶量多的時候,孩子吃不及時總會從她嘴里溢出來,當她吐出奶頭,奶水四處噴射,噴得孩子滿頭滿臉。而且當孩子吃一邊奶時,另一邊總是溢出來。
當孩子太久不吃奶時,也總是溢奶。
我想這種情形,每一個母乳的媽媽都經歷過。
五、加入輔食后的喂奶
孩子加入輔食后,對吃奶的需求就沒有那么高了。
但依舊每天都會吃很多次,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到了孩子長牙后,喂奶會有點辛苦,因為孩子有時睡著了,牙關會把奶頭咬地緊緊的,讓媽媽感覺蠻痛的。
這時候的堅持就要看媽媽的毅力或者你對于自然離乳的信念了。
很多媽媽都在孩子吃輔食慢慢變為主食時開始考慮斷奶的。
覺得這時奶水已經算是輔助品,可以把孩子的奶斷掉了。
但對于孩子來說,吃媽媽的奶并不是簡單的滿足生理需求、不挨餓那么簡單,而是變為了TA與媽媽連接的一種最好方式,也是孩子尋求安慰、溫暖、愛的一種特有模式。
當孩子本身沒有決定離開這種對于TA來說很重要的熟悉物時,斷奶還需謹慎。
有些孩子可能對于母乳的依戀沒有那么高,或者與媽媽的連接沒有那么深,又或者沒有養成奶睡的習慣,可能在斷奶期間會好過一點,但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斷奶還是一個蠻痛苦的過程。
我記得我一歲半斷奶時,爸爸抱著我回到奶奶家,一個星期沒見到媽媽。
每到晚上想睡覺的時候,特別想媽媽,哭鬧時爸爸總會抱著我到街角溜達。依稀記得昏暗的小燈泡在深深的夜里亮著,我就在不斷的哭鬧中睡著。
長大后,我也對昏暗的燈泡沒有好感,總感覺這種色溫讓我覺得很荒涼。
其實等孩子慢慢長大,白天吃奶的次數就會減少很多,吃奶對于他們來說,更多像個儀式或者安慰劑,當心情不好、或者需要媽媽的愛、或者想睡覺時,TA才會來吃奶。
我女兒是夜奶頻繁,只要醒了一定要吃著奶睡著,雖然很多人都會說吃夜奶的孩子牙齒不好,我想更多的是說那種喝奶粉或者含著奶睡覺的孩子吧,對于正常母乳喂養的孩子來說,夜奶吃那么多牙齒也好好的。
堅持母乳喂養一直到孩子自然而然、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離乳是我覺得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我一直很享受跟女兒膩在一起的這段時光,也一直很慶幸能有這樣一段親密的時光讓我們有了每天獨處、連接、心與心交流的機會。
孩子在斷奶之前身體一直非常健康,而且是個非常溫和善良有愛又省心的姑娘,雖然并不見得全是母乳喂養的功勞,但我相信或多或少還是有點聯系的。
而且我也很慶幸能夠母乳喂養,簡單方便安全快捷與一體,不需要加熱、不需要沖泡、不需要外出時帶一堆瓶瓶罐罐、不需要消毒、不需要等待···········只要有一個絲巾圍著,隨時隨地都可以及時滿足孩子吃奶的需求。
如果你有條件,建議你也做一個支持母乳喂養、自然離乳的媽媽,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感受到更多愛與感動。
我想也會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媽媽,看到我這篇分享時感同身受。
祝愿每一個媽媽不管如何喂養自己的孩子,都會與孩子有深切的愛之連接。
若您在母乳喂養、自然離乳方面有任何困惑、猶豫,也歡迎與我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