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禪是一枝花,也有人說禪是一縷塵。有人凌空豎一指,說“這個是!”有人望斷西江月。說禪啊,是青天一鶴排空去,是煙云縹緲里,天地一沙鷗。
是耶?非也?“亂入池中看不見,聞聲始覺有人來”。
在下以為,禪是“不可說”,說出來的都不是。禪,無門為法門。禪師說,學禪就好比是“狗舔熱油鐺。”(鐺,就是炒菜的鍋哎!)貪吃的狗,看著滾燙的油鍋,伸著舌頭,淌著口水。舔吧,燙死了,無從下嘴。走開吧,油光光,香噴噴,實在舍不得。哈哈,禪師的自嘲,其實,也何嘗不是學禪的真實寫照呢!“半夜起來賊咬狗,撿個狗來打石頭。平生不說顛倒話,陽溝踏在腳里頭”。只有這一偈唱,似乎透露了一點禪意消息。
學禪,要有好的種性。閣下是不是這塊料?也就是師傅嘴里常說的,是不是一個法器?有沒有脫俗的根骨?!按松砦从猩裣晒?,縱遇真仙莫浪求。”
修成了好的根骨,還要有好的機緣。“得其時,素愿而行。不得其時,水邊林下去!”很喜歡禪師常說的這句話。其實學禪是這樣。生活和工作,也是如此。紅塵滾滾,水邊林下,早都已經注定了。人啊,不可以和命爭。
佛也是講命的。他做儲君(太子),又成了佛陀。他老人家就是命好,是命里注定的。人家算命批“八字”,我看佛陀他老人家,算命要批十字。命太好了!哈哈,開個玩笑。
上面說到“機緣”,反應在禪師悟道上,最是貼切,也最是觸目驚心。根骨不同,稟賦不同,命運不同,讓禪師于破參悟禪時,呈現了千奇百怪、石破天驚的奇異畫面。真是“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p>
釋迦拈花,老徒弟迦葉就微笑了。同樣輕松的,是唐朝那個洞山悟本禪師,“過水睹影,大悟前旨”。趟水過一溪流,正脫鞋子,頭一低,太陽把身影映在水波里。見此情景,他豁然開朗,開悟了。還有五臺山上的那一位,叫智通的小和尚。晚上大家都在鼾睡,他突然醒來。大叫“我悟了,大悟也!”就在睡夢中,竟然開悟了。最奇怪的要算樓子和尚。閑來無事,他圍著煙花歌樓閑逛。許是路走多了,鞋帶松開了。于是,蹲身系鞋帶。正此時,歌樓上飄來柔美的小曲,“你既無心我便休?!泵鸵焕闵?,接著裂天裂地的哈哈大笑,笑聲里,樓子和尚開悟了。
怎么樣?就象春風冉冉飄,花落水流紅,清水泛漣漪一樣,輕松松,樂悠悠,上面幾位就開悟了,大悟了。然,禪悟竟如此愜意嗎?謬矣,非也!“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溫暖北枝寒”。
當年虛云老和尚,在高旻寺打禪七,侍僧提壺為其續茶。老和尚參話頭,“死向何處去”,參到忘我。他手把茶杯,沒有正眼看侍僧。侍僧怪他傲慢,把壺嘴略一歪斜,半壺滾開的水,全部澆在虛云的手上。
哎喲!啪!虛云疼的大叫一聲,茶杯落地,粉碎。頓然間,捧著腫破的手,虛云大悟了。“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
比虛云慘的是慈明座下的那個小沙彌。師傅接引人,總是虛空中伸出一個指頭。"佛啊,就是這個!"時間久了,小沙彌看多了,很不以為然。這天師傅出外辦事,山門外來了一個參訪的和尚。
“師傅出門了,有問題你問我,我可以接引你?!毙∩硰浾f。
“太好了?!眮碓L的和尚大喜?!罢垎栃煾担裁词嵌U???”
小沙彌端著架勢,學著師傅的樣子。對天伸一手指,“禪,是這個!”?。韰⒃L的和尚真的開悟了。所謂“言下頓悟?!睅煾祷貋?,小沙彌得意的學給師傅聽。
“是這樣啊?!睅煾缔D身到里屋,又背著手出來了?!澳阍僬f一遍?!?/p>
小沙彌舉著手指說:“是這個!”說時遲,小沙彌正得意地比劃著。那時快,老和尚從身后揚起一把的戒刀。“咔嚓,”小沙彌伸出的手指,應聲落地。
“媽呀!疼煞了!”小沙彌一聲哀嚎。聲未絕,他開悟了。納頭給師傅行一大禮。然后,高興的跳起來走路。入深山,住茅棚享清福去了。
哈哈,有趣吧!師傅斬了一手指,小沙彌居然開悟了?!按藭r肝膽俱破裂,一聲江上侍郎來!”
高明的禪師都是奇葩,珍稀罕見。有殺人刀,也有活人劍。有時讓你死,有時又超度你活。他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要想人不死,除非死個人。”一部《指月錄》上,被師傅折磨最慘的當屬二祖神光。硬生生的砍下一支手臂,方才被達磨祖師接引。
想想當時的場景,煞是讓人悚然。鮮血染紅了皚皚白雪,神光捧著斷臂,跪在師傅面前。
“弟子此心不安,祈師傅為我安心!”
“嘟!”達磨瞪眼喝斥道。“將心來,為汝安。”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
“覓心了不可得?!鄙窆馊粲兴?,口中喃喃。
“為汝安心競?!睕]有心,你安個什么心呀!神光楞神間,恍然大悟。
丟了一條手臂,神光開悟了??伤惴痖T中最悲催的一位。哈哈,問題又來了。悟了,他究竟悟到了什么?
我們前面說起的那個小和尚,在睡夢中開悟了。后來師傅問他,“你說大悟了,你究竟悟到了什么?”小和尚眨眨眼睛,微微一個壞笑?!皫煾蛋?,我悟到師姑是女人做的?!?/p>
“如是,如是!”師傅高興的點頭,為他印證。
“啊,……?”一旁的師兄弟聽傻了。師姑是女人做的,誰不曉得??!我還知道,和尚是男人做的呢。怎么我們都沒悟呢?
還有一個更妙的。開悟后告訴師傅?!昂蜕械谋亲邮窍蛳碌摹!惫?,好玩有趣吧!
看看看,古岸何人把釣竿?
云冉冉,路漫漫,明月蘆花君自看。
想起黃山谷“吃癟”一事。一個禪師問他,“老僧死,學士死,燒做兩堆灰,我們如何相見啊!”完了,才高的黃山谷,被問的張口結舌。諸位,百年后都是一堆又一堆的灰,我們如何見呢?!
哈哈,要見嗎?
浮云世事一身輕,成佛登仙亦外行。
紙上談兵原夢語,不然何計遣今生。
詩曰:
一心清后一心凈,萬法空時萬法通。
慢道寸絲都不掛,寸絲不掛妙無窮。
是啊,人死燒成灰了,可以見嗎?如何見呢? 諸位以為如何呢?我告訴你,不僅能見,而且想何時見,就何時見。燒成的灰,可以見;見,更可以見。我們的身體,一百多斤重,叫色殼子。有它時,山河大地,落花流水,冤親債主,看到了。沒它呢?天不遮,地不埋,照天照地,看的更清爽呢!在下不打誑語。但是,你信的過嗎?
佛門有一句話,“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于毫端?!眳⑼噶诉@句話,漫說死后見朋友,就是見佛陀,見玉皇大帝,乃至見你曾經踩死的那只小螞蟻,又何難之有呢?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問題是你信不過,參不透,只好做游魂野鬼,飄飄然東西南北矣。
人有肉眼,登高遠眺,望斷南飛雁,見不出十里去。但人死了,燒成灰,神通就大了。山河大地,千里萬里,盡收鬼眼中。
成了道,修成了佛,就更妙了?!督饎偨洝飞险f,佛有五神通。有肉眼,天眼,法眼,慧眼,還有佛眼。修道,要有功夫。但更關鍵是智慧成就。廟子里面的菩薩,眉心頂門上,有一只眼睛。那是表法的。象征智慧成就。佛講見道的人,觀生命,觀蒼穹,觀過往幾千幾萬載,觀未來無窮無盡處(佛門叫觀閻浮提),就如掌中觀庵摩羅果(橄欖核)一樣,清清楚楚。
見人見鬼,要緊處是見道?!队拇伴e語》記載了王陽明的一些事跡,似可佐證之。先生是儒家。但也學禪修道,靜坐功夫相當了得。他出將入相,每于靜坐中,對時局的發展,預見的明明白白。特別是統兵打仗,靜坐中,幾十里外的馬嘶鳥鳴,他都一覽無余。常常搶占先機,大敗敵兵。最慘的是,對手都敗的莫名其妙。
朋友要來看王陽明,他十幾天前就看見了。到了日子,先生就早早出門,在幾公里外準備好酒水,恭候了。
朋友驚訝的說:“你老兄怎么會在這里?”他呵呵一樂。“是啊,我是來接你的哎!”
朋友奇怪,呆呆的看著他?!澳阍趺粗牢医裉靵砟??”他詭異地眨眨眼,說“我早就知道了。哈哈,……”
野史上還記述了王陽明另一件趣事。他老人家在江西做巡撫時,一日閑逛,進到一個寺廟。倚山而建的廟宇,花紅水清,瓏玲綺麗。王陽明欣欣然,贊不絕口。
突然,他臉色一沉,指著一間緊鎖的房子,問主持和尚:“這個房間為何鎖門?”
“噢!大人問這個呀!”老和尚陪著笑臉,上前一步?!岸嗄昵坝幸粋€老和尚修道,在這個屋子里閉關,后來圓寂,死在房間里。他曾經吩咐當家的師傅,不準開門,不準打擾他。”
“打開門,我要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p>
“對不起大人!我們廟子兩三代的祖師都吩咐過,此門不能打開?!焙蜕邪Ц妗?/p>
“不行,打開!”王陽明越發感覺奇怪。隨從的侍衛一聲“威武!”就要上前來硬的。
和尚無奈,戰戰兢兢的找到鑰匙,把門打開。王陽明上前一看。木塌上,一幅骷髏端坐著。前面的桌子上,有一張紙條。上書兩行字,“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就是閉門人。”
王守仁,就是王陽明的名字。陽明是他的號。一看紙條,他傻了。哦!這個骷髏原來是我。前身在這里修道,涅槃前工夫很不錯了。能預見自己轉世再來時,會打開這個門。
諸位,你說妙不妙?這個王陽明,前世已經把來生看見了。還有,今天已經把十幾天后,朋友的行蹤也看見了。想想文章開頭,老和尚把自己和黃山谷燒成了兩堆灰,他們倆可以見嗎?如何見呢?
有人說陽明先生是儒家,和你文章的“禪”,不搭調。哈哈,我說啊,你這是腐儒之見。修道也好,見道也罷,道者,是天下的公道。和尚得,道士得,儒生一樣可得。小貓小狗,一切含靈之物,都可得道見道。這就是眾生平等。
就生平事跡看,無論是事功,還是道業,陽明先生都自成一派。即使放在大禪師里,也稱的起“小登科”了。
這正是:
心地靈明如水清,夕陽斜照透窗欞。
一聲香板先天現,妙有真空不必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