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精時升級課·第2.1講學習日志】
這是2019年4月15日“崔律精時力”之“21天精力升級課”第2.1講(中期充電篇: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學習日志。
1.我今天的收獲:(舊知VS新知)
1.1課程回顧:
1.1.1木門師兄帶來的新知
應對外界的方法是否得當。
練習秒睡的前提:很累、很多任務、有穩定的日清單系統、明確刻意練習的心態、沒時間、對該練習背后科學性的足夠信賴;
小睡要不要鬧鐘的問題?我一直都不用鬧鐘,包括早起,我突然覺得其實早上起來應該用一個寶澤,因為不用鬧鐘,自己心里總想著會幾點起來?所以每天早上醒來都不確定是幾點。
1.1.2日記上墻帶來的新知
崔律說其實可以保證自己平常在波峰的時間長一些。偶爾可以調整一下,而我現在的狀態是波谷的時間長一些,偶爾到波峰散散步。崔律對我寫作業進行波峰波谷的對比,非常形象的指出我可以學習去保持住高精力時刻。
被點評后帶來的進步:本周我計劃4天好好聽課寫作業,2天可以隨心所欲地寫。
1.2今日課程:今天的課程內容我根據崔律的指引,在聽課前自己真的講了一遍,發現自己根本肚子里沒有什么貨。真正聽完崔律的課我發現這些知識點大部分都知道,但自己是說不出來的。
1.2.1聽課前的講解:
在做事時我們主要依靠我們的大腦的思考腦。而思考腦是一次只能做一件事的。比如,你說我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歌,那是因為其中有一件事情沒有用到你的思考腦;如果你說我一邊家務一邊唱歌,怎么沒有用到思考腦?那是你的思考腦在做任務切換。所以我們要一次只做一件事,也只能做一件事。
1.2.2聽一次課后參照ppt的講解。
現在社會的發展咱們早已經脫離體力工作者的時代,我們一般都說白領階層,他們是知識工作者。但是咱們現在的白領們不僅是知識工作者更多的是一個腦力工作者,而作為一個腦力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專注力和創新力。
專注力和創新力主要是用的是咱們大腦中的思考腦。那思考腦是什么東西呢?我們平常說,哎呀,你做事情要動動腦子啊,你想一下再做好不好呀?動腦子、想一想這就是要動用你的思考腦。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了,人的思考腦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它不能三心二意的做事,只能一心一意地做事。像咱們平常說的“我一邊做家務一邊聽課,我一邊上班一邊回微信”。這種情況,我們以為的就是我們處于多任務并行狀態,就是兩件任務在一段時間內共同完成的,所以以為提高了時間利用效率。但實際上我們的思考腦處于任務切換模式中,就是你在這一時刻做a任務,下一時刻做b任務,然后再在下一個時刻做a任務,思考腦在這兩件事情中是不斷地在切換。
那么這種多讓我并行的思考哪兒帶來的危害是什么?
1.是無法深入思考??梢耘e個例子就是你一邊做家務一邊聽課,尤其是咱們現在這個網絡聽課很發達,但是你要不就沒聽進去,要不聽到的都是一些表層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聽課時間長了,比如一年兩年的話,你就會讀書不太讀的進去了,這就是傷害了你深入思考的能力。
2.無法專注。
3.容易出錯。多任務并行,容易出錯。比如我就有過這樣的情況,我有時候回微信,比如回a的微信,又看到另外一條微信又想回,然后有可能就把a的微信給發給了b。
4.有危險。很多人說我一邊開車一邊聽歌,要是聽一些放松的歌曲不會影響你大腦思考的歌,是可以的。但是有些人說我一邊開車一邊聽課,那么就存在的危險,比如課程說到一個你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引起了你的注意,這時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在交通狀況中,如果此時有一些意外情況就會有危險。
多讓我并行帶來的危害,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思考哪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
1.2.3聽了第二次后學著崔律講述如下:
有五個腦力測試題,請大家看一下你符合哪些情況,然后把12345哪些符合的po到直播間來。我們知道就是好多小伙伴都存在一邊做家務一邊聽課的情況對不對?那么這些多任務并行的情況,我們好像普遍都存在,但是我今天要說的就是停下多任務并行一次只做一件事。
我先帶大家認識我們的大腦。在認識大腦之前先來談一下我們所處的時代,我們大家都認為,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礦知識工作者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儲備一定量的知識才能去完成,對不對,所以現在一些知識聽課渠道也越來越多,大伙對知識的渴求也是越來越緊迫。但知識工作者這個是這個概念是在1966年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來的,那個時候美國正處于工業時代,整個社會的需求轉變到的知識工作者的時代那么什么是知識工作者呢,就是人們不再靠體力和雙手勞動去工作,是需要儲備一定量的知識才能勝任工作,對不對?但是到了,現在咱們還是知識工作者的時代嗎?尤其是近十年以來人工智能的出現,很多知識領域也開始被智能機器人取代。比如,財務機器人。那么現在人類,尤其是在將來的工作價值是主要體現在腦力上。
那么和腦力工作相關的關鍵詞是什么?專注力和創新力。專注力指的是什么?專注力是指咱們的深度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上面測試題有一個說到了想太多就是缺乏深度思考能力。所以專注力是一個縱向思維能力。創新力指的是什么?創新力,是指咱們橫向的,更為廣闊的思維能力,能想到一些過去沒有過的,或者涉及很多學科知識結合在一起的。就有人提出來,我們是處在一個腦力勞動T字型的時代。那么創新力就是橫向的思維能力,專注力就是縱向的深度思維能力。
(時間有限就不往下說了)
1.3崔律的講課邏輯梳理如下:
1.3.1認識大腦
所處時代:從彼得德魯克的知識工作者時代到現在人工智能發展后,到了腦力工作者時代。
腦力工作者時代:關鍵詞是專注力和創新力,專注力是深度獨立思考,創新力是更廣闊的思維。是橫向和縱向結合的的腦力工作,T字型的腦力工作。
大腦分區管理:有一個思考區域被稱為思考腦。
思考腦的特點:科學研究表明“一心一意”。
多任務并行的誤解:有存在多任務并行情況,其中一件任務根本用不到思考腦,真實的情況是思考腦是一條單行線,兩個車交替進行,但因為切換時間過短,而被誤認為多任務并行。
多任務并行的四大危害。
1.3.2一次只做一件事:是只做一件高專注的事情。
先給出行動步驟。
舉例說明,同樣的例子,比如一邊打電話一邊回信,但情況不同,有時可以并行,有時不可以。
2.我今日的實踐(停下的多任務并行情形):
我現在除了坐車不動的時候聽課,做家務時也偶爾聽課,但處于娛樂或聽二遍三遍狀態,做其他事情都不再多任務并行了。包括走路都不聽課。
這個一次只做一件事我覺得我現在執行的還是不錯的。但有時候也會有點思維跳躍,干一件事半截跑去干別的,或者做著這件事想著另一件事情。
3.我的疑問(周六答疑):
4.其他想說的話(如有):
以前的日記上墻帶給我的效果也是很大的,但今天日記上墻帶來的意義最大,我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么?以前是覺得自己被認可或被看到,或者是被幫助。今天上墻我卻知道了上墻是讓我繼續努力,是我最大的收獲。而且我覺得我也能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