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2016年的第二天了,看到大家在朋友圈發的新年第一條狀態:有感性總結,有敘事性總結,有紅包統計,也有新年祝福。而拖延癥晚期的我竟然還沒有提筆寫年終總結。
現在,深夜正好給了我更純粹的時空去思考,去總結。
先來回顧一下?2014年終總結?。
再來看看2015年的幾個關鍵字吧:工作;愛情;生活;社交 ?:)
工作:在K公司運營了一個博客,心中也小有成就;舉辦了幾場設計大會,也還算比較成功,和行業的組織者混了個臉熟。再有個比較大的動靜就是跳槽去了Y公司。在過程中感受了K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對于交互設計師的不同定位和要求:K公司希望用戶體驗部的同學能夠驅動公司的產品創新,而這個責任自然就落到了直接對接需求的交互設計師頭上,信息架構梳理,交互流程梳理,而體驗目標也一般是企業產品的使用效率和項目交付周期;而互聯網公司做的更加專,希望能夠在一個個小的細節點上做出創新。這也是為什么面試官一直在問我這個項目的創新點是什么,讓我很是尷尬。16年我要更加專注,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幾個創新點。也感受到了大公司和創業公司之間對于人才的能力要求的不同:大公司的流程相對更加完善,你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事情做了也就不會迷茫了。創業公司的自由度會更大,什么事情都要做,這時候你需要自己尋找自己的定位,如果找不到就只能成為被影響者,跟著別人的腳步走。16年我要有更多的思考,一切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每件事情都想自己的三個觀點。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野蠻生長”的含義:創業公司就像是一座原始森林,你在這個森林里要么生命力特別頑強,要么能夠和其他人組成同盟,一起在森林里存活。而弱者在這里面是沒有機會生存下去的。16年我要成為強者,只專注自己的目標,不關注小得失。
愛情:自從元旦的丹霞山之旅成功牽手之后,我和橘子就一直在一路小跑:2月份在荷葉-雙峰相互串門;5月份海南三亞雙人游;10月份在荷葉訂婚,給媽媽過生日;11月份在南山領證結婚;12月份圣誕節,圣誕老人又送來可愛的禮物;年底又要回老家舉行婚禮儀式。這一年絕對是豐收的一年,而且項目進度超前,把很多同齡的小伙伴們甩到身后去了。大家都很詫異我們的快,但是其實是兩人都覺得合適了。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從男生到男人身份大轉變所帶來的甜蜜壓力和責任。16年要更加的對老婆好,對小猴子更好。承擔起更大的責任,讓自己慢慢成為家人最結實的依靠。:P
生活:5月份搬了房子,從原來的合租變成了和女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婆)住,離公司更遠了,促使我買了一輛好車,當然是兩個輪子的。通過計步軟件發現已經累計達到了400公里的路程了,這也成了我在做演講時吹水的資本了。16年的目標是騎夠1000公里。第二件事情就是廚藝,在老婆的悉心調教下,家里的飯菜被我全承包下來了。大概有大半年的時光,已經能夠隨手做出幾個拿手菜了。而16年的目標應該是能夠做出幾個更硬一點的菜。還有一個梗就是駕照學習,因為練車時間問題和教練扯皮說要去投訴。科目二考試也掛了,心里難受極了,就像是上次英語六級沒過一樣。扯皮的事情現在想來也很天真。16年還要想辦法和教練搞好關系,把駕照拿下來。
社交:一直覺得自己有社交恐懼癥,總不知道說什么才好。所以人多的時候我躲閃,像那只被漁夫撈上來的鯽魚一樣擔心到市場上和陌生鯽魚沒話說 — —!。人少又不太熟的時候我同樣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但是換了新工作之后,又結識了一幫逗比的兄弟,原來能搞笑也是一種能力,16年我要更幽默。
還有...
16年,我要更加的自信:
我會更加自信的介紹自己,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專業...
我會更加沉穩的介紹自己,....
16年,我要提高情商:
我會更加多的去考慮對方的感受,思考如何同時兼顧。然后能很好的處理我家的婆媳關系。
16年,也請對我和我的家人好一些。
PS.有個朋友發了一段三毛熬的雞湯。覺得寫的很好,就放上來了: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十指怎樣緊扣,仍然走漏;給我的,無論過去我怎么失手,都會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