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堅持跑了超過 100 天,累計有 100 公里左右,最近的日常運動一般在 3-5 公里之間,最遠跑過一次 10 公里。
這段距離并不算遠,并且也沒能做到每天跑步,但基本上可以一周跑 3 次左右。開始運動前,我是一個運動純小白,從小到大既沒有運動細胞,也對運動不感冒,體育比賽之類的至今也從未看過。
之所以開始鍛煉,原因應該有兩個,一方面是工作和生活習慣不好身體亞健康,希望通過運動來改善生活;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通過堅持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堅持跑步鍛煉顯然也能夠算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如果你身邊有小伙伴一起運動跑步的話,則會更容易堅持下來,也可以共享歡樂,而如果你和我一樣只能一個人鍛煉跑步,想要改變一下的話,那這篇文章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這片文章主要記錄我個人從靜止->運動的一些改變,也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運動復蘇
在開始運動前,如果你已經多年沒參加運動的話,建議可以先做些簡單且容易養成習慣的運動,這邊推薦的是 seven,seven 的特點就是簡單粗暴,每次 7 分多鐘,簡單有效的運動練習。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對運動一無所知,僅僅是剛開始充滿了熱情,我也曾經嘗試過健身寶典,keep,等等以及一開始就跑步的運動軟件,但它們往往都對新人并不友好,一個是時間長,動輒 20 分鐘,甚至半小時的運動,很多人不可能每天都會有這個時間,還有對器材的要求過多,動作難度大等等原因。
“seven” 的七分鐘,只比五分鐘多一點時間,一般也就是上廁所或者喝茶的時間,任何人任何時間點,只要你有想法,基本上都可以完成。
seven 的運動注意兩點,一是難度大的動作,可以用不標準或者簡化版的來代替,甚至如果有些動作你不喜歡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來代替;二是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初學者剛開始幾天可能能夠很好的完成,但后面發現腰酸背痛之類的,這時候你只要盡力完成就行。
對于新人來說,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一切從簡,用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讓你開始運動改變,從而養成一個每天動一下的運動習慣, seven 完全符合這一點。做 seven 的目的是為了運動復蘇,幫助你找到運動的感覺和狀態,當然能夠出點汗之類的就更好了。差不多在你做完 seven 兩周/一個月后就可以考慮做別的健身運動了,我的想法就是慢即是快,所以盡量給自己更多的調整適應時間,少一點目的性的想法。
1 公里
萬丈高樓平地起,剛開始你跑不了馬拉松,甚至 3 公里都可能要你半條命,但注意:先易后難,你永遠在進步。
我第一次跑步的目標就是一公里,目標本身沒問題,應該是可以完美執行的,但事實上,做任何事情前,還是得先研究下方法和技巧。
第一次跑步應該是我幾十次中最最痛苦的一次,沒跑完就已經全身酸痛,跑完呼吸都困難,且口中全是血腥味。去網上查了下,是毛細血管破裂,長久缺乏運動的人劇烈運動后都會有這種狀況。
犯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點:
- 缺乏理論知識,對跑步沒有系統了解,讓有氧運動變成了無氧運動,雖然速度并不快,但已經破壞了我那時的身體平衡。
- 鞋子穿的過小,由于一直不運動,那雙鞋本身買的偏小,但因為平時走動少,也就沒太多感覺。事實上跑步所穿的鞋一般是需要比你平時鞋碼再大一號,盡量寬松為宜。
- 常識性錯誤,開始運動的時候穿的是牛仔褲,上體育時,老師不讓穿,但也沒大在意,因為平時穿習慣了,所以基本上沒有其他款式的褲子。在運動受傷后,我也受到了深刻教訓,堅持每次必定換整套的運動裝備。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導致我運動受傷,且很久才恢復,因此從第一次運動到第二次間有大半個月時間(沒發現受傷原因,沒注重養護,太久不運動恢復力差),然后又運動又受傷,再才發現根本原因,果斷購買裝備。
通過搜索引擎、知乎和自我總結,我的建議是:有一套運動服盡量做到寬松就行,兩套運動鞋,經常換著穿可以避免養成錯誤的跑步姿勢。
剛開始跑步一定要注意幾點:
- 速度盡可能放慢,速度一定要慢,起初的跑步,由于并不是比誰跑的快,更不是比時間,對新手來說,能夠完成既定的目標距離就是成功。
- 跑步時注意呼吸和步伐,更多關注這些會對相對減少你的疲憊感。
- 晚上多增加休息時間。初學者跑步多少會有點體力不足的,雖然說跑步能夠增強體質,減少睡眠,讓身心更加健康有活力等等,但這些都是長期的鍛煉的功效,剛開始鍛煉只會讓你身心俱疲,每次鍛煉耗盡體能,往往還會給你第二天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很多人有個誤區,往往對運動學習等都抱有太大的期望,事實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當你看不到改變或者有負面效果時,請再堅持一段時間。
3 公里
第一個月由于受傷等原因,我始終保持在 1 公里的跑量,但 seven 沒有落下。第二個月我將跑步逐漸從 1 公里提升到 3 公里,并且勝任。
這邊開始就得提及一些跑步的輔助工具了,這段時間我用了悅跑圈這個軟件,該軟件不但可以有效的記錄自己,而且悅跑圈還是有訓練模式的,可以幫助你制定訓練計劃。但我這邊并不推薦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執行,一般我只是將它作為一個參考,戶外運動對天氣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我生活的地方就經常會下雨,而且不可能每天你都有跑步的時間。所以我將跑步定為,每周完成 3 次,一般一天隔一天跑步。
另外一個要提及的就是,一公里你可能覺得還不錯,因為畢竟路程短,一下子就結束了,但 3 公里時間并不會特別短,這時候如果你只跑步的話,會覺得特別無聊,身體的疲憊是次要的,精神的疲憊才是致命的,反反復復的話你會不斷得想自己是不是累了,跑步真無聊不適合自己等等,當質變產生時,你也就放棄了。因此一個人跑步的話,我推薦買個耳機(藍牙可能更加方便點),另外加一個臂包(放手機和鑰匙,口袋有重物會嚴重影響跑步體驗)。
我個人使用的是音頻類軟件,一個是自己下載的英文 ESLPOD ,另外一個是喜馬拉雅 FM ,在跑步中,聽一些有趣的東西能夠分散你痛苦的注意力,同時你還能夠收獲一份快樂。
這個跑步里程已經不算短了,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跑前跑和熱身(尤其對于新手而言,以免受傷),我那段時間是跑前做一組 seven 然后再跑的,且跑步后往往會再走一兩公里作為運動后的放松,后面會推薦一些更好的辦法。
跑步后一小時內,別洗澡,且做好適當的保暖工作。跑步后身體毛孔舒張,體表大量熱量散出,這時候冒然洗澡很容易感冒;另外也不宜過久的吹空調和吹風,一旦不注意也容易著涼。一般建議跑步完,做完拉伸后,可以看看書或者視頻,這段時間你的身體會處于亢奮狀態,看書學習效果都不錯,但別過多降溫吹風,因為一不注意就容易著涼;一個小時后,當身體熱量降下來,并且略感疲憊時,可以洗個澡換個心情再做事。
5 公里
3 公里適應差不多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適應就是說跑步之后一兩個小時,你的腿和身體就和平時一樣了,且第二天沒任何不適。萬事開頭難,如果你能夠輕松跑完 3 公里的話,那么跑到 5 公里也就只是再稍微堅持下即可。
每次 3-5 公里的跑量占用時間不會過多,跑步的時間一般在 0.5h 左右,這也差不多是我現在習慣的跑量,更換裝備->跑前拉伸->運動跑步->跑后拉伸,完整下來一般不到一個小時。我個人覺得夜間抽出 1h 左右的時間鍛煉身體改善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合理的,鍛煉后,你不僅身體上得到復蘇和放松,并且晚上做別的事情也會更加舒適。
由于 seven 還是有點劇烈的,完整做完 seven 后,再跑步往往剛開始會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這邊拉伸的話,推薦一個軟件愛燃燒,這個軟件添加運動計劃后會有完整的跑前跑后拉伸動作演示,并且經常會玩出新姿勢。
說一下運動時間的安排,我一般選擇晚上 8:00-9:30 這段時間跑步,最晚會在 9:30 前結束運動,因為之前睡眠狀況不好,我也去借鑒了很多人的經驗和總結,如果你的睡眠質量不高,容易失眠的話,一般建議在睡前兩小時停止運動,也就是說如果你 11:30 入睡,那么 9:30 就該停止運動了。運動確實是可以改善我們睡眠質量的,這點我深有體會,然而一開始剛鍛煉時,由于運動時間過晚,睡眠環境吵等原因,也讓自己一度難以入眠。運動完后,你的身體會持續亢奮一段時間,過晚運動的話,如果你本身睡眠就較差的話,那么這段時間你會更加亢奮的無法入眠,最終很可能輾轉反側造成失眠。
晚上的運動時間建議是:飯后一個小時,如果你睡眠不佳,那么超過 21 點的話,就別開始運動了。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可以選擇早上運動,不是特別習慣的話,早上運動超復核,當天工作量大可能會對工作有影響;如果周末不是太忙的話,可以選擇做點改變。
10 公里
10 公里僅僅只是再稍微堅持一把,從 5 公里到十公里的過程你的大腦報警頻率已經很低,也就是說你的疲憊感會很久才出現一次,舉例說明:我跑步時,一般 1-2 公里間會有種不想跑的感覺,然后 4 左右時會出現一次,但已經沒有第一次強烈,之后可能會 8 公里左右才會預警(畢竟也只跑過一次,不是太清楚)。
雖然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個疲憊期,但如果你聽一些音頻的話,就可以轉移注意力,尤其的當內容比較有趣時,你甚至會忽略這些疲憊期而完全被音頻所吸引。
20 公里
待寫...
總結
我的運動跑步主要還是以鍛煉身體為主,讓你在沒有教練,沒有伙伴的前提下,能夠更加無痛地堅持下來。總結下來,我的理念是,慢即是快,充分的做好每一步的基礎,保持一直前行的動力,最終你也到達了終點;另外保持平和的心態,多些不為什么的堅持,心態好了,在執行的過程中,你也就少了目的和計較,而將注意力全部放在鍛煉身體這件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