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畢業一年了。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吧,大學畢業之后,似乎只有一年、兩年這樣很久的字眼來找到一個與昔日同窗相聚的理由,找到一個值得自己緬懷的、紀念的理由。
一年來,其實發生了許多了事情,獲得了許多的成長。沒有在高中文章里面的下午的音樂電臺、沒有咖啡與下午茶各種各樣愜意的生活。有的,是渾渾噩噩的改Bug,是在自己的微信群和學長學姐聊聊最近的薪資,是和同事一起吐槽產品的各種奇葩設計。每個月似乎只有15日這個發薪日和繳房租的日子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有對時光匆匆的感觸。
畢業一年了,再也沒有剛剛實習時,第一次完成了領導交給我任務的小興奮,第一次受到領導漫不經心一句夸獎時突然對自己充滿信心等各種各樣積極向上的情緒。會在無聊的工作日的下午去刷簡書、知乎,會在各種八卦事件上有著更像一個當事人的憤懣的心情。
近日網上爆出的李文星的求職事件,不禁讓我感到了一陣后怕。如果事件發生在兩年前的自己身上,自己是否能夠在巨大的經濟壓力和來自家里、學校里種種目光的關注下,保持自己的理智。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還記得自己當初,只身一人來到了北京,第一次踏上地鐵9號線上,吹著地鐵上的空調,在一個工作日的下午,開始了自己的求職之路。
當時作為一個兩個月都未能找到工作的一個“失敗者”,已經不再能聽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種種安慰了,腦子中想的全是自己能否找到工作。內存8G的手機上,滿滿的全是各種求職軟件,又在QQ和微信上找到了各種認不認識的同學和親戚,祈求他們能夠幫助自己內推到一個合適的工作。
那段時期的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暴躁,突然對自己的親人生氣。把自己在求職上的各種不順,肆無忌憚的進行發泄出來。也萬幸,我擁有兩個承受了再多氣話也依然對我充滿信心和鼓勵的家長,擁有一個在假期依舊在崗位上的輔導員老師。才讓我相對的少一些壓力。挺過那個火熱的7、8月。
萬幸,經歷了種種的不順,我終于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拿到了當時相對不錯的薪水。在這個龐大的北京城內,開始了“社會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