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只是一間屋子,更是一種牽掛。
家,不只是酸甜苦辣,更是回憶滿滿。
有父母的家,充滿溫馨,充滿濃濃的愛,有父母的地方,更是讓人無拘無束,坦然、心安。
總說,父母在,家就在。可是不論大家住在哪兒,內(nèi)心深處總有一個地方魂牽夢繞。而這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還是我度過童年的老家,那座青瓦磚墻的房子。
至今媽媽他們已經(jīng)搬了三次家了,這三次雖然都是一樣的房子,感情卻是不一樣的。小時候的那個家,屋前屋后杏樹滿滿,小草青青,野花處處,蟬蟲隨地,牛羊不多哞咩不停。那時,每日踏著黃土黑泥,每日隨家人田地忙活,隨辛苦,卻快樂頗多,雖小孩僅僅就我們姐弟,但依然開心快樂。我還能依稀記得我們經(jīng)常在屋檐下玩玻璃球,弟弟因癡迷玻璃球,竟玩到把指甲裂開。我們依然記得像現(xiàn)在的國慶節(jié),那時不叫國慶放假,叫農(nóng)忙假,大概是十幾天吧,我們隨父母掰玉米,刨土豆,割蕎麥、糜谷。望著遙遠(yuǎn)的地頭,心想:什么時候也能像城里人一樣上班,有工作,有錢花,不用這樣辛勞。那時媽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像姑姑一樣,自己掙錢自己花,不用受苦。而那時的我也希望自己在這個花花世界悠閑生活。現(xiàn)在我做到了,但是又很懷念小時的純凈生活。
生活了十幾年,父母因為我們上學(xué)又在城郊買了一處,這一處,隨遠(yuǎn)不及老家屋子敞亮,但也陽光充足,足夠我們一家溫暖舒適,這一住又是十五年,十五年我們姐弟經(jīng)歷中考,高考,成家立業(yè),這十五年讓母親的一頭烏發(fā)徹底花白,這十五年讓父親從大嗓門變的無脾氣,他們變老了。
第三處就是現(xiàn)在暫住的這個不寬敞的地方。因為棚戶改造,上一套置換了樓房,所以暫居這里,再有一月就會離開這里。這一處更是沒什么感情。
再換一處,父母應(yīng)該不會在換地方了,他們老了,也累了!
每每夢回小時,最多的仍然是老家的那處宅子,那個屋頂,那個院外清晰依舊。有時也會夢到不遠(yuǎn)處奶奶家,那個石土大門,那個陡立的土坡。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可恨當(dāng)時沒有那么好的條件沒能拍下來,而今據(jù)說屋子沒有了蹤影,那是坑,還是回田成什么就不知道了,因為自從搬離,再沒回去,即使愿望,因被開煤,也不知哪是哪了。
突然回想一下,幸福笑臉依舊,只是早已不見舊時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