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今天,2012年5月8日,凌晨1:18。
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日子。
那一天,敬愛的母親永遠離開了我們。
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可以治愈一切傷痛。
我相信母親也希望能夠如此,那么,她在天國里才能安心。
因為我們生活得幸福,才是她最大的心愿。
母親離開后,曾經在無盡的痛苦中,寫下幾篇思念她的文章,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再次翻開,以此作為母親五周年紀念。
愿天國里的母親,能夠快樂;愿全天下的母親,健康長壽。
【篇一】月色荷塘(2010年4月)
一直想要一片靜靜的荷塘,只有清清的荷搖曳在其中,偶有蜻蜓點水般飛過,水面蕩漾出層層微波。更好的,是覆蓋些許夜的溫柔,讓皎潔的月光灑滿,而我的心則在這荷塘月色里輕蕩。人生悲歡各不同,只想讓這荷塘月色將你我的心安撫。
很長時間,我都沉溺于如此的幻境里,不知什么時候什么人,才能給我這樣的感受。直到那一天——
母親病了,很重的病,六年前的乳腺腫瘤轉移到左肺上。春節期間,她就開始有了發病的癥狀,卻不愿去醫院檢查。我了解她的心思,她是怕查出什么,影響了全家人的正常生活,要知道,她是我們全家的支柱,每天的家務勞作,孫兒的飲食起居~~從小到大,在我的心中,她就象個超人,好象從不知道休息為何物。年輕時,工作忙,我和弟弟又小,父親常出差,她一個人承擔了全部的事務,白天上班,晚上自己做衣服、納鞋底,因為在醫院工作,還要常常接待鄉下生病的諸多親戚……而她,對于生活的繁忙與艱辛,從沒有抱怨過一句。
在母親身邊舒服地享受生活時,我只會“少年強說愁”,甚至于好象世界太過平靜。她為我們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當時是那么漠然無視,而此刻,當母親重病在身,我深感隨時要失去她了,才驀然發現,對于我們而言,在這個世界上,她才是最重要的人,是我們身心所依附的人,在歲月的流逝里,那些深深的愛意,早已被時光織成一件無影無形的愛之衫,牢牢穿在我們身上,讓我們時時感受母親的溫暖。
已有了病容的母親,卻依然一如平常般安詳與堅強,望著她花白的頭發,深深淺淺的皺紋,曾經的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那么清晰,那么真實。
記得我大概五、六歲那一年的春節,家里因為經濟困難,已沒有了多余的錢買新衣了,但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因此,母親用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拆了一件舊毛衣,為我趕織了一件新外套,當我幾次從睡夢中醒來,看到的都是母親坐在床邊的背影……大年三十的晚上,她就是那樣度過,當第二天陽光初照,她笑吟吟地為我穿上這件“新”衣,這是一件我一生中穿過的最美的衣服:粉紅的顏色,漂亮的花紋,別致的式樣……
還記得我和弟弟上學時,她常常為了能讓我們中午多睡上幾分鐘,一路小跑去單位簽到,又路小跑回家喊我們起床上學……
很多事,曾經以為太過平常,曾經以為理所當然……可是,當我也成了母親,當我懷抱自己的寶貝,我才開始明白了一個母親的心是怎樣的操勞與艱苦;有很多事,曾經以為不屑一顧,曾經以為多此一舉,可是,當母親漸漸如風中殘葉般凋零,我才突然明白,她的懷抱是那么的溫暖,她的關愛是那么的懷念……往事不能忘,是因為它們是母親給我們的,有她的汗,有她的淚,她用無盡的如月似水般溫婉的愛,熨貼著兒女們的心。
母親就象一片靜靜的灑滿月光的荷塘,為她的孩子們營造一個安逸而溫情的世界,沒有風雨,沒有憂傷,因為風雨她擋在了天空之外,憂傷她為我們輕輕撫平。
我愛我的母親,如同我愛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
學著做母親一樣的母親,這是我的信念與追求,我相信可以做的到。我希望母親能夠早日康復,能夠繼續為她的兒孫們建那片如詩的荷塘——
風之聲,月之吟,唯母親之愛深入我之心。
【篇二】永恒的生命(2012年5月)
母親終于去了,帶著對親人們無比的留戀、帶著對這個令她愛恨交織的紅塵的不舍,永遠地去了。
我情愿時光永遠停駐在那一刻,如果生命無法輪回;我情愿握住母親枯瘦的手一直不放,因為那只手可以傳給我無窮的力量;我情愿每天聆聽病房里那單調的聲音:“32床,呼叫!32床,呼叫!”,只要母親的氣息依然存在于我的身邊……我用一個女兒的私心,幻想著能留住她的生命,哪怕只是一具沒有思緒、沒有知覺的軀體,只為自己的心存一點希望:在這塵世間,我還有一座精神的山,在這塵世間,我還有一個可以溫暖自己內心的依靠。
母親對于我而言,意義格外不一般。她是一個善良、勇敢,熱情、又柔情似水的女性。我常想,如若生在古代,母親一定也是如花木蘭般不凡的女子。從小,因家中貧寒,她每天除了做家務,還要帶兩個幼小的弟弟。好學的她,為了能賺點學費,還與大人們到山上采石子、到田里去挖野菜,晚上,等事情都做完了,家人們都睡下了,她才悄悄就著煤油燈看書學習……憑著頑強的毅力,她小學、初中成績都非常優秀,還以高分考上了高中。但是,家中實在拿不出上學的費用,并且外公外婆身不好,她只有痛哭一場,放棄了她熱愛的書本,走上了工作崗位。幾十年的在職生涯,她一直都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所獲榮譽不計其數。
對朋友,她熱情大方,對親人,她無私奉獻,而在家,她更是一個好母親、好妻子。她為我們付出的辛勞,不是寥寥幾句就能說得出的。母親勞累大半生,到了本可以安享晚年,與家共渡天倫之樂時,卻查出了身患癌癥。認識她的人,無不感嘆上天的不公!因為象她這樣善良樸實的好人,應該長命百歲才對啊。
這近十年來,她與病魔抗爭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手術一次,化、放療二十余次,中間還有數不清的住院治療……母親是堅強的,她一直用平靜的微笑來面對我們的眼淚;母親又是不屈的,在極度痛苦的時候,她依然有著無比頑強的意志;母親還是驕傲的,即便是她生命的最后三個多月,她已經不能說話,不能動,意識也很模糊,卻在生命的縫隙間,依然對著我們微笑,望向天空的雙眼依然清澈——
她是那么留戀這個人世間,這兒,有她相濡以沫幾十載的老伴,有她放不下心的兒孫們,有她念念不忘的那些老朋友們,還有家中的諸多家事,甚至病房窗外那些綠的草那座青的山,那偶爾拂起她花白頭發的暖暖的風……但我更明白母親的心,她曾經對我說過,如果不能有尊嚴的活,如果她的存在已經給家人帶來痛苦,她寧可選擇離去。但她卻不知,對我們來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比她的離開更令人痛苦!
生命如燈,燈滅了,生命便不復存在。我卻寧愿相信有另一個更美的世界存在,那兒,花草鮮美,天空純藍,沒有內心的憂傷,沒有俗世的煩惱,母親在那里依然健步如飛,談笑風生。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跟所有人一樣老去吧?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白發蒼蒼、皺紋滿面吧?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對那沒有盡頭的未來而暗自悲涼吧?我想我不會害怕,因為在那里,我有我親愛的母親,她會一如繼往地用她那大海一樣深情的胸懷將我擁抱,因為在我心里,她就是永恒的生命。
【篇三】長長短短的發(2012年9月)
如果我是一個男子,我一定會喜歡那長長的發,如絲綢般烏黑發亮,輕擺在一個柔若無骨的腰間,讓我的心也隨之蕩漾。
不過,我是一個女子,但我同樣喜歡那長長的發,當風起時,一絲絲的柔軟在耳邊在面龐......滑動、伸展,就如披一件綢緞制的衣,給我溫暖和力量。
養了多年的長發,終于又在上個月被剪短。
這已是第幾次了?
第一次,是懷寶寶的時候,為了方便與衛生,將留了多年的長發交與理發師,“咔嚓”幾下,剪掉了屬于一個女子心底最深的不舍;
第二次,是在一段心情很差的時候,正好一個遠來的朋友看到我一張短發的相片,說了句:“其實你短發挺好看的。”于是,沖動之下,又將好容易養長的頭發剪短......
又一次的長發,也已經快到腰間了。天熱的時候,將它高高盤起,偶爾涼時,趕緊披散開,全然不顧自己的形象到底是美還是丑。心里想著,一定要堅持下去,直到我五十歲的時候,或者從此不再剪發,到老了,一直盤起來,做個優雅的老太婆,也是很不錯的。
但是,那時媽媽的病又復發了,癌細胞轉入大腦,已經是回天無力,入院三個多月,我一直在服侍她。
媽媽喜歡我的長發,我每天胡亂一梳扎起來,好象也沒什么不好。起碼,媽媽看到的我,還是那個小時候天天讓她梳起兩個小辮子的小小女兒。
癌細胞侵入她的大腦,她的記憶與思維都倒退了許多,很多人已經不認識了。
一百零二天的掙扎,媽媽走了,走得很安心,沒有多少痛苦。聽醫生說,一般癌癥病人晚期大多是極度痛苦的。或者,這是媽媽留給我們家人最后的安慰了。
媽媽走后的三個多月,我的頭發又長了不少。但是,它們開始掉落,就如同我對媽媽的思念。
她剛離開時,心里是麻木的,什么都感覺不到,也沒什么痛苦,但隨著時光流逝,與媽媽有關的所有的往事全部一點一點涌現,在我靜下來的每一分每一秒,輾轉在心頭,讓我幾乎不能呼吸。
早上梳頭,大把的頭發掉在地上,它們是我陪伴媽媽最后歲月的見證。
但是,我卻想剪掉它們了。我不愿媽媽最后悲慘的樣子留在腦海,因為在我心里,她永遠是美麗而莊重的,她永遠是那個世界上最溫柔最善良的好女人;我更不愿讓媽媽曾經喜歡的我的頭發變成干枯稀少的模樣。
有一首歌《短發》“剪短了我的發,就剪掉了牽掛”曾經風靡一時,但于我而言,剪短了我的發,是為了讓它更好地生長,長成漂亮的模樣,讓另一個世界的媽媽入我夢時,可以高興地為我再梳一次頭,再扎起兩根好看的麻花辮。
回憶不全是美好,卻一定要有感動。但無論是怎樣的往事,其中有我們深愛的人和事,就足夠了。
長長短短的發,道盡人世滄桑,無所謂喜歡還是不喜歡。
【篇四】如果你還在(2014年2月)
半夜,忽然醒了,一年多未見的你居然站在房門處,正微笑著靜靜看向我,卻不說話。看上去你憔悴了不少,好象有些無力似的,頭略略有些歪斜。我從床上翻身而起,沖到門邊,將你緊緊抱住,放聲大哭!可你并不伸手抱我,你的身體好象是柔軟的云,我怎么抱也抱不住。
痛哭中,我好象突然才清醒過來,原來,剛才那個是個夢境,此刻,才是真正的醒來。黑暗中,抬手抹抹臉頰,一手的水珠。夢里夢外,我的淚都是真實的。
如果你還在,我又怎能總是心中空空如也,仿佛失了最可依靠的大山?如果你還在,弟弟又怎會自覺在這世界上他似乎成了一個孤兒?
如果你還在,我每天最喜歡的事,便是撥通那個熟悉的號碼,細數每一天發生的新鮮事,你在電話那頭,呵呵笑著,從不厭煩我的啰里啰嗦;
如果你還在,那個你從小帶到大的小調皮一定還繼續在你身邊,你滿是慈愛的目光一刻不停地圍住他,一年多了,小調皮長大了很多,他現在每天都打籃球,個子已經超過我了!
我知道你最大的希望是看他長大成人,等他考上大學,你和我們一起送他去學校,你還想看他在婚禮上穿禮服的帥氣模樣;
如果你還在,我的那件睡衣松緊一定早就換了新的了,小調皮的鞋墊,每一年也一定是早早制好,你從前在家一有空就坐在那架舊縫紉機前縫縫補補的,舊衣經你手之后,便如施了魔法一般,煥然一新;
如果你還在,即使你再不能說話,不能動,但是每天可以看到你,感受你的存在,我們才會心安……
媽媽,如果你還在,我們這個家才能算是真正的完整。我喜歡小調皮沒事時嚷嚷:“婆婆最好了!她從來不罵我,只對我說道理!”他的心中,你才是這世上最好的人,實際上,你本來就是對他最好的人。當你因化療掉光了頭發,瘦弱不成人形,你不敢見他,怕嚇著他,沒想到他見了你,卻還是一如繼往地撲在你懷中,對你撒嬌,那一刻的你,全然忘記了病痛的折磨,好似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一個。媽媽,在孩子的心里,無論最愛他的外婆成了什么模樣,都不會改變他內心無比的依戀。
記得那天,你精神稍稍有些好轉,坐在病床上,你獨自感嘆道:“沒想到,一輩子就這么沒有了……”我忍住淚,強笑道:“還早呢!我們說好了,你要活到一百歲才可以!”你無奈地搖搖頭,眼中流露出的,分明是一種對生之無比留戀的渴望。
媽媽,你雖已不在這個我們能感知的世界,但是,我相信,一定還會有另一個世界存在。
我想知道,媽媽,你在那里,還好嗎?
【篇五】夢里夢外的溫暖(2017年2月)
今天早晨,我決定步行上班。
一個冬天的寒冷,讓我變得有些懶。雖說只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可一旦停下來,也就走不動了,想想都覺得路太長。
但是,今天我渾身都是勁,充滿了能量。
陽光真好。
空氣真清新。
小鳥的鳴叫真悅耳。
擦身而過的小姑娘長得真可愛。
馬路中央的小交警動作真帥氣。
……
所有入眼入耳入心的人和事,都是那么得令人賞心悅目。
我想邊走邊唱一首歌,想張大嘴巴笑……走在人海中,我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中年女子,但此時此刻,我卻仿佛回到少年時光,因為,就在清晨時分,我又一次感受到久違了的媽媽的溫暖,哪怕它只存在于一個與真實只差一點點的夢中。
我清清楚楚記得是今天的清晨。因為那時天已微亮,本應早起的我,卻不知怎么又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媽媽突然出現在我眼前,她很精神,笑著對我說:“昨晚我就來了,怕打擾你們,就在樓下的草地上睡了一夜。”
我埋怨她:“你就不怕又生病?你本來身體就不好!自己女兒家,想來就來,什么時候都成!”一面說,一面替她找換洗衣服,讓她趕緊洗個熱水澡,舒服舒服。
媽媽說不急不急,她想和我說說話。
她說以后就跟我過了,她說現在她病好了,以后也會注意保重。我當然求之不得,心里樂開了花。從此以后,我再也會羨慕那些母親還健在的人了!我抱著她的胳膊,樂呵呵地說:“媽,你得活得長長的,再也不許你離開我們了!”
媽媽,我有好多話要對你說,你怎么總也不來見我?
媽媽,現在我們一切都很好,爸爸身體很健康,孩子們都很聽話很懂事,你女婿也很體貼,每天變著花樣做菜給我們吃,只是,我總是覺得少了什么,有時心里空空的。我是不是太貪心了?但是,我不是貪念別的什么,我只想每天和你通個電話,給你說說發生的新鮮事。
媽媽,偉偉當班長了,自去年八月成為一名空軍士官,他很快成熟起來。這么多年來,他一直都很聽話,你不在的這幾年,他越發懂事。雖說他話不多,但我相信他是個明事理的好孩子,我并不奢望他的回報,但他對我的依戀足以令我安心,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比之下,羊羊反倒調皮得多也讓我費心的多。我知道,他是你的心頭最愛,現在他的個子已經竄到1米8了,超過了他爸爸和哥哥,也長成了一個少年的模樣。你若看到他,一定開心不得了!不是嗎?一直到現在,羊羊都會說:“外婆是世界上第一對我好的人!”
媽媽,寶寶六周歲了,聰明又勤快,不象他爸爸,倒是大多象他媽媽。這也是我們大家都希望的。雖然你不能親自帶大自己的孫子,但是,寶寶還記得奶奶的模樣。除此之外,他還有愛他的爺爺、姑姑、哥哥,盡管不能天天相見,卻因血濃于水的親情而長記于心。每次電話,他總是細聲細氣地叫我們:“爺爺好,姑姑好,羊羊多多(哥哥)好!”之后,便歡快地唱起“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媽媽,你看,我燙了卷發了,可家里大中小那三個臭男人都說不好看,他們看慣了我清湯掛面的樣子,所以極不適應我形象的改變。不過,我知道,媽媽你也會說不好看,因為你只喜歡我將頭發扎起來,以前披肩發都讓你看不慣。但是,現在我寧愿被你訓一頓,并且一定不會再生氣。失去了你,我才明白,媽媽的責罵,其實也是一種愛。媽媽你就說說我吧,說我卷發不好看,叫我改回來……
媽媽,不知怎的,年歲越大,就越能回想起你的一舉一動,我好象越來越象你了,不僅僅是外貌,更多的是體現在各種行動中,比如,在家我開始喜歡穿上舊衣,圍起圍裙,這里抹抹,那里整整,又比如,我變得不愛吃外面的飯菜,寧可在家吃剩飯剩菜,買東西的話,買給自己的永遠嫌貴,對孩子們的需要卻盡量滿足……也許這是一種下意識的模仿罷,但是,這,應該是你為兒女留下的最好的精神財富了,它是一種無價之寶,無論經歷多少年都不會遺失……
夢醒了,夢中媽媽的溫暖卻依然將我包裹。第一次,我沒有傷心,卻是滿心歡喜地期待著下一次你相見的時分。
夢里夢外的溫暖,來自母親的溫暖,一樣的滋味,一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