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年有三個長假,春節,國慶,勞動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國慶是全中國人民普天同慶的日子,勞動節不過是一群外國人曾經鬧罷工的日子,為什么能跟春節國慶一樣的地位?
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最重視勞動。萬里長城、秦兵馬俑、京杭運河、四大發明、絲綢之路,我們千百年來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都離不開的勞動人民。
現代社會,勞動依然是建設美好家園不可或缺的要素。我們的能夠在這美麗的校園讀書學習,離不開建筑工人勤勞的雙手;我們出門使用高鐵、高速,離不開筑路工人勤勞的雙手,我們使用的共享單車掃碼支付,離不開程序員們夜以繼日的辛勤勞作,我們每天上課學習,放學吃飯,宿舍休息,都離不開用全校教職工的勞動。
為什么是勞動呢?
因為勞動能讓人更充實。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終點是死亡的旅程,我們要欣賞的就是旅程中的風景。而勞動正是我們享受這個過程的方式。自食其力,在勞動中感受生活,才更能體會生命的美好。正如我們讀書,直接看書的簡介,代替不了我們一頁一頁辛苦地讀完。在網上看景點介紹,當然不能代替我們一步一步走完行程。
付出了汗水,才會感到充實。
勞動也能讓人成長。
我們上學很辛苦,尤其是老師要求背誦很多知識,有時候我會想,如果能在腦子里裝一個硬盤,直接把知識下載進入該多好。后來我明白這是異想天開,即便這么多裝進去硬盤,也是需要磁盤一圈圈的把內容掃描進去,過程跟一頁一頁讀書差不多。
我們都很羨慕知識淵博的老師,厚積薄發的學者,他們在口吐蓮花的背后,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讀,才會讓我們看到他們的今天。
我們要成長成他們那樣,唯一的方式就是也讓腦子勞作起來,把書上的知識記錄在大腦硬盤里。
勞動還是實現理想的捷徑。
每個人都有夢想,實現夢想也有很多方式。你可以擁有一個好爸爸,可以買注彩票中個大獎,甚至可以像南派三叔那樣跟悶油瓶去下面轉一圈發個財。所有這些實現夢想的途徑里,只有用勤勞的雙手和大腦讓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來的實際。我們只需要好好學習,高考考取好的大學,畢業找到不錯的工作,才能讓我們平凡的人生變得不平凡,讓我們普通的家庭變的不那么普通。
有人說,我們如今都有智能工具了,就不用再強調勤勞這件事了。其實不然,工具只是工具,只能為我們起到輔助性的作用,工具的升級換代,是為了更好滴輔助我們工作,而不是替代工作。
我們的學校叫做復興中學,就是寄托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愿景,所以我們復興中學的莘莘學子,更要比別人更加勤勞,用我們辛勤的雙手,去打拼出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