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16期 石勇《游戲能停嗎?》詳說
1. 人不能沒有游戲
弗洛姆曾經設想過如果西方人連續四個星期不讀報等會發生什么。
2. 未來的世界,滲透了游戲思維或具有游戲特征
已經有5.66億人從現實世界向虛擬空間遷移
3. 游戲具有社會功能
- 逃離現實 :呂底亞人用以逃離饑餓。
- 找樂子,對生活的魅化 :原始人找完事物后進行游戲活動一定不是對現實的逃避,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含義。
- 感受團體的力量 :可以用原始人的例子來解釋,也可以類比小孩子的游戲
- 構建認知的秩序 :同2,3。
個體成長大致重演人類的種族發展史
4. 游戲的分類
- 魅化現實
- 逃離現實
- 演繹認知現實
- 另一種現實
現實對于某些人來說,是壓抑,孤獨,匱乏,無趣的,人們想在心理上戰勝現實,于是他們便復制了現實的內容,以提供戰勝現實的機會,所以說另一種現實是無數人心理求生的通道。
5. 游戲使人上癮
-
生理不需要但是心理上會
比如香煙,一開始只是滿足心理和社交上的需求。 -
給人自豪感等心流體驗的同時帶給人們焦慮
現實中沒有給我們的,游戲卻提供了,當它出現的時候,我們同時恐懼這種體驗的消失,游戲帶給人們的刺激越強,這種焦慮也就越大,于是現實與游戲的區別就在于游戲為我們提供了消除焦慮的機會
馬爾庫塞:世界是一個復雜的結構,在這其中,某樣東西可能會同時具備它合理的一面和不合理的一面,而且沒有辦法扯開。
加達默爾:游戲不是從屬人的活動,游戲的主體并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
引用的書籍
- 《游戲力》
- 《游戲改變世界》 簡·麥格尼格爾
- 《游戲化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