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馮驥才“脫衣服”。
1985年下半年,馮驥才應(yīng)邀到美國訪問。一天,舊金山中國現(xiàn)代文化中心邀請他去演講。美國人參加這類活動是極其嚴(yán)肅認(rèn)真的,必定是西裝革履,穿戴整整齊齊。對演講者要求很高,必定是演講者口若懸河,機智敏銳,而且要幽默詼諧,否則他們就不買你的賬,甚至?xí)娂娡藞?,讓你下不了臺。
演講即將開始,大廳里座無虛席,鴉雀無聲。主持人向聽眾介紹說“馮先生不僅是作家,而且還是畫家,以前還是職業(yè)運動員”,簡短介紹完畢,大廳里一片寂靜,只等這位來自中國的作家開講。這時,馮驥才也很緊張,這臺戲不好唱?。?/p>
只見馮驥才沉默了片刻,當(dāng)著大家的面,把西服上衣脫了下來,又把領(lǐng)帶解了下來,最后竟然把毛背心也脫了下來。聽眾都愣了,不知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大廳里靜的連掉根針也聽的見。略停了一會兒,馮驥才開口慢慢說到:“剛才介紹了我是運動員出身,這倒引發(fā)了我的職業(yè)病。運動員臨上場前都要脫衣服的,我今天要把會場當(dāng)做籃球場,給諸位賣賣力氣?!比珗雎牨姶笮?,掌聲雷動。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陶行知“喂雞”。
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xué)演講。他走上講臺,不慌不忙從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雞,又從容不迫的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雞的頭讓它吃米??墒请u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讓雞吃米呢?他掰開雞的嘴,把米硬往嘴里塞。雞拼命掙扎還是不肯吃。只見陶先生輕輕的松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幾步,雞就自己吃了起來。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rèn)為教育跟喂雞一樣,強迫學(xué)生去學(xué)習(xí),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愿學(xué)的”。
晨讀材料里說演講的前20秒至關(guān)重要,前面兩個演講者上臺就引起了聽眾的注意與好奇心,再配以精彩的言辭,一下子就抓住了聽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