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要動。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適當參加體育運動,如散步、打球、跳舞等。周末可以睡睡懶覺,讓充足的睡眠來消除一周的勞頓。久坐傷身,不要沉迷網絡、打麻將賭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少抽煙,少喝酒,定期體檢,減少疾病。
二、心要平。要知足常樂,常懷感恩之心。首先要感恩父母,在他們健在的時候好好孝順他們,因為“百善孝為先”。其次要淡泊名利,不要有攀比的心態,要追求和家人一起平安、健康、和睦、快樂地生活。最后要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學會尋找愉悅的心情,增強積極情緒。
三、善要積。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到每日行一善,善待身邊的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四、事要做。要有積極的勞動觀念,踏踏實實地學習和工作,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來換取報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五、人要處。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和同學、同事友好相處,互幫互助,團結協作。要相互溝通、相互尊重,遇到問題會“換位思考”。記得探望和問候親人朋友,增進親情和友誼。
六、性要養。睡覺前要用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問”來反省自己。第一問:今天,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習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這樣就能讓自己每天的生活過得充實、快樂、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