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養(yǎng)成每天500字或1000字的習(xí)慣,上班的路上苦思冥想得不出結(jié)論,為了寫而死勁想真的對嗎,殊不知,原因在于少了生活中觀察、留意,或感觸的眼睛。
留筆于字方能理清思路,除了時隔幾日回顧時能勾起回憶以外,它也會是自己找到所要,看清所想的有效途徑吧,放松來想想從昨天第一次看到簡書到現(xiàn)在這半天時間里,要記錄隨筆的東西還是有的。
年年央視春晚,受關(guān)注不在話下,被吐槽也屢見不鮮,不管是每次的哈文導(dǎo)演,還是蛇年小剛導(dǎo)演,隨抱著“想看”的心里,難免有人在任何有關(guān)春晚新聞公布時說上幾句,吐槽幾番,在我看來,這不也算是娛樂大眾的一部分嘛,不僅0點跨年前后的節(jié)目表演,從每年春晚開始選定導(dǎo)演、開始孕育,再到民間掀起我要上春晚的高潮,最后緊接節(jié)目單出爐,春節(jié)將近,正正2個多月的時間春晚都將會是全民討論的熱點,時不時上個熱門話題,大家點擊之余還是樂在其中。
昨天的HTML5指紋接力確實要點贊了。
漫畫方式的表達,溫馨的畫面、簡單的互動,以“家和萬事興”為主題恰也是永遠不過時的話題,3組情景漫畫對白卻也直擊每一個遠在他想,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讀者的心靈。一頁頁劃過畫面時,我相信大多讀者會如我一樣,反省自己確實太少時間的陪伴父母,愧疚于情景中的畫面自己也曾犯過,下決心會更多、更久的打電話給家里,同時也很是樂意按上手指,參加這份以新媒體新技術(shù)包裝下的以“家和萬事興”為主題的指紋接力。
作為Social傳播的從業(yè)人員,或許我分析了所謂如此傳播量背后到底原因是什么。抓住大眾內(nèi)心深處情感?或是像分享中所說讓用戶參與進來,有種“我分享我孝順”、“我分享我參與春晚”的標簽和榮譽感?今天早上重新打開頁面看時接力者已上50萬之多,也許指紋按完以后我們?nèi)詴幻β禌_昏頭腦忘記給家里打電話,也許今晚與父母的電話同樣會有些小羈絆,但是,至少這50萬的互動中,有人會得到深思,有人會被改變。畢竟,家和萬事興是永久的話題,深入內(nèi)心的營銷時,其他所謂的KPI都會與之俱來的。
貌似有些跑題,回到春晚。傳統(tǒng)意識里一直覺著春晚只是當天晚上前后4小時14分的晚會而已,現(xiàn)在覺著它離自己越來越近,新媒體包裝下與時俱進的表現(xiàn)形式為今年的春晚打開了新篇章。
期待羊年春晚,為這份H5頁面互動點贊。愿各位: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