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帶孩子正式出來旅行,是的,快三歲了,居然是第一次。
我給孩子起名的時候,用的是“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中的閱和行,閱同音悅,意思是愉快的讀書旅行,是我對他最初的期待。曾經的我,每年至少要出行一次,無論工作多忙,都要用盡各種方法實現自己的計劃。
同時,我是個神經極度緊張的媽媽,從懷孕開始,就把旅行當成大忌,懷孕的時候,害怕途中出意外,生出來之后,覺得旅途中各種無法控制的因素導致育兒的各種不便,每次有人說,我們去哪里哪里玩吧,我內心的OS都是,那怎么行?!路上要拉屎拉尿怎么辦?外面吃飯怎么解決?外面睡覺怎么保證?晚上怎么洗澡?生病怎么辦?到景區不要走要抱怎么辦?……
看到這里,帶孩子游遍大江南北的父母估計已經笑我是葉公好龍了,是的,我心里就是如此矛盾,一方面對旅行如此饑渴,一方面將各種困難放大到極致。直到今年春節,我不得不帶著孩子到爺爺家住了幾天,清理行李的時候我極度焦慮痛苦,到了之后還面臨沒有自來水的尷尬,然而結果一切都順利的結束了,沒有生病,沒有不適應,日子照常過。
我開始反思,我把困難想成了不可改變不可克服的因素,還把一些因素比如規律的睡眠想成了每天必須如此的因素,偶爾少睡一會兒,就會怎樣嗎?就不能調節嗎?孩子,真不會有這么脆弱的。是的,是我自己在束縛自己,過度的相信完美的養育就和亂養孩子一樣弊大于利。
當我的老板說請我們出去旅行并帶上家屬的時候,我居然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少了很多不行不可以有困難的想法之后,一切就順理成章的成行了。當一切勢在必行之后,我心里只想著我要怎樣做讓這一切變成可行的,于是,就真的成行了,于是,就有了我在莫干山的小木森森民宿中寫的這篇出行記。
不知道若干年后,我給孩子看我寫的這篇心路歷程,他會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