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筆底春秋憶桑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輯錄王安一先生文章有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陳正彪
? ? 夜闌更深,整理巧家一中已故教師王安一先生文稿。這是特殊的機緣!
? ? 我印象中,巧家一中幾位已故文化先賢都跟我有交集。
? ? 陳紹烈先生生前賜我他的詩文集《旭東詩文集》,并合影留念,他墓碑的碑文由我撰寫。
? ? 秦宣和先生是我恩師。2000年十月,我的散文《山里人》獲全國作文研究中心、文心出版社、《作文》雜志社舉辦的“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教師組一等獎,我把該期刊物上我的文章給他看,算是匯報。他看了,慢吞吞問我:“老百姓的生活像你寫的恁個詩意么?”我頓時赧顏。秦先生教書厲害,寫狂草,看足球賽,我是他的常客,盡管他不太喝酒,有時還倒酒給我喝!
? ? 張崇信先生生前在教務處上班。每次我去,他都從抽屜里拿出兩只瓷杯,用衣角擦擦,又拿出一瓶白酒,說,正彪,喝一杯。于是,再忙都喝。小小的辦公室里,一老一少,空著肚子連喝數杯!他工楹聯、書法、詩詞,完全是書香門第中規中矩那一路,但典雅別致!他曾送一沓手抄油印作品給我,收藏至今。
? ? 王安一先生出生書香門第,由于曾經的經歷和磨難,他性烈如火,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對學校里的宣傳、標示文字,他一般都認真琢磨,認為不當之處,必找有關人員理論。也因為這樣,很多人難以理解和接受他,甚至見面就敬而遠之。
? ? 王安一先生年輕時飽讀詩書,頗有儒者風范。年長后和許許多多他的同代人一樣經歷了復雜的世事,重登講臺后教授英語,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獨自做著文學的工作。2015年,他自費在昭通新僑印刷廠出了100本353頁的《玉屏春秋》,送了一本給我,也送了一本給鄒長銘先生。鄒先生的評價是:文字干凈,為巧家留下寶貴的記憶,但有些文章不合時宜。我讀了,也同感。畢竟,歷史在他身上刻下了那么多傷痕,他不喜歡的人事,毫不偽飾,秉筆直書。
? ? 我以為,王安一先生寫得最好最有價值的是他回憶老巧家市井的那些篇什。
? ? 余生已晚,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巧家縣城工作,古建筑幾乎在破四舊的運動中毀完了,只剩下不多的幾條街道,一條源于大龍潭自東向西橫貫的溪流,各處高大的黃葛樹。夏夜,我就在樹下洗澡,從溝渠里舀水沖涼,一桶桶水從頭上倒下,愜意得很。有時啪嗒一聲,樹上掉下肥碩的菜花蛇,就趕緊回我大哥供銷社的宿舍睡覺。此外,對巧家的過去就無從知曉。幸好,在王安一先生的文集里得到可貴的記述。
? ? 在王安一先生的筆下,昔日巧家水鎮坊鄉的格局和生態環境,市井百業及婚喪嫁娶習俗都得以真實展示。他是個難得的有心人,幾乎把昔日巧家的每一個領域都研究清楚呈現于筆端。諸多或大或小的事,該記述的他都記述了,正如他在《玉屏春秋》前言中所說的:“不須再作訴說,也不須再作訴求。喜悅的事留作美好記憶,該敬該戀的事永遠藏于心中敬戀,哀怨的事再不掛齒,一切皆由本書表達出來了。”
? ? 他用筆簡約,厚實典雅,充分發揮了傳統漢語的韻律之美,敘事的節奏之美。此種敘述風格對當下作文者極具啟示意義。
? ? 王安一先生已仙逝幾個年頭,從《玉屏春秋》里輯錄并刊于此的文章,一是對先賢的敬仰和紀念;二是希望后學們向王安一先生學習,凝視腳下的土地,用至為真誠的文字記錄自己真誠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