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租車司機對我說,像你們這種天天對著電腦工作的人要多注意,輻射大。他朋友的老婆就是孕期經常用電腦,孩子生下來臉上很多紅色的斑塊。我回答道,我們辦公室女同事生下的孩子都挺健康的,實在不放心就穿防輻射服吧。
另一個師傅說要少去做產檢,B超有輻射,做多了對胎兒有害。他老婆懷孕一共去了醫院3次,第1次是3個月時確認懷孕,都沒在醫院建卡,第2次臨產前,最后1次生產。我只能感嘆他們心態好,運氣也好。
昨天我去醫院碰到一孕媽唐氏篩查高風險,比例1/44。醫生建議做羊水穿刺,如果查出有問題,這孩子就不能要了。她老公是近親結婚生下的,天生有點夜盲。不過她頭胎的孩子2歲了,健康著呢。但愿這次能通過檢查。當初父母沒文化,覺得親戚結婚知根知底能相互照應,嫁過去不用受許多委屈。殊不知要是生個先天畸形的孩子,對誰都是莫大的傷害。她看到一個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身上全是大塊大塊的黑痣,根本不敢穿短袖短褲。
不了解輻射之前,我也擔心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輻射對胎兒影響大。咨詢醫生要不要穿防輻射服,有的醫生說沒用,有的醫生會說輻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要是確實不放心可以穿防輻射服。
至于防輻射服到底有沒有用,各有各的說法。反正,我老公買了好幾件防輻射服,內穿的肚兜、短褲、背心,外穿的馬甲,換著穿。每天對著電腦工作,心理素質沒那么好,就穿著吧。下班回到家或者周末就不穿。需要曬點太陽,接觸下自然光照。
只要是發光發熱的物體都是有輻射的。輻射可以大致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其中X射線屬于電離輻射,對人體危害較大。而各類家電的輻射屬于非電離輻射,危害很小。
今天來聊聊我們生活中通常會接觸到的那些輻射源。
B超
整個孕期B超檢查一般4次左右,時間大致在5-10分鐘,特殊狀況除外。醫學使用的B超是低強度的超聲波,對胎兒各項器官的檢測時間短,不會影響其身心發育。B超和核磁共振都不使用X射線,是比較安全的。而CT和X光檢查會使用X射線,孕婦應盡量避免。
電腦
電腦開機時周圍的輻射大部分被電腦外面的玻璃罩吸收,人體接受到的輻射較小。電腦周圍的低頻電磁場可以在細胞膜水平上干擾細胞的增殖和代謝,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電腦背后的輻射最強,兩邊其次,正面最弱。長時間用電腦的孕媽可以穿防輻射服,并盡量縮短使用時間。
電視機
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輻射不大。孕婦看電視應控制時間、保持距離(2米以上為好)、別看恐怖片或大悲大喜的片子。
WIFI路由器
WIFI無線網絡的電磁波是非常微弱的射頻信號,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寬帶大小、網點密度都不會使其成為健康的威脅。
手機
研究表明:高頻輻射會對人的神經、血液、免疫系統造成一定損害。但手機和其他家電的輻射遠在高頻標準之下。通常情況下手機輻射對胎兒的影響可以無視。
但手機接通時的輻射比通話時高20倍,在接通階段應盡量避免靠近耳朵。
可以用耳機或者免提功能接電話。
通話時不要頻繁移動手機,否則信號波動,輻射增大。
信號差時,輻射會增加,盡量不在墻角使用。
手機掛在胸前或者腰部,可能會影響心血管功能或子宮。
微波爐
微波爐被認為家電中輻射最高的。其實只要在微波爐工作期間離開就好,等停止運行再回來取出食物。
電吹風
功率越大輻射越大。電吹風在開啟和關閉的時候輻射最大,此時應遠離頭部。不過因為每次使用的時間短,總體還是安全的。總比濕著頭發感冒好。我一般白天洗頭就只用干發帽吸收掉大部分水分,晚上洗頭還是得吹干才敢睡覺,實在不放心可以穿著防輻射服用吹風。
電熱毯
電熱毯通電后會產生電磁場,可能影響腹中胎兒的細胞分裂,使其發生異常改變。胎兒的骨骼細胞對電磁場最為敏感,尤其在早孕的3個月。
孕婦若長期使用電熱毯,胎兒的大腦、神經、骨骼、心臟易受到不良影響,可能造成胎兒發育畸形或導致流產。
若要使用電熱毯,建議睡前預熱半小時左右,睡覺時關閉并拔掉電源。
打印機、復印機
打印機、復印機的輻射一般都在安全范圍內。打印/復印機的靜電作用在空氣中會產生臭氧,它能使人頭痛和暈眩。科學證明,臭氧有致畸作用。打印/復印機啟動時會釋放有毒氣體,過敏體質的人易發生咳嗽、哮喘。孕婦應少用或者不用打印/復印機。經常使用的話建議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離或者穿防輻射服。
生活中的輻射是無法避免的,孕婦應盡量減少接觸輻射源。實在無法避免也不用太擔心,通常都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過度擔心反而影響胎兒發育。保持愉悅、平靜的心情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