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松哥的演講,其實內心是低落的,用生命經歷生活的人,是能帶其他人沉重的生命思考!同樣是支教,用心與否,從結果上是顯而易見的!這輩子總是要點追求的,如果只是飄著存在世間,終究是讓人渾惶不安。探尋生命的意義這個話題永遠不會休止,但是這也不應成為僥幸心理的借口!想說在這快一年了,但是細細想來,的確做的不夠多不夠好。
以前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做事風風火火,卻也因此捅了不少簍子,和上級杠上過,在同事面前情緒化,因為這個世界總有不如意的地方,能夠挑剔抱怨的事情太多,而我卻依然覺得自己就應該是一切的主宰,但是遇到這群小孩,我卻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因為你不知道改變一個孩子需要花多長的時間。
也許你課堂上教了一百遍還是有人不會,我記得“就”這個字,我公開和私下講了不少于十次,還是有學生會把尤多一撇,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而我沒辦法做到主宰孩子們的學習結果,只是剛開始暴躁生氣后,我還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只能逼自己再重復,只是后來我才知道我沒辦法改變這個孩子的智商,因為上一代就遺傳了。所以我才會釋然!往往就是看起來不好的現狀是別人造成的,但是我們沒有真正去站在中性的角度去了解這些現象后面的本質問題。
我記得有個女孩子,長得很文靜標志,但是總是拖欠作業,教過她的老師都說不要對她抱有希望,我曾想過,我應該和其他老師不一樣,我試圖去了解這個小孩,但是一次次溝通一次次私下里講道理,她還是會拖欠作業。我也對她開始喪失了信心,后來偶然在另一個學生的作文中得知,她家是撿收廢品的,家里還有兩個小孩,平常父母根本就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溝通,對于老師發的作業沒完成的短信也是敷衍了事,更不用說請家長來學校,我知道一個孩子背后的家庭境遇是孩子無法改變的,我可以想象得到她每天回家是怎么度過的,如果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一定是花時間照顧家庭。
所以我現在更加釋然也更加惶恐,我想,我以前的經歷也或多或少存在這樣不為我知的一面,只是我當時沒法理解,如果按照我現在這樣的心態回到過去的職場或者學生時代,我也許就會少一些沖突,多一些和諧,這樣自己的機會也會更多一些。
和我搭班的老師小孩讀高二,平常學業緊,所以每周二周四都要給小孩送飯,我們就私下里達成了換課約定,但是在我們學校私下換課是不允許的,所以那天校長和教導主任來我們班檢查我的課堂改革的情況,卻發現我不在教室,然后就問我搭班唐老師說我哪去了,她說我去上廁所了,原以為可以叫人把我喊回教室就可以解決這個風波,結果一個小孩沖進來說,唐老師,蔣老師不在廁所,我剛剛看他在修單車(因為學校老師不會網購,我幫一位老師網購了一張單車,那時剛好在組裝)瞬間我就被這個孩子坑了。
接著第二個坑又來了,尷尬的唐老師只得叫這個孩子來喊我來上課,而我記得我們倆明明是換了課,所以學生來喊我上課時,我也沒多想就說我和唐老師換了課啊,然后打發孩子回去請唐老師上課(學生也沒告訴我校長和教導主任來了),然后學生沖進教室對著全班和校長,教導主任說,蔣老師不來上課。后來唐老師叫第二個小孩來喊我上課,這個小孩就靈泛很多,他告訴我校長和教導主任在檢查,叫我趕緊回去。但是我被學生氣的夠嗆卻沒法惱怒發火,我只能說我明白了,孩子們永遠是直率天真的,可以說他們有時候不帶腦子思考,但是卻沒法批評他們。所以我就增加了一堂課:教學生如何跟人溝通交流。
最近家長會,很多家長抱怨現在孩子們沉迷于手機和網絡游戲,而我之前知道這個問題卻沒有重視它,我想也許現在我要做的是教孩子們,為啥不能長時間對著電腦和手機,為啥不能沒有節制的去滿足自己的欲望(沉迷于游戲中)
看完了松哥的演后,我想下一步我要從被動的改變到主動的去發現并改善。我要做的就是去更多的發現這些細小的問題,然后再去傳授自己人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