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淅淅瀝瀝的小雨終于停了,也能看到太陽了。真是難得,還有難得的是我的寒假也從今天開始了。
上午可以睡個懶覺,雖然家里兩只“祖宗”早就不耐煩,不斷在床頭上騷擾我。我只能裝睡不理他們,否則寒假我就沒法睡懶覺了。好不容易挨到8:00左右,我也沒法再裝下去了,給他們好吃的吧,省得再騷擾我。
家里就我一人,又是雙休日,似乎有點無所事事。吃完早飯,看到外面難得的陽光,那就下樓走走吧。小區不大,但綠植不少,在冬天本該悲涼景色中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走出樓梯口,映入眼簾的就是半月形白色長廊,夏日里經常可以看到坐在長廊里的人們,在那里納涼聊天。不時有貓咪也蹲在長廊下環形水泥座上休息,好心人還時不時拿著貓糧給他們喂食。
長廊的南面被幾株長得茂密的香樟樹圍繞,綠色婆娑掩映在冬日陽光里,顯得益發燦爛。沿著長廊正中往南有一條不長的馬賽克鋪就的主干道,有點像市區的臺閣路,那一小塊一小塊的地磚高高低低,有點復古的意味。路的兩側種植十幾株銀杏,這也是冬日里唯一光禿禿的植物,但不久前還是一片金黃美景。頗感意外的是這么些銀杏竟然都是雄的,從來看不到有銀杏果掛在枝頭,到了秋深樹下有銀杏掉落。不知道是小區物業的有意還是無心,造就了小區銀杏的一幫CP。
銀杏樹下原來是一片野草地,曾經在這里架球網和兒子打過羽毛球,也曾經帶著兒子在春暖花開時挖過薺菜,可如今種植了整整齊齊的麥冬,冬天里一片深綠色。
在野草地邊上有一個亭子,沒有匾額更沒有什么對聯,就一座白色石灰粉刷的涼亭。亭子內有一套樹根雕就桌椅,顯得古樸典雅。我們曾在這里拍過全家福,作為自制年歷的插圖。亭子邊上有一個小水池,繞著水池邊的鵝卵石你可以脫下鞋子走一圈,那是一條健康路,可以按摩你腳底的穴位。夏日里走的人還不少,今天就算了,即使是穿著襪子,走在這樣的路上還是感覺很冷的。
水池里應該有金魚,只是天冷了,躲在某個旮旯里休息。水池邊上還有幾棵橘子樹,那橘紅色的橘子掛在枝頭,紅紅火火地等著過年。
小區的最南端,用圍墻和別的小區隔開。在這邊界處安放著一些兒童設施。滑滑梯,蕩秋千……其實還有一些常見的老年運動設施。只可惜,風風雨雨十幾年了,看到鍛煉的老年人卻沒有幾個,偶爾能有放了學的小朋友在這里嬉戲。
在那銀杏樹東側有一花壇,沿著腳下小徑一路走過去。兩邊的幾株臘梅正開著呢。由于品種關系,幾乎聞不到臘梅那種隨風飄蕩的香味,只能抬頭看那一朵朵簇擁在枝頭,難道也是為了躲避著寒冷陰濕的冬日?
花壇里空空蕩蕩,曾經有玫瑰月季在這里競相開放,如同只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草霸占著花壇,不知到了春風吹拂,這里是一番什么景象?花壇北側,沿著小區主干道環線,一邊停滿了私家車,一邊那幾棵桃樹矗立在那里。小區的桃樹可以說是一大敗筆,高高的桃樹,或許是野桃樹,春天在樹的頂端會開著稀稀落落的幾朵桃花,還是粉紅色的單瓣那種,花冠也不大,本該屬于那種結果的桃樹,可從來沒看到有桃子沉甸甸掛在枝頭,辜負了桃樹之名。
花不了幾分鐘就可以走出小區,右拐就是那不知名的社區內部道路,也沒有路名。兩邊卻人來人往,快過年了,都忙著置辦年貨呢,沒準過幾天這里隨著人們的探親回老家,將是一片冷清。
哦,看到發廊想起來今天要去理發,大過年的不修邊幅可不好。過年了,什么都開始漲價,理發也不例外。
2020.1.20晨記昨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