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班開班的前一天,我所在的培訓機構負責人萍姐組織全體老師外出聚餐,在本地有名的沙灘餐廳吃一頓豐富的海鮮盛宴。
就餐結束后,我負責付款并要發(fā)票。等發(fā)票蓋章的時候,迎面走過來一位服務員,我看著有點臉熟,定睛一看,這不是我以前工作的培訓機構主管凌主任嗎?
我們兩眼相對了一下,她尷尬地低下頭,匆忙離開。她這么快就離開培訓機構了?
當初我離職的原因就在于她處理不好與機構內老師們的關系,尤其是已離職的老師。我們當時是三個女孩,曉玲,王云和我一起進入那家培訓機構,她是我們的主管領導。
剛進去的時候有一個月的新教師培訓,然后是三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滿簽訂正式的合同。正式工作半年后,曉玲為愛走天涯,辭職去了男友所在城市工作。
曉玲辭職后在全體老師會議上,她竟然指責曉玲在接受她提供的培訓,獲得經驗后就跑了。然后還說了很多關于曉玲沒有職業(yè)道德之類的話。
我當時聽了心里很不舒服,對一個已經離職的員工進行這樣的評價不是一個優(yōu)秀領導人所具備的品質。
反觀坐在不遠處,現在的機構負責人萍姐。她對于員工真的是處處為員工著想,就說平時工作上,只要有能提高員工管理或教學能力的機會,她一定鼎力支持我們去學習。
并且對于每個人都很了解,這個了解不單單指工作能力,還有你的家庭,人際關系等。比如母親節(jié)的時候,她除了給女老師們送禮物,也給男老師的妻子們送禮物。除此之外還給所有老師們的母親也送上一份禮物。
平時哪位老師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她都傾力幫忙。每次組織大家開會,她都說我們來開個家庭會議,把員工當做家人來對待。
她一直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有更好的發(fā)展機會,她都支持老師們去把握。
冰姐,本機構內原專攻英語詞匯方面的老師,但是她覺得在這里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就跳槽到了另一家規(guī)模相當的培訓機構。
在她離職的時候,萍姐說想回來,隨時歡迎,她認為相互交流學習才能更好地提高。
冰姐也一直與萍姐保持聯絡。上次,機構進行大裝修時,有個包工頭偷工減料還毀約,萍姐跟對方協商賠償,對方總是拖延。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冰姐一位當律師的朋友出馬幫她解決了。
所以在人際關系中,尤其是這樣的領導最受員工歡迎:
1把員工當家人。員工把公司當家,為自己家奮斗會更努力;
2不單單要關注員工的工作能力,還要適當關心一下他們的生活情況。誰都希望別人能雪中送炭;
3不要在員工為了更好的發(fā)展離職時阻止,更不要在他離開之后進行惡意中傷或者是詆毀人品。
愿所有工作的員工都能遇到像萍姐這樣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