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慧子昨天八了一下我從想寫作、到開始寫作、以及寫作兩個月后的迷茫,今天繼續和你八一下加入讀寫訓練營二七后的反思。
說說二七14天期間我寫作的變化吧。
寫作時間的調整
以前的我:
80%以上的200自寫作打卡是在晚上11:00-12:00左右發出去的,總覺得不就是200字嗎,應該沒有那么難,實在不行就灌水,抱著這個想法,我總是晃啊晃,晃到最后看實在不行了,就趕緊看看寫什么,實在寫不出來,就看看以前的寫作素材有沒有什么可以借鑒的,再寫不出來,看看別人打卡的都寫些什么,看看能不能有技巧地借鑒一下。
這種方式極其痛苦,而且會導致自己拖延,因為最后時間的壓力,我很少真正能在最后一刻妙筆生花,文思泉涌,都是在撓頭扯頭發中渡過。
現在的我:
前一天已經在心里先醞釀一下第二天要寫的大概方向
往記事本,或者印象筆記里扔些自己的素材,小想法,可能有的框架 等
改變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利用早上的時間,大腦比較清晰的時間,搭建一個清晰的框架,將素材合理放入,不清晰的概念,或者案例,或者需要的圖片,馬上百度,把百度相關文章,圖片貼在旁邊,剪取對自己有用的片段或者句子。
草稿出來,如果覺得滿意,馬上剪貼到簡書里,做簡單的排版,兩三分鐘搞定,發表文章,并馬上投稿到自控力簡述專題,和自己所在的小群,大群。
如果在孩子上學前還沒有成稿,保存,等快中午抽空完成。
為什么要調整?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合適的,覺得舒服的寫作時間,我之所以調整寫作時間,是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過往兩個月打卡后吐血的經驗反思后痛下決心一定要調整,那兩個月讓我充分了解自己,絕不能逼到最后一刻,所以我就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避免這最后一刻的到來。
所以,素材里我積攢了一些文章題目,話題,素材,很簡短,但是很有用。(那篇”急性子的媽媽和磨蹭的孩子“簡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平常多觀察,多留意,有想法或者靈感馬上記錄下來,都是些小片段,可以電子或者紙質的,方便以后備用 (”庖丁可以解牛“這篇是通過小卡片-電子卡片這種方式獲取的)
提前預見到次日自己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我會在晚上利用一小段時間,先出一個框架,整理好素材,再完成部分段落,然后在第二天再抽出部分時間完成(”另眼看《奇異博士》“采用的這種方式)
最極端的,預見到根本沒有時間可以完成,前天就突擊全部完成,只待發表。(”三八,八一八我的地鐵經歷“通過這種方式完成,因為三八一大早出去參加一個培訓,直到晚上回來,中間基本沒有時間使用手機,晚上還要陪孩子閱讀)
寫作長度的調整
從200字到以說清楚一件事為標準
這個純粹是根據我個人的需要而設定的,讀寫訓練營的要求是200字即可,不過我通過之前的寫作打卡,已經經歷了200字的階段,我也明白了自己寫作的目標和意義,根據我個人的情況,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不局限于字數,盡量將一件事情用我知道的方式說清楚,所以,基本成文都在千字左右。
為什么調整字數,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以前的確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現在不這樣看了,因為找到了寫作的意義,以及這個意義與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的聯系,所以這不再是一個問題了,其實,我依然可能會寫一個200字的短文,如果那天我的主題就是一個外貌或者心理活動的細節練習,200字如果足以表達清楚,我依然會采用。
這樣調整對你有什么幫助嗎?
有,而且,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原來打卡群我絕大多數都是寫些短文,或者一些小碎碎念,沒有就一個問題展開去,現在我希望能深入探求一個問題,一個話題,從這個話題展開思考,并記錄我的思考,這樣的方式,200字不足以展開,消化書或者知識的最好方式是輸出,而輸出最好的方式是寫作,而要就一個主題寫作,長文會讓你得到特別大的鍛煉,因為這個時候,對邏輯,結構,層次,遞進,承轉起合,呼應等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我經常寫的時候,發現自己腦袋里是亂的,練習這樣的長文,讓我開始一點點理清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開始變得不要臉
原來寫文章最多是發在當時大家一起打卡的小群,現在會發給原來一起寫作的群,家人,好朋友,自控力的小群,自控力的大群(雖然族長說最好把你覺得好的發到大群里,我每篇都發,是不是有些不要臉哈,不過我還是會繼續這樣做)
為什么要這樣做?
反饋和支持!
我希望能得到各種反饋,他們怎么看,喜不喜歡,為什么喜歡,又為什么不喜歡?反饋,才能讓我得到個長足的進步,這也是我為什么喜歡這個訓練營的另一個原因,點評官,一起寫作的隊友們的留言或者點評,荔枝周報,這些都能讓我得到反饋,自己的問題,進步,別人寫的好的地方在哪里,有哪些可以借鑒。
我也希望,能得到關心我的家人,朋友和隊友的支持,能讓我的寫作之途更加美好,不支持的說風涼話的直接不理,我只吸收能讓我向上的積極能量。
開始琢磨和模仿
這時候要找一個模仿的目標和對象,去看看他們的寫作歷程是什么樣的,有過什么困惑或者迷茫,是如何度過的,我開始寫作后,有很多迷茫,有時候也找不到方向,那就看看別人走過的路,會對你有很多借鑒。
我找了一個現實的偶像,讀寫訓練營的 ?”輝飛“,3個月的時間,從0到19萬字,下面的文章給了我很大啟發,也希望對你有用。
簡書作者 輝飛
3個月時間從0到19萬字,在寫作之路上我是怎么打怪升級的!
還有一個距離遙遠,心卻很近的偶像:
《寫出我心》的娜塔莉.戈德堡,這是一個我極為認同并相見恨晚的寫作者,她倡導的寫作和覺察和喚醒自己,寫出自己的真心正是我希望自己達成的,我要一點點消化吸收并踐行,感受及所思所想以后會陸續分享給大家。
而模仿,是一個捷徑,是一個開始,先從模仿開始,并踐行,然后慢慢自己才會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東西、體系。
看別人都怎么寫,一個話題怎么展開,怎么找的素材,如何開頭,如何結尾,還有別人文章打動你的是什么?為什么能打動你?他們是如何鋪墊的?還有我最不在意的標題,現在也不能不在意了,雖然我不想做個標題黨,但是我希望自己做個標題和內容同樣震撼的統一黨!
比如說"囤積癥患者的自救之路”,寫這篇文章的框架和思路,就是踐行秋葉大叔一篇微博文章所做的嘗試,雖然干貨寫得很單薄,但是踐行就是最好的開始。
秋葉大叔微博: 如何快速寫出干貨文章?
寫作開始后,我經歷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種巨大變化,我不想自己獨自享用,希望分享出來。
那些想寫作而沒有開始的;
剛開始寫作,但是不知道寫什么的;
或者寫了一段時間,但是很迷惘,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寫;
或者覺得進步不大,想放棄的;
其實你的經歷,大家都經歷了,或者正在經歷,而支持你寫下去的,唯有寫寫寫,以及寫作帶給你的真實的內在需求,那個才是你應該真正給予關注和照顧的。
寫作路上,與你同行,我覺得甚美!
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