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某fm平臺里聽書,聽的是日本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的書名一聽就特別的少女心是吧?恩,么么噠~
在我剛剛畢業新搬到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小天地的時候,我也曾對這本書超級感興趣的,只是看了個開頭,沒能看下去。另外還有一本不得不提到的書,就是大名鼎鼎的《斷舍離》桑~
因為沒有啃下去電子版,所以我走了一條“捷徑”。先在上下班的途中聽音頻,然后聽了多少,就去回去翻看的電子版。不過,越到后來,我不禁越來越發現此書超(san)級(guan)厲(bu)害(he)的!
在吐槽之前,我先談談幾點收獲唄~~
1、生活應該有些儀式感
作者提到對于衣服或者其他物件要以是否“怦然心動”來判斷物件的去留。然后說如果物件只是靜靜地躺在那里,就是在“休息”的狀態,是沒有生氣也不是最佳的狀態。整理者必須把它們拿起來,仔細的觸摸,然后再認真辨認是否還覺得心動。如果不心動了,就對物品說一聲:“謝謝你的陪伴”或者“謝謝你曾讓我心動”,之后把他們丟棄。
我承認這種儀式感,會令我們更用心、更細致地對待我們擁有的物件。對這些物件懷有感恩之心,也是對生活懷有感恩之心。去掉多余的物件,令我們的生活在更加清爽的環境之中,凈化我們的氣場,讓人心情愉悅。所以整理和收拾真的會帶給我們好心情。
就好像我在每一次大考以后,都會花一個下午的時間耐心收拾房間,不是因為考試復習把房間弄得很亂,而是我覺得每次收拾以后心情就會變好,而且考試復習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好像都隨著一次次來回的掃地、洗刷而釋放出來一樣。
2、讓衣服“站”起來是個好方法
對于女生來說,整理最讓人頭痛的地方,莫過于經常說自己“沒有衣服穿啊”的時候,背后卻是塞得滿滿的衣柜子。不得不說, 即使是定期清理家中的衣柜,女生們還是會有很多的衣服!
尤其是已經步入婚姻的女性,要跟老公甚至孩子分一半的衣柜,簡直就是痛不欲生的事情,即使有整整一面墻高度和長度的衣柜,對女性來說也是不夠的!
不過,在整理過后,改變一下折疊衣服的方式,讓衣服可以“站”起來放置,確實會節省許多的收納空間。而且在書中提到,如果要懸掛大衣、洋裝等衣服時,運用“右上方斜線”的方法,即按照從長到短、從左到右的方法懸掛衣物。這個方法真的不錯,挺有用的。使衣柜看起來就整齊了很多,而且在右下角還騰出了收納空間,真的一舉兩得。
--------------------------------------我是華麗的吐槽分割線----------------------------------------
一開頭聽作者的心路歷程,我比較想知道具體的方法,所以還是耐著性子聽下去,因為我急切地想知道那個“人生整理魔法”是什么?是否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越到后來,我發現了我和麻里惠小姐真真的叫做“三觀不合”啊。
理由一:作者是個整理的偏執狂
在本書的一開頭,作者用大概兩章來闡述自己對于收納和整理的心路歷程,以及一直強調整理過以后,就再也不會亂,通常上完自己課程以后完全沒有回頭客的事情。也許有很多人的經歷跟她很像吧,不過在我看來,作者麻里惠小姐就是一個整理的偏執狂!
曾經因為對整理失望,而患了整理精神官能癥而昏倒,然后因為整理的欲望過于強烈,偷偷地把屬于家人的東西丟掉而不吭聲,甚至反咬家人一口......過于熱衷于整理,而把自己不要的東西強加給妹妹;太迫切要整理,把一些有意義的紀念品、照片等掃描以后把原件統統銷毀......
以上情況不一而足,而且在我看來,這些都是那么不可思議的事情,我不禁想問這樣真的不是“為了整理而整理”嗎?真的沒有落入到執著整理的怪圈里面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這樣為了要整理而整理,帶有強迫性,而且不斷地、過分地把“絕大部分”東西丟棄掉(下面要說到),反而讓人覺得這不是在整理,而是在執著地丟東西,讓人一點愉悅心情也沒有了。
而且過分的強調把所有不是當下就有用的東西都丟掉的話,其實還會讓人 感受到壓力,我丟這么多東西真的“大丈夫”嗎?而內心也會不自覺地對丟棄的東西,帶有愧疚的感覺。落入一整理就要不斷“丟東西”的窠臼中去。
整理本身應該是愉悅的,看到整理后變得清潔而整齊的物品會有好心情,就像是把負能量釋放掉,把家里的“風水”和正能量調動起來,去更積極地生活。而麻里惠小姐的整理,感覺就是把家里弄個底朝天,把一切沒用的東西全都丟棄。(你看,我多么想寫一些其他有關整理的段落,最后還是不得已繞回到丟東西的問題上,我暈......)
理由二:真不知道是“整理的藝術”還是“丟棄的藝術”
在這本書中,我聽到和看到的最高頻的一個詞就是“丟掉、丟棄”。這是源于作者小時候看到一本令她特別有啟發的書,名叫《丟棄的藝術》。這讓作者從單純的整理物件轉到先丟棄,再整理的道路上,并且越走越遠。
可能你不禁要問,那整理的過程中不是也要丟東西的嘛?
可是看了下面這些例子,我想你就不會覺得這是在整理了:
還沒看的書:覺得總有一天會讀,「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全部丟掉。
文件整理:「把文件全部丟掉」也沒問題;從結論上來說,整理文件的基本原則就是「全部丟掉」。
最后我決定把喜歡的那一頁直接撕下,這次甚至連貼到筆記本上都嫌麻煩,于是乾脆簡化步驟,直接把撕下的頁面收在文件夾里。
對的,你沒有看錯,就是請!把!有!用!的!那!幾!頁!撕!下!來!
聽到這里,我直接就無力吐槽了。讓我想起了之前看到一本書叫《正能量》,好像里面也是提到去做一些類似瘋狂出格的事情,其中一個就是把這本書看一頁,撕掉一頁。(我當時就懷疑是作者為了讓讀者撕完了,然后再買一本沖銷量而這樣寫的,笑~~)
我不是收納達人,也不是整理達人,我也有經歷過因為清理打掃好自己的房間而感覺心情特別好的時候,但是我不是特別認同麻里惠小姐這種令人有負罪感的“丟棄的藝術”。對于整理我有一下幾點心得。
心得一:關于衣服
整理衣服,永遠都是女生在整理時最頭疼的事情了。其實我很贊同《跟巴黎名媛學到的事》一書里面提到一個觀點。不僅令我印象十分深刻,而且指導我向優且好的方向上去,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迷你衣櫥。
你的迷你衣櫥大致應該包括10件核心單品,但這10件單品并不包括外套、正裝、配件、鞋靴、以及打底衫等。而是當季或當月只會穿的10件單品,其中每件單品都能互相搭配。
但是即使只有10件單品,衣櫥里仍然有不下50件衣服,通過搭配足夠一季度穿著。
除了大衣、外套以外,還可以擁有10件單品,比如:黑色直筒長褲、白色的襯衫、套頭毛衣、款式合適的開衫、牛仔A字裙等好搭配、既簡單品質又好的單品。
另外,建議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舍棄從網絡上購買的TB爆款,因為從網上淘回來的,真正可以留下來的“心動”的衣服其實并不多,又浪費時間又浪費錢。倒不如真正花多一些錢,去買質地和剪裁都更加適合自己的單品衣服,這樣一方面省錢,另一方面質地良好,剪裁合身的衣服,會讓女性更加有魅力。
心得二:關于書籍
現在電子書越來也流行了,我感覺“人們寧愿花300塊去吃頓飯,也不愿花30塊去買本書”是越來越真理了。所以在買書的問題上,我覺得其實真的沒啥的。
我們就學習《查令十字街84號》里的作者海倫·漢芙一樣。
只購買自己已經看過的書籍。
先看電子版的,如果真的覺得有需要重新翻閱,再去買紙質版的書籍。這樣既省了錢,又省了空間。畢竟即使是一本全彩圖片掃描版的pdf電子書也才幾十MB,而且還可以更方便地全文搜索呢。
這樣就真正地確保了,買回來的書都是自己真正喜歡的,真正“怦然心動”的書。
即使吐槽了這么多,書中有些收納和整理的方法還是很適用的。吸收對自己有用的,舍棄自己不贊同的。我雖整理,但不會為整理而整理,為丟棄而丟棄,更遑論整理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