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我的前半生》讓全職太太又站在了風口浪尖。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全職太太就像羅子君一樣,不用上班,擁有大把自由時光,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奔波的辛勞,每天吃吃喝喝逛逛街,是不愿工作,貪圖安逸的人。
然而我見過的大部分全職太太,她們沒有保姆,做飯洗衣打掃樣樣都要親力親為;她們請不起家庭教師,孩子的功課要自己輔導;她們的丈夫不像陳俊生高薪,要點家用被拒絕不說,還常常被數落、被看不起;她們不僅要照顧老公孩子,有些還要照顧挑剔的公婆。
并不是她們真的想放棄獨立自由的職場生活,而是現今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照顧子女,或隔代教育等原因,兒童存在心理疾病的現象時有發生。很多女性不得已放棄了事業,為了能夠讓孩子獲得好的成長和教育。
- 02 -
一直以來,全職太太都是被誤會最深的一個職業。職場女性瞧不起全職太太:憑什么我風里來雨里去,看老板臉色受客戶氣,你在家里享福?
但事實上,一個稱職的全職太太必須是一個合格的家庭育兒師、理財師、家政服務員、廚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情緒控制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任務處理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一樣都不能少,比上班可難多了。要想把全職太太做到極致,是必須得付出超于職場女性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行。
可以說,如果不是太太們愿意將自己的時間更多分配給家庭的話,每個男人身上所需要挑起的家庭負擔應該會更重。她們只是沒有直接給家庭帶來看得見的經濟收入,但她們的勞動付出若全部得以量化,不一定會比男人對這個家庭的貢獻小。外出工作的男人和在家做主婦的女人之間的區別,只是家庭分工的不同而已。
當一名女性是出于“主動選擇”,而不是因為“懶惰”當全職媽媽的時候,是極其需要勇氣的。
很多女性在成為全職太太1-2年后,她們發現自己的社交圈越來越窄,發現自己不如以前愛打扮,不如以前時尚了。在社交減少和對自身要求改變的雙重壓力下,全職太太們越來越缺乏自信與安全感。
有人問臺灣清華大學教授彭明輝:對于那些曾抱有人生抱負與夢想的全職媽媽,該如何面對沒收入,沒專業表現的角色?
彭明輝是這樣回答的: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有二者:一是加深、加寬、加厚自己對人性高貴面的了解;二是讓世界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
從這兩個角度看,選擇全職媽媽的角色跟選擇上班沒兩樣:同樣都需要留時間去增長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心靈的深度,同樣都有機會造福別人。而對于全職媽媽最大的挑戰,其實在于須盡早學會靠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去肯定自己,靠自己內在的成長去肯定自己。
- 03 -
在我看來,每個善于打理家庭的主婦,都是杰出的管理者,都是幸福的創想家。如何不放棄自我實現與自我成長、如何不把自我寄托在他人身上,不僅僅是全職主婦,也是每個人需要花一生修煉的功課。
事實上,無論是全職太太還是職場女性,亦或是任何人群、任何職業,正視自己的身份,時刻保持努力向上的姿態,和學習進取的能力,總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