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君一直對自然生活懷抱著愛喜和希冀。父輩是農民出生,能掌握一些耕種的技能,由于小時候資源的匱乏以及現代城市環境的污染,他們耕種更多的目的是為了健康蔬菜的收成。
而到了物質比精神豐富的,我們這一代,喜愛種植,希望親近大自然,其目的更多是享受耕種的過程,期望在等待、呵護植物成長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向往罷了。
在少有的媒體里,田舍君曾經了解過香港的有機農田和農耕生活,一直很想進一步了解其狀態和發展。誠然,身在水泥森林里的香港人,比我們更渴望遠離城市,尋找大自然的正能量。于是便衍生出許多民間組織,向社會傳播親近自然、永續生活的態度和理念。
在香港繁華都市的一角,有這么一處被樹林環繞的建筑園地,古老、自然、寧靜、文藝而又富人情味。
100年前,這里是舊大埔警署,一個警察與犯人共處的地方;如今,這里化身為綠匯學苑,匯聚熱愛生活的有心人,向更多人推廣永續生活。
“在這里,我們可以品嘗本地生產的健康食物,參加多元化的啟迪教育課程,了解社區的永續活動資訊,甚至參與社區網絡,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心得,也可以悠然享受這座歷史建筑的寧靜與美態。”——From 綠匯學苑
沿著蜿蜒的馬路,穿過市場,步行上坡,便會發現這片寧靜美麗的園地。
這里有售賣有機食品、環保用品的互助站,有陳設著文化歷史的故事書籍和小物品,有供應有機素食的慧食堂,有種植有機蔬菜的小菜園;當然,古老的園地里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植物,讓你發現繁華喧鬧外,不一樣的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人員非常用心的收集當地市民的民間故事,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
慧食堂
慧食堂,英文名叫“Eat wellcanteen”,是吃得“慧”,吃得“好”的意思。在慧食堂里,到處可見“用心惜食,人人都能帶動正能量”。
這里曾經是舊大埔警署的食堂,如今改造成為低碳餐廳,以最低的碳足印提供餐飲服務,并延生最豐盛的教育、社會和環境貢獻為營運目標。
慧食堂有自己的低碳運營原則:自家制、零廚余、公平貿易、順應時節、保存收獲、栽種食物、節能烹飪。
在這里,人們可以享用餐廳提供的有機、健康、好味道、本地采購的低碳素食食材,感受永續生活的意味。
食堂后花園 X 菜園
慧食堂主張食物當地種植與采購,用餐的部分食物便來自這片肥沃的園子。小小的園子,卻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蔬菜、花卉和香草。
除了食堂日常的素食供應,綠匯學院活化這片菜園子,成為教授有機生活課程開展的地方。
每個假期,綠匯學院都會為兒童和年輕人開展不同的體驗課程,讓更多人真正認識有機生活,認同永續生活的理念。
綠匯學苑的另一旁便是高樓林立,在都市的深處,仍保留著一份獨特的寧靜,十分難得。
在這里,我們看到歷史建筑與大自然的融合。香港人成功地促成建筑物的角色演變,并將其轉化為一個支持社區邁向永續生活的文化地標。繼續完成不同的時代使命
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硬朗和溫柔的一面,它的每一點改變,正正訴說著生活在那里的人們不同的希冀和愿望。
而在這里,田舍君感受到香港人對土地的懷戀,對生活的惜愛,對生命往來的尊重。
其實,我們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