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我開通了零售家這個公眾號,至今已經整整3年多。我利用業余時間撰寫一些零售相關的文章,總計寫了150余篇文章,30萬字,拿了一些稿費。剛開通這個公眾號的時候,給自己定了一個3年目標,當時3年目標很簡單,3年時間內,不能放棄寫作。至于寫得怎么樣,寫什么,怎么寫沒有一些明確的目的。現在三年過去了,踐行得不算太好,但是也不算太差,好歹這件事情還值得我自己提及。
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有一些收獲,有一些感悟,所以想做一個總結,并且制定一個新的計劃。
寫作讓我學會觀察和思考
自從開始寫作以后,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有意識無意識地去觀察,比如服務員怎么接待我,這家店產品怎么樣,這家店客流怎么樣,這家店陳列怎么樣。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就去想和自己以前的認知有沒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這些不一樣的地方是不是更好了,更好了的地方哪里值得學習。記得我去泰國旅游的時候,看到遍地都是7-11便利店這種現象,我就忍不住去查了資料,形成這種現象前因后果的關系。去日本也是一樣的道理,看到各種和國內不一樣的地方,趕緊拍照,然后覺得想不明白的地方又回頭去查查資料,最后發現,原來是這樣,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對于產品,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個產品肯定是這家店的主力銷售產品。
寫作迫使我去閱讀
為什么寫作會迫使我去閱讀呢,因為一方面在寫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知識很匱乏,寫出來的文章比較干涸;另一方面,是發現有很多不懂的零售知識,需要看一些書來補充,看完書以后又想去實踐。
寫作迫使我去學會表達
直到現在我還覺得我是一個邏輯思維超級混亂的人,但是寫作的過程,我已經盡量讓自己系統化地思考,腦子里很簡單的一個事情,寫出來卻和自己所思所想完全不一樣。
寫作讓我懂得了循序漸進
這是一件我堅持了很久的事情,雖然它一直沒有明顯的起色,但是于我自己來說,它已經處在不斷變好的路上。我是從翻譯國外零售資訊入門的,那時候國外有很多好的零售資訊,沒有人翻譯,仗著自己在國外讀過書,識得幾個英文單詞,就以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亂翻譯+亂點評。要感謝聯商網,那時候給了我很多的資源來推薦我的文章,2015年的時候,還給我頒了一個十佳作者獎。還有要感謝的是一個悉心指點的朋友。現在回過頭看,那時候連基本的觀察都沒有,選題都很“高大上”,不夠接地氣,對于讀者來說只能是談資,卻完全無法應用。
差不多翻譯加評論寫了一年的時間,我開始嘗試自己寫,寫一些評論,我印象中第一篇評論是和宜家有關,內容其實也是老生常談,沒有寫出自己的心意和特色。這種尷尬的時光也持續了很久,那時候每次都為寫什么發愁,選題切入點也不合適,所以中途一直荒廢,自我嫌棄。慢慢寫了一年,找到一些感覺,突然思路開闊起來,原來生活中能寫的素材很多,于是開始利用印象筆記,把每一個我想到的可以寫的素材先寫進印象筆記,沒有主題、沒有邏輯,沒有文字,想到什么就慢慢補充,最后形成一個提綱,覺得補充到差不多能成文的時候,我就開始動筆,基本1個小時能搞定。這時候,就寫過超市的一把割香蕉的水果刀引起的損耗管理問題。這樣的文章前期對這種一個小時搞定一篇文章的行為洋洋自得,從來不修改。后來自己讀自己的文章,發現怎么那么多錯別字,怎么那么啰里啰嗦,怎么寫出來的和我自己腦子里想的有很大的區別呢。于是,我又開始進入了修改文章階段,每篇寫好的文章,先藏起來,過幾天再來讀讀,果然有很多不一樣的感受,然后開始修改潤色。
2017年6月,我想給自己定一個新的兩年半目標,為什么是兩年半,因為2019年12月30日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所以要趕在這個節點,完成一些新的事情。
1、零售寫作更加系統化;
什么叫做更系統化呢?第一種系統化是從大類出發去寫作,以前的寫作都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直接寫一篇文章,沒有規律性可言,但是隨著我對于零售的認知了解,我知道很多問題逃不出幾個零售相關的大類,產品、渠道、營銷、價格、服務……,所以以后要針對性的寫作。第二種系統化是從長期追蹤觀察一家企業的方向去寫作。現在暫定的是星巴克,耐克……其他企業還在篩選中。
2、開始市場營銷類的寫作;
其實我的本職工作是市場營銷類,但是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領域,也沒有認真去觀察這個領域,更沒有去寫作,這讓我有點后悔,所以從這個周期開始,市場營銷類寫作文章也會增加到一周一更的狀態。主要從文案,市場活動,營銷活動,新品推廣等幾個角度展開。還是和以前一樣,先出發,等到積累到一定階段以后,再來思考整體的內容走向。
3、文字更加凝練簡潔,能用一個字說清楚的事情,絕不用兩個字;
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我還記得我的畢業論文導師,一個字一個字,字斟句酌地幫我修改畢業論文。當然,我也很后悔,大學的時候有很多我課我都學得稀里糊涂地,比如現代漢語,唐詩宋詞,還有古代漢語,上課學得馬馬虎虎。現在想來,覺得后悔莫及,文言文是語言精練中的典范,現在漢語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運用詞匯,唐詩宋詞都是寫作靈感的來源。后悔已經晚了,所以只能在接下去的寫作過程中,刻意訓練,對于文字進行多次地刪改,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字斟句酌。
4、站在讀者的角度寫文章;
把每一篇文章,當成一個商品來看到,而讀者就是消費者。站在讀者的角度不是指刻意逢迎讀者的喜好,而是一篇文章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讀者心中的某個需求,只有解決了這個需求,讀者才愿意讀這篇文章,才愿意持續地認可你的文章。
5、文章具有更強的邏輯性;
寫作是訓練邏輯思維一個很好的方式,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因果關系,都要仔細推敲,細細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