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要簡單,其實不簡單。
我們的生活總是混亂又復雜,因為我們要的太多。這不怪我們,“貪心”是學習來的。我們是被迫的。
我們在欲望的大海里,載沉載浮、迷失方向,也迷失自己。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會拼命地往外抓。
我們就像前面掛著一根胡蘿卜的驢子一樣,不斷往前,停不下來。曾幾何時 我們早已忘記了當一個“人”的純粹喜悅與真實樣貌。
人,得清醒地活著。
時時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誠實地問自己:“屬于自己快樂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忠于自己的感覺。這就是“清醒”。
我允許自己慢慢來。這也是愛自己。
你看一個人怎么過生活、怎么消費,你就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他愛不愛自己。
“我寧愿少、但質量一定要好”。我學會了:不再貪小便宜,買粗制濫造的東西。我要買,就一定要買“我喜歡”,而且“質量好”的東西。
原序
放下,放慢,清風自來
如果你現在的生活方式,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樣,那么很明顯的,你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刻,永遠不會到來。
生活,時而簡單,時而復雜。心,時而清明,時而混亂。日子就在這兩端里,來回擺蕩,永無寧日。
漸漸地,我才明白:原來,這就是修行。生活就是修行,沒錯。
我必須承認,這樣的修行還真難哩。每當我前進一步,隔天立刻退后兩步。唉,只因“習性難改”。
擁有不如享有。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推薦序一
我們都是想好好活出這一輩子的人? ? ? 黃錦敦
幾件事不做:不快樂的事不做,沒有愛的事不做,失去自由的事不做。
“苦痛”不是來羞辱我們,或嘲笑我們的。“苦痛”是來真誠地告訴我們,我們尚未懂愛,未能真實地接納生命本該無條件被愛。
推薦序三
活在當下
窮漁夫和富人的對話。富人說賺更多錢后要過在沙灘上曬太陽的生活,漁夫想,難道我現在過的不是這樣的生活嗎?漁夫很滿足,因為小確幸,也因為所謂富人幸福觀的實現。
我們能改變的只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定位也只能是我們自己。只有用我們的改變,來帶動他人的改變。
有人要傷你,你可以選擇回避或不回應。你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傷。別人要如何對待我,我無從選擇,我只能尊重,但我可以選擇要如何去響應別人的反應。
推薦序四
嗨,折返點到了!
農夫的故事。
上帝對農夫說:“現在,你只要從這里開始跑出去、再繞一圈回來,你所跑的圓圈范圍的土地,都是你的。但切記,你一定要在太陽下山前趕回來,不然全都不算數。”
農夫聽到,開心極了,迫不及待就拼命一直往前跑,跑越遠,他越開心。
當跑到中午時,他氣喘如牛,汗流浹背,想說是否該折返了,不然無法趕在太陽下山前回到原點。但他的貪婪告訴他:“再忍耐一下,再多跑一些,我就可以連兒子、孫子的土地都給跑回來了。”
于是,他忍耐、繼續往前跑。
一直跑、一直跑,跑到當他看到眼前的夕陽時,突然想起上帝跟他說的:“你必須跑回到原點,所有的努力才算數。”他才猛然回頭,玩了命地往回跑時,一切都為時已晚。
推薦序五
尋回自己的真名,永遠不晚
十年之后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不在于你十年后的運氣,而在于十年前的現在,你做了一個什么樣的選擇。
我們不能用“相同的自己”去期待“不同的未來”。
1、在痛中覺醒:那一年,我跟坐骨神經痛相遇的故事
有時,生命的陷落時刻,同時也是生命的覺醒時刻。果真如此。
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意外、是偶然的,一切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
人是靠失去而獲得。
當我不再對抗痛、抱怨痛時,痛對我的影響就減少一點。
學習:接納、臣服。
左腦思維?據稱左腦的功能是屬于“邏輯、分析、理性、判斷”,換言之,那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思維,也是很“doing”的思維。依照布魯納的說法,他稱之為“命題性的思考”(propositional thinking)。這樣的思維是理性的運作,急于想解決問題,卻無法貼近人的感受,理解人的情緒與需要。
右腦思維,“故事性思維”。“情感的、情緒的、直覺的、創造的、美學的、藝術的”,就是所謂的“being”是一種生命純粹存在的狀態,它不是運用頭腦、沒有企圖心,那是一種專注當下,用整個感官(甚至身體)去感覺、去感通別人的全心全意狀態。
只有生命可以抵達另一個生命。
理解能力,其實就是助人能力。
面對所有失落的發生,只要順著“生命的河流”走就好,不要抗拒。自然而然,它自己會流動、會載著我到我該去的地方。
只要能夠傾聽內在的聲音,怎么再都對。
身體不是我們的工具,它是靈魂的殿堂。如果這個殿堂沒有清理干凈,靈魂是無法安住其中的,如今明白。
通過語言,我詮釋著自己的存在,同時也在理解自己,感受自己。
我不能給別人我身上沒有的東西。
只有受傷過的醫生,才更能醫治病人。
“每次遭遇內在與外在世界改變時,我們的生命就會要求我們死去,然后重生。當再也沒有為什么可以失去時,我們會找到真實的自己(無缺、豐足的自我),不再需要他人來定義自己。”
從“不可說”到“可說”,故事讓生命產生“流動”
對待生命,就得學會“走著瞧”的生活態度;當我們走到無可避免的疾病之門,依然有著滋潤內心的福祉。
我懷疑:我的生病,是否就是是我遠離了自己的“道”?或許,我得透過這場病,把自己的“道”給找回來。
人只要依循自己的“道”,生命自然就找到出口,人就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如果人違背了自己的道,我們的身心都將因此騷動不安,永無寧日。
療愈小語
?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意外、是偶然的,一切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
?人可以健康的活著,其實就已經是最美好的幸福。
?“無常”才是人生的真相。但是總要等到遭逢困頓時,人才會深刻體會到這個道理。
?“臨在”是一種生命純粹存在的狀態,它不是用頭腦、沒有企圖心,它是一種專注當下,用整個感官(甚至身體)去感覺、去感通別人的全心全意狀態。
?在艱苦中,人往往都會想要尋求苦難的意義。然而這意義在苦難進行中,根本不易尋得。
?面對所有事的發生,只要順著“生命的河流”走就好,不用抗拒。自然而然,它自己會流動、會載著我們到該去的地方。
?生命本身其實就具備了療愈的力量,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身體不是我們的工具,它是靈魂的殿堂。如果這個殿堂沒有清理干凈,靈魂是無法安住其中的。
?人只要依循自己的“道”,生命自然就能找到出口,人就可以活出生命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