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節式鼓勵
在鼓勵孩子做好一件事,不能只說“很棒”很不錯”,應該鼓勵細節。比如,孩子畫了一幅畫,喜滋滋地拿到你面前讓你點評。你若只于巴巴地夸他“畫得真棒”,你應該就這幅畫的具體內容來表揚孩子,比如夸他小貓畫得很逼真,樹林的上色很有層次感等。
除了表揚外,也要適當指出不足的地方,讓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沒做好,這樣他下次就會做得更好。鼓勵一定是有內容的,比起枯燥的贊美,正確的欣賞與指導更能夠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二、好奇式鼓勵
鼓勵孩子變得更好,應該抓住他的好奇心,幫助他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退步時,不要急著責備他,而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這道題好像確實很難,我們一起來解一解吧?"這首詩我記得你背過,再回憶一下,你一定能背出來的!”
面對退步,孩子的自信心一定大為受挫,這時候父母應該以鼓勵為主,幫助孩子一點點重塑瓦解的信心與毅力。
三、感謝式鼓勵
孩子希望聽到父母的一句“謝謝”,不是真的想要得到父母的感謝,只是想確認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有意義的,對父母來說是有幫助的。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他們力所能及地幫父母做更多的事,也努力變得更優秀,讓父母為他自豪。所以當孩子主動幫忙時,父母一定要及時表達感謝:
“還好有我的寶貝,不然這么多事情媽媽真的做不完。”“媽媽很感激你的幫忙,這讓我今天很輕松。”當孩子努力取得進步與成績時,父母一定要及時鼓勵與支持:
“孩子,感謝你這么努力,你就是媽媽的驕傲。”“孩子,感謝當初努力的自己吧,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獲。”孩子的力量是薄弱的,需要大人一直鼓勵他,支持他。
四、信任式鼓勵
信任是雙向的,父母若想得到孩子的信任,首先就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做好,把主動權還給孩子,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爭取想要的東西。父母只需要對孩子說一句:“我相信你。”當孩子受到挫折時,他可能沮喪地認為自己很差,就跟他說“不要怕,媽媽相信你是可以的”;當孩子
想放棄時,他可能對自己失去信心,跟他說“我們再堅持一下,慢慢來,爸爸相信你”。能夠被父母信任的孩子,會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面對困難與挑戰。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角色更多是陪伴與鼓勵。孩子表現得越來越出色時,請不要忘了對他說:“爸媽真為你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