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母對你做的讓你最無奈的事是什么?
答案最多的就是父母以愛之名,捆綁我們的自由,常見的模版就是:我可是你親爸/親媽,這么做還不都是為了你好......巴拉巴拉,有可能伴隨的還有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親友團大軍的助威聲
這種場景在報考志愿,選擇工作,戀愛生子意見不一致時應景出現
如果你從了,就是乖孩子,孝順,讓他們的好心可以任意發揮,繼續主宰你的人生
如果你不從,等下,想想你能堅持在他們軟硬兼施,聲淚俱下的洗禮中寧死不屈?
你是不是深有體會,此處應該有一大片同情的眼光和同病相憐的惋惜
我的大師姐芳寶就是這樣的經歷,因為訂婚的對象不合適,想分開,爸爸媽媽在勸說無效之后說:我們這樣還不是為了你好,你這樣讓你爹娘還有什么面子,咱家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再后來,大師姐辭職要去學習心理學,全家輪番上陣勸阻,有了上次的失敗教訓,這一回全家包括親朋友好友在內,開始組織各種各樣的飯局,目的只有一個,讓她乖乖在家,按照爸媽的要求結婚生子,讓父母完成任務,以后就省心了,每次大師姐一反抗,那句經典臺詞應景出現:
這樣做還不是為了你好!!!
是的,為了我好,打著為了我好的旗號控制我的人生,還不能反抗,反抗就是大逆不道,這罪名,好嚇人的好嗎?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對別人的好,都是潛藏的控制別人的工具,一旦有了機會,就會說我對你做了那么多,我為了你......你怎么可以這樣!一旦對方妥協,這種對別人的好的控制模式繼續上演,樂此不疲
一旦對方不接招,付出的一方會覺得失望,憤怒,背叛,然后列舉曾經對別人的好來獲取同情,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對方,似乎他們內心的陰影面積能媲美太平洋
需要知道的是,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自己,不是他人,無非是為了名,為了利,為了自我價值和意義,為了自己小心靈更舒服而已,只不過我們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幫到了別人而已,出發點依然是自己,哪怕是最親的人之間也是如此,是不是太殘酷,是噠
如果你有這樣的遭遇,也不要悲哀,因為這也是你允許的,試想一下,誰能真正逼迫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