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那年,她有一個夢想,想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然后失戀。
“最好是痛不欲生那種,然后買一塑料袋的啤酒,跑到西湖邊喝一整晚。”她搖頭晃腦地說,“到了四點多,會有一些老大爺陸陸續續出現在暮色中,披著清冷的晨氣垂線釣魚。過了一會,有人來西湖邊鍛煉身體,有人在街邊擺賣早點,有人騎著單車從街上穿過——嗖的一聲,天就亮了。”
20歲的時候,我們想在一夜之間,瞬息頓悟,忽然長大。我們想象中的成長,充滿了儀式感,要一場愛情陪葬、要一場離別祭奠,但后來我們發現,成長總是不期而遇,往往來得猝不及防。
所以,關于成長的這10個真相,我想讓你們早些知道。
01
沒有人喜歡長大
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偽裝成一個成年人。
我們身邊的很多「成年人」,其實內心遠未「脫乳」,還是個小孩子。他們在外面的時候衣冠楚楚,裝作堅硬又融于世俗的模樣。關上門,未必會覺得這種生活有意義。更愿意做一個每天睡到自然醒、什么都不用擔心、不用考慮信用卡賬單房貸車貸的壓力等等,也就是不愿意長大。
武志紅在《巨嬰國》中寫道:大多數成年人,其心理水平是嬰兒。這樣的成年人,是巨嬰,這樣的國家,是巨嬰國。
02
很多人并不在意自己自己的工作和學習
為了好工作而好好工作這個想法并不普遍。而且大多數的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然而事實告訴我們,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03
生活總是一年快過一年
如果我們將一個生命周期視為一個衡量單位,那么我們一次就只能理解一個生命周期。
然而,這一生命中所包含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三歲時是這樣的,一年總是很長:
等到27歲時是這樣的,好像很多年轉瞬即逝:
雖然如今我們的預期壽命都延長了,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被塞到我們寶貴的生命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命依然如白駒過隙。
04
學校教了一堆無關緊要的東西
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供給站。
氫氦鋰鈹硼 碳氮氧氟氖 鈉鎂鋁硅磷 硫氯氬鉀鈣。
勾股定理微積分……
謝謝你,我的幾十任老師們,教了這些沒用的。
學校的確教了很多沒用的東西,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走出校門之后的一輩子,堅持學習。
05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食物需要錢,電需要錢,我坐著的椅子也需要錢,你在讀這篇文章時,也需要消耗錢。
你們要記住兩件事:
1.下次得到了來路不明的好處,記得警惕
2.想要得到一樣東西,要懂得付出。
06
這個世界只關心你能給予什么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遭到不屑、會受到不尊重,如果你想知道為什么社會對你不屑,或者你為什么從不受到尊重,這是因為社會充滿了"需要某樣東西"的人。
他們需要人來造房子,他們需要食物,他們需要娛樂,他們需要人來滿足性欲。你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這樣的需要解決人們需求的社會系統。
你要么選擇學習某種技能擔當某樣角色滿足他人的需要,要么就選擇被社會拋棄。這個社會不在乎你有多么善良,禮貌,無私。你會變窮,你會沒有朋友,你會被遺棄。
07
你很無知
以前我以為懂得很多,但是我錯了。
我認識的每個人都在某個方面比我強。我的任務呢,就是找出那些個地方向他們不斷的請教。這時,對方都會被瞬間點亮,因為此前他們從來沒能有機會談論過這些在意的事情,而我也從中受益頗多。這其中樂趣多多。
其實發現自己無知是非常重要的成長標志,如果能更進一步,不恥發問,進步幅度會更大。
08
你恨自己是因為你無所作為
你恨自己是因為你“什么都不做”,自己扳手指算一下:你有多少時間是在消費別人創造的東西(電視,音樂,電玩,網站)而不是生產你自己的東西?只有你的“產出”才能為你添加作為人的價值。
人們半途而廢是因為要看到結果實在是太漫長了,同時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結果”就是過程本身。
09
生活從來都不是公平的
比爾.蓋茨對青年人有一句忠告:"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你要學會適應他”
不公平是世界真理,不公平是世界發展的動力。
也許,不公平的世界并不可恥,可恥的是即使知道不公平,卻不努力尋求機遇與跳板的人。
10
生活原本也不應該是公平的
記住:痛苦是會讓人感到舒坦的。許多人選擇擁抱痛苦。幸福是需要努力的。
我們要在不公平的生活下尋找正能量,我也一直努力做自己。
一切都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