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將一個男人偽裝成汽車座椅,以此來研究自動駕駛

簡評:謎之爆笑,但還真是很嚴肅的科學實驗,為了測試自動駕駛的燈光指示與路人的反應。

是的,你沒看錯,把這個標題再讀一遍,我解讀一下。福特公司把一個男人塞進了汽車的座椅里駕駛汽車,讓路人以為這是一輛無人駕駛汽車。


這是干啥呢?

福特是為了借此評估路人、其他司機對于自動駕駛的反應,研究路人和汽車的互動性。

福特旗下為自動駕駛汽車工作的人為因素技術(shù)專家 John Shutko 今天在 Medium 發(fā)文闡述了他們的努力。

「如果自動駕駛汽車里沒有駕駛員,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其他座位也空空如也只有車輛本身運行時會怎樣?福特研發(fā)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僅要關(guān)注技術(shù),我們也正在努力設(shè)計、測試和倡導一個標準,使自動駕駛汽車能夠輕松的將他們的意圖傳達。」

這項實驗是福特和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合作的,他們把燈光指示條放在了前擋風玻璃頂端,來顯示這輛車正在進行的操作,比如轉(zhuǎn)彎,停車,加速等信號。

為什么要如此精心裝扮呢?又他喵的不是萬圣節(jié)。主要是因為在實驗要有研究員全程記錄和評判,因為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看路人的反應,所以用不用自動駕駛沒什么關(guān)系。重點是讓路人相信這輛車是自動駕駛就夠了。當然還有法律和技術(shù)原因,保證安全。



(心疼駕駛員小哥一秒,然后大笑)

這輛車前擋風玻璃上面的指示燈條可以顯示各種脈沖信號,比如在車輛啟動和停車時會快速閃爍,進入駕駛階段就會趨于穩(wěn)定。燈條放置的位置也有講究,能夠很容易吸引路人的注意。

福特選擇的信號都非常簡單,但都有明確的含義,這些信號不止是復制現(xiàn)有車輛的燈信號,比如轉(zhuǎn)向、停車等,還填補了很多現(xiàn)在沒有的其他信號。例如兩條燈帶并排移動,表明汽車正在減速停下;如果是一道快速閃爍的白光,表明汽車啟動即將加速;如果白光處于常亮狀態(tài),表明汽車處于完全無人駕駛狀態(tài)。

不管怎么說,在人們真正理解這些燈條閃爍的含義之前,需要對這一解決方案進行多次曝光,讓這些信號燈在公眾心目中成為像交通燈那樣根深蒂固的知識。如果這些信號燈能夠成為一種被接受的視覺語言,對自動駕駛汽車融入人類社會運行這一課題將大有裨益。

這個測試也才剛剛起步,累計了大約 1800 英里的行程,花費了 150 個小時。其最終目標是:繼續(xù)燈光信號的研究,然后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和 SAE 國際組織在內(nèi)的行業(yè)標準組織合作,成為汽車和運輸行業(yè)的一種準則。

當然,為此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不過,我倒首先希望,座椅能更舒服一點。

原文:Ford disguised a man as a car seat to research self-driving
“本譯文僅供個人研習之用,謝絕任何轉(zhuǎn)載及用于任何商業(yè)用途。本譯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擔。本人同意簡書平臺在接獲有關(guān)著作權(quán)人的通知后,刪除文章。”
延伸閱讀電動汽車的過去和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