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行第二日——神仙居,慕名很久,看了很多相關的照片,早就想來了。
神仙居為國家5A級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流紋巖地貌典型,景觀豐富而集中。
公元1007年,宋真宗踏馬神游西罨寺后大發感慨,說此地“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
于是下令將臺州永安縣改名仙居。
我們8點從賓館出發,約9點到達神仙居南門,一下車,抬頭看到一排雄偉壯觀的石頭山。
我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拿起相機拍上兩張。導游要求排好隊再進景區,而我的心早就飛進去了。
要爬一段山后坐纜車,其實我是更喜歡全程爬山的,但這里有點奇怪,強制性要求坐纜車。
把登山道給封了,這點太不合理了。纜車上下一百元,為了創造利潤,把游客的選擇權給剝奪了。
纜車雖然輕松不少但也少了很多登山的樂趣,也少了很多路上的風景。
因為是群體性的,所以我們也只能妥協,登山道上人山人海,我們穿梭在人群中,很熟練的往上登。
人雖多,對于我們登山老手來說一切都不是問題,半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纜車乘車點。
今天周天,比我們早到的人很多,很多人早就在那排起隊了,我們的兩個導游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像沒經驗一樣。
讓我們排好隊,卻不懂的先去拿排號,結果好不容易排好隊,才去拿號,拿到號通知我們估計還要等一個小時,大家可以各自找地方休息。
同伴很迅速的就找了個坐的地方,并叫喚我過去。我在她找好的石欄桿那坐下,拿出手機,這個時候手機用處最大了,看了兩篇文章,想起前一天的日記還沒寫。
昨天晚上太困,又忙著傳照片收照片,顧不上寫,才九點多就關了網絡想睡覺,驢友還在看電視,閑上眼睛電視聲音越來越模糊直至消失,我進入了夢鄉。但睡意朦朧間,把白天的感想打了腹稿。
想到這,我打開手機中的便簽,(后來想到以后可以直接用簡書寫)寫了起來,偶爾停下和同伴聊天吃桔子,突然聽到人群一陣嘈雜的聲音,原來是一位老人家暈倒了。
有人說是心臟病,但同行的人說他之前沒有心臟病史,但愿只是中暑了吧?后來據說是高血壓,健康有多重要呀!
所以保養好身體,趁身體還能走,想去哪盡量去吧,盡量走走,看看世界吧!不要總說等到有錢又有閑時,才去看世界,那時候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號到了,我們必須站立到隊伍中去排隊,沿著圍欄一個緊跟著一個。隊伍緩緩而行,估莫還要半個多小時,我又拿起手機繼續書寫昨日有感。
耳邊時不時傳來抱怨聲,一些吵鬧聲,而我就在這擁擠嘈雜的人群中,安然自若地書寫著自己的文字,邊寫著邊隨著隊伍緩緩移動著。此時感覺時間是靜止的,這就是所謂心靜自然涼的狀態吧!
我還沉浸在昨天的思緒中,“到我們了”同伴叫道。我們進入纜車的乘坐區域,一車可以坐六人,點到我們時,我成了多出的那一個。
同伴和后面的人調整了一下,我們三人在一車,其實前后都是同伴單位的人,但是她還是不愿意讓我一個人和她分開,太貼心的同伴。
我收起手機,上了纜車,看到外面的陽光和山,我又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
大家在纜車上逗趣嬉笑,拍照。這次同伴中驢友的一個同事,以前也是愛好走線了,買了一部七千多的三星手機,大屏,拍照效果好。所以大家開玩笑叫他“七千多”,讓他幫我們拍照。而他也總是很耐心很熱心的幫我們拍照,我們的合影大多出自他的手機。
十來分鐘就到達山頂,我們笑著說等待一小時纜車五分鐘,要爬山早到了。其實很多景區都有這樣的現象,排隊時間太長,游玩的時間就變少了。
特別像我這樣愛爬山的從纜車上看到下面的蜿蜒的登山道,心里癢癢的,難免有些小遺憾,心里總想著下一次我要和慢慢(老公)自駕來好好爬上來。
我們下了纜車,了解了一下導游要求的方向,我們就急不可耐的,開始往前走,其實方向有兩邊的我們的行程必須取舍,跟著大部隊的弊端就在這里,不能隨心所欲,不能走完全景區。
但我的心態向來該是什么就什么吧,并不影響我游玩的心情。我往南天橋方向走去,登上百來個臺階看到一個涼亭,南天橋就出現在眼前。
南天橋一座飛渡懸崖兩岸,這座天橋長達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淵之上,一橋飛渡,橫跨南北,天塹變通途,氣勢十分恢弘。
橋上游人人來人往,我卻發現同伴不見了,正想拿手機找她,電話響起,她說在涼亭下面的路過去有個觀景臺,角度很好剛景很美。
我聽完回頭往下走,左拐到那觀景臺,果然觀景角度極好。我倚著欄桿貪婪的四處張望,四處的風景盡收眼底,每個方向的山迥然各異,別具一格,奇峰之處遠處的山層層疊疊,和近處的山幾峰形成絕美的畫面,我再一次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感嘆之余當然是拍照片咯,但是無論怎么拍,都比不上我們看到了,眼睛是最好的相機,無論是什么廣角單反全景,也廣不過眼睛,所以用我的眼睛好好的好好的拍下它,再用相機把我們融入這山水畫中,留做想念。
我們走向索橋,同伴調皮的搖晃著橋,這類的橋對于我們這些“女漢子”驢友來說,和走公路沒什么區別,不會因此心跳加速,只是多了分喜歡的新奇。
我在橋上往四周看,不禁感嘆太神奇了。那些奇特的山峰到底是怎么型成的呢?莫非真有神仙?大自然的絕妙啊,不是我所能相像到的,即便我現在就在它們眼前,都感覺到那么不真實,到了仙境了啊!
橋下的樹林中,一些樹葉已被秋風染紅,點綴在綠林中,別有一番風味。此時此景太美妙了。
同時也感嘆人類的強大,居然可以在兩峰之間修建如此吊橋,又在山崖上修建出人行棧道。
過了橋我們繼續前行,我一路驚奇一路感嘆,峰奇、山奇、石奇、崖亦奇,奇得令人咋舌。
那涯那峰匪夷所思的景觀形態,我不知道用什么可以形容它。(書到用時方恨少)
好想變成一只小鳥,飛到每個山峰上,輕輕觸摸它們,飛到那涯上的山洞里住下。感受這里的四季,感受這里的日出日落,一定是美的讓人心醉!
我們一直向北邊纜車乘車站方向走,游玩兩三個小時后我們到達北邊纜車乘車點,大部分的人都還沒到。
我看到對面的小路,忍不住往那方向走去,我沿著山道往下走,一百來米便看到一個很大的觀景臺,我興奮的走下去,又是一個觀景好位置。
四周都是奇妙的山峰,同時可以看到山下的村莊,我連續拍了幾張照片,怕同伴等急了,往回走轉身看到上面寫著觀海臺,我想這兒應該是觀云海的絕佳之處。我戀戀不舍的往回走。
此時大部分的人都到了,我們準備進入排隊區域。我慢了一拍被人群擠在了后邊,和同伴相隔較遠,同伴嚷嚷著叫人讓開為我騰出一個位置,我擠向她,安心的在她身邊。
我剛拿出手機準備繼續寫昨天的有感,聽到喧鬧的聲音,原來有人因為互相推擠吵了起來,而且有人不守規矩亂想走近道,闖入非游客區域。工作人員很生氣,要求要叫導游來帶才肯讓后面的人進來排隊,同時把門關了起來。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方便了,旅游變得很熱門,景區排隊人山人海是太常見的事,下次一定要在非周末非節假日時來。
同伴發現門外有幾個是我們一伙的,很是著急,大聲叫導游,無奈被人群的嘈雜聲給淹沒了。幸好沒一會兒導游也發現了,走了過去,讓工作人員把他們放了進來。我安心的拿起手機繼續我的文字。
這次很快的就到我們了,這邊的纜車一車可以坐30人,我們一伙全部上去了,沒幾分鐘就到了山下。
沒想到山下的洗手間居然裝修很高檔,很像高檔酒樓的包廂,幾個阿姨說如果把標志拿掉就是豪華包廂了。
有個大叔走進來問洗手間,指給他就在眼前仍然沒有相信,又往后面走。哈哈!估計是沒想到側所居然會裝修成這樣,中式的實木門,一眼看進去屏風上還掛著中式的山水畫。
大門和側所里面的門都是雙平開的,并且有中式格條鑲嵌著玻璃,真不像洗手間,這兒景區的所以側所都是有側紙的,這點很人性化,而且衛生都不錯。難得!
從這兒到北門還要走幾十分鐘,我們沿著路往處走,一路都是風景,兩同伴走的飛快,我卻忍不住停下腳步看風景,時而拍上幾張照片。
看已變得金黃的陽光射在山峰上,別有一番風味。路上還有幾處很有名很美的風景比如問仙橋,羞女峰等 。
到了北門兩同伴已經在那拍起照來了,看到我叫喚著一起拍照。大部分的人還沒有出來我們在門口談笑著,拍著照片,很是開心!已經忘記此時將近四點了,可是我們還沒有吃午餐。原來這才是秀色可餐,因為美景忘記饑餓,同時也忘記時間的流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大巴車載著我們到吃午餐的酒樓,一進入酒樓,飯菜早以在桌面上擺放好了,此時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大伙都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吃了起來。
昨天晚餐四點多今天午餐也四點,晚上剛好趕動車不要吃飯了,大伙都笑著說。今天的飯菜特別好吃,知道為什么的吧?(偷笑)
這餐飯大伙都吃的特別快,導游招呼我們上車前往高氏古民居,據說是吳氏家族的聚集地之一,原來是一家。進入古民居發現這兒的古民居保存很完整,雖然還有人居住但沒有去改變和大幅修繕它。
跨進入口大門,好像時光倒流到了幾百年前的另一個朝代(清朝),這兒的屋子門的兩邊均是大石條徹成。
因為經歷幾百年都已是斑駁古舊的色彩,歲月已久的白墻已經脫落,露出深淺不一灰色的磚,寫滿了滄桑,訴說著它久遠的歷史,和經歷的風雨。不知那剝落在墻上的時光如何才能重新拾起?
轉了一圈看到一戶好大的屋子,進去拍了幾張,正要轉身離開,一個躺在躺椅上的老奶奶指引我往里走,她的意思是說里面還有可以參觀的。
我和同伴往她指引的方向入,果然里面還有內院,而且保存完好,沒有修繕的痕跡,一根根木頭大柱子雖已老態龍鐘仍然堅持的撐起整座屋子,圍墻上長滿了植物,就連它們也已經在那安家不知道多少年了。
抬頭看上面的閣樓,木頭的墻體已被風雨腐蝕褪成非常古舊的顏色,感覺一碰觸它就會轟然塌下。此時暮色籠罩著它,暮氣沉沉,更感覺它的年份已久的深沉和無奈。這些年邁的古屋深處,一定有著久遠的故事,或愛或恨,或恩或怨。
這些房子里依然住著人,大多數是老爺爺老奶奶,他們依舊守著這些古老的屋子,是因為這里面也寫著他們的故事吧,他們在里面生活中,回味著他們曾有過的故事,感覺一切從未走遠吧。
跨出了那道大門又跨回了這個時代,導游已經在催了,這個時代腳步總是更匆匆。我提著農民那買來的梅菜,急速上車,已是最后一個了。
大巴開往溫州南火車站,看了一會兒照片,此時放松下來,身體感覺有些疲乏,睡意隨即而來,我靠著窗閑上眼睛,希望可以小睡一會兒。
半睡半醒間右膝蓋一陣疼痛傳來,在提醒我它還未完全康復,提醒我曾多么不懂珍惜它。
同坐的是驢友的同事,一眼看到他的衣服,就感覺應該也是個驢友。果然,他說這幾年沒走了,也是因為膝蓋問題,我們聊到當初新驢時不懂保護,特別溯溪跳上跳下,振動太強烈,對膝蓋傷害很大。
同時感慨還有很多地方未曾踏足,當初要是懂理珍惜和保護膝蓋,怎么滴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幸好沒有到后悔莫及的程度。
適當調整,旅行的夢想還能繼續,關于旅行而我真正的夢想是和慢慢(老公)一起體驗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風景,而這個夢想還未真正開始!慢慢不知道慢了多少拍了,回去再好好“溝通”一下。
一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溫州南,同伴看了一下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就提議改簽,我們三個快速下車,加快腳步往改簽的窗口走去,改簽后提前三十幾分鐘,等候進站,一切都剛剛好。
和驢友同行的好處頗多,都獨立,不拖拉,從不抱怨什么,體力又相當。我們的心是一至的,方向只是風景,只是美好的一切,那些小問題我們從不在意,更不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這趟旅行真的很開心!因為有你們!期待下一次相約!快樂的是我們,未完的是風景,下次和誰相約?會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