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1日中午,有網友發微博稱,10月31日萬圣節當晚,幾個父母帶著孩子去全家便利店要糖,孩子就在貨架上拿糖果和巧克力,之后由便利店工作人員買的單。對此行為,有網友說家長借著過節沾小便宜;也有的網友說,“像這種占小便宜的真夠差勁”。確實,這樣的父母不但是差勁。而且更應該從內心深處予以深刻反思。
? ? ? ? 不過,在讓他們反思的同時,同樣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捫心自問,在生活中我們是不是比他們做的就好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有沒有反思過自己的言行呢?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在孩子的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樣的形象呢?
? ? ? ? 是一個為了區區幾塊巧克力都想免費拿走的貪小便宜的形象呢?
? ? ? ? 還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只知道口誅掌括的形象呢?
? ? ? ? 抑或是一個即懂得循循誘善又通情達理的知心朋友的形象呢?
? ? ? ? 就拿我來說吧。我過去其實也是一個頭腦簡單,動不動就對孩子口誅掌括的家伙。
? ? ? ? 那個時候,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平時接送孩子、做飯洗碗什么的都由父母全部包攬了,我們除了上班之外頂多就是下班回家后輔導下孩子的作業,就這,有時我們還顯的不耐煩。
? ? ? ? “你怎么這么笨?!如此簡單的數學題你都不會?還有這道題,明明是減號你怎么寫成加號,你專心點好不好!玩,玩,就知道玩!這次期末考試考不好,看我不揍死你”。
? ? ? “兒子,你爸爸說的對,快聽你爸爸的,專心點啊,不好好學習,將來考不上個好學校,連工作都找不到,到那時,再后候就晚。啊,乖兒子,快寫作業啊。”妻在旁邊柔聲柔氣的勸慰著,其實,她那個母夜叉的作風我領教多回了,現在跑這里裝好人,女人吶還真是妖精變的。
? ? ? ? “媽媽?爸爸怎么往車外扔飲料瓶呢?”坐在后座的兒子小聲的問妻。
? ? ? “你個小不點,你管得著嗎?不扔車外邊扔哪里?”我一邊開車,一邊教訓兒子。
? ? ? “爸爸,老師說,往車外扔東西是不對的”兒子突然大聲的說。
? ? ? “老師說?老師還管道路交通啊?你們老師管的還真寬。”我揶揄的笑著問兒子。
? ? “老師就是說了,往車窗外扔瓶子就是不對。”
? ? ? “不對?你看,老爸我再扔一個”我誠心逗兒子,小樣,挺可愛的啊。
? ? ? 說著,我又將一個飲料瓶扔出了車窗。
? ? “爸爸,你是壞人!”
? ? ? “爸爸是壞人?你是小壞人啊。”我一點都不在意的逗著兒子。
? ? ? 一直到有一天,因為督促兒子寫作業,長期壓在兒子心里的憤怒終于爆發,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我在兒子心里還真是個壞人。
? ? ? ? 東漢許慎說: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家長教孩子,自己首先要身體力行,孩子自然也就會做到。這就是我們說的言傳身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 ? ? 托爾斯泰也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 ? ? ?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啊
? ? ? ? 可惜,這個道理我后來才慢慢的體會到。
? ? ? 我有一個朋友,平常是個很嚴厲的人,是個想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做成的人,包括對自己兒子的管教,只要兒子稍微不聽話,拳腳立馬就上去了。
? ? ? ? 就這樣,一直到他的兒子上一年級后,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我發現這個朋友處理事情老是丟三落四,時不時的就唉聲嘆氣,我有點納悶,就直接問他,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
? ? ? ? 他搖了搖頭說了句“也許我錯了,等我找到解決辦法再和你說吧”。
? ? ? 又過了一年,有一天剛上班,他就興高采烈的對我說“嘿,哥們,晚上去我家里喝幾口,讓你嫂子給整幾個菜”。
? ? ? “這小子是不是有毛病了,一年來一直垂頭喪氣的,今兒個怎么一大早就陽光明媚的?”
? ? ? ? 下午剛下了班,就被他拉著一塊去他家,剛一開門,就看見他兒子跑了過來“爸爸,快過來和我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好來,兒子,爸爸陪你看米老鼠和唐老鴨”。
? ? ? ? “球拍,你隨便坐吧,這父子倆才融洽沒幾天,你不要介意啊,我給你們整菜去”。
? ? ? “這是他嗎?以前他對兒子那是一個嚴厲,現在變轉性了?”我有點不解的坐在沙發上,隨手給自己到倒了一杯毛尖慢慢品起來。
? ? ? ? 以前到他家里的時候,總看見他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坐在兒子旁邊,要么拍桌子要么瞪眼睛的,現在咋一看到他隨和的樣子,忍不住就想,“這小子是不是中邪了。”
? ? ? ? “來,兄弟,咱倆喝一口,是不是覺得我對待孩子前后不一樣?”他不待我回答,就又接著說下去。
? ? ? “唉,一直以來,我對兒子是很嚴厲的,這你知道,那個時候,只要他敢不聽話,我除了呵斥便是拳腳,我希望他長大后能像我一樣的優秀。
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去年有一天,會因為幾個生字之爭他竟然敢和我決裂了,一連三個月隨我怎么樣,他不吭也不做后來干脆連學校也不去了。
無奈之下,我只好去和人家老師溝通啊,這一溝通才知道,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做家長的需要經常站在他們那個世界,不斷反思自己才行。回來后,我斷斷續續的想了將近一年,現在終于明白孩子老師說的有道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我們應該以自己的成長為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理解他們,這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啊。”
? ? ? ? 聽完朋友一番話,我忍不住想起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 ? ? 最后,我想說一句“與孩子交,而不反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