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通的馬兒
1.在國慶節的那個下午,我們計劃去看一場焰火晚會。但孩子們卻在一旁不停的說些什么,我扳起臉來嚇唬他們,叫他們別再說了,“如果不馬上停止沒完沒了的嘮叨,我們就不帶你們去看焰火了。”這些話是多么的愚蠢。因為如果他們不去的話,我們也將無法成行。
要想在那天的下午5點40找到一個能幫我們照看孩子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城市中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去看焰火晚會去了。但最后他們仍不停的爭吵著,我們倆個人也不得不留了下來。我們和孩子們一塊受到了懲罰。
你可以找一個照看孩子的人,然后出門好好玩上一次。你可以讓孩子從自己的零花錢里去付一些甚至全部的照看人的酬金。
2.父母們經常在想怎樣才能不讓孩子沒完沒了的看電視,不要僅僅為了約束一個孩子而關掉電視,那樣做會使每個人都受到懲罰的。
你最好仍象平時一樣看電視,而讓受懲罰的孩子則要去另一間屋子,這才是真正的懲罰。
選用易堅持到底的懲罰方式
如果懲罰措施在實行的時候有些困難或是比較費力,你就會陷入時而懲罰時而不懲罰的自相矛盾之中。
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要懲罰他
你要向孩子解釋清楚懲罰的目的。當你向孩子說明為什么這么做時,孩子也會增加對你的理解,也會更加合作。
“我并不想傷害你或是讓你生氣,你之所以受到了懲罰是因為你在行動的時候做出了一個并不正確的選擇。我希望你能從中吸取教訓,這樣在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時你就會換一種方法去思考。我不想讓你覺得我是在難為你,我并沒那樣想,我只是要幫助你。”
采用實際的懲罰措施
如果孩子把屋子弄得一團糟就罰他來打掃;
如果淘氣的孩子在冰箱里小便就讓他把冰箱清理干凈;
如果粗心的孩子失手打碎了什么東西就讓他負責修好,或者是做家務以補償;
如果孩子回家晚了就要罰他第二天不能出門;
如果孩子一隨手就把臟衣服扔在了裝衣籃的外邊就懲罰他自己去洗這件衣服。
一些孩子深得家長的信任,他們擁有選擇懲罰方式的權利。這種做法能更快的使孩子接受教訓。
較為溫和的懲罰比粗暴的懲罰更有效果
正確簡短的、溫和的懲罰會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而過于嚴厲的懲罰只能讓孩子感到生氣并產生報復心理。
建設性的采取約束行動
約束就是指被約束的對象在一段時間里失去一項或幾項特權。比如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早上床睡覺,減少和朋友聚會的次數,不許打電話,不許玩電子游戲,不許玩玩具等等。
你要努力找出一個既容易貫徹又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的約束措施。
約束這一方法本身就有一個缺陷,許多的孩子會感到自己已經毫無希望,既然沒有了希望,他就不愿再去干什么事。
對孩子進行約束時,你應挑選偶數的天數。比如4天、6天、8天或是12天,這要根據你的孩子犯錯誤的嚴重程度和孩子的年齡而決定。12天通常是最長的期限,超過12天就有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危險。
接下來,你對孩子解釋清楚如果他一天的表現非常好;限制期限就會縮短一天。
讓孩子理解即使你在懲罰他,你仍非常希望他能做的很好。被懲罰并不意味著你們之間就不再合作,這種捷徑會給孩子馬上做好事的強烈動力。
約束圖表或合同上標明縮“短期限的原則”,如果這一天孩子的表現并不能得到表揚時就不要輕易的縮短限制期限,這么做就背離了此種方法的目的。
孩子雖說在某方面的活動受到限制,但在其它方面,他仍是可以自由活動的。
比如,孩子不準打電話,但他仍可以接收別人打過來的電話;當孩子糟蹋一件玩具時,他在十分鐘不許再玩玩具,但如果他表現好,那么他就能在五分鐘后得到玩具。